寫在前面:
設計初期功能借鑒了很多外賣小程序或是其源碼,原型設計學習了UI中國的幾種飲食應用的布局和顏色搭配,除了感謝還是感謝,謝謝你們的分享和詳細的介紹,能讓我們這些弱雞能成長的更快一些。
說起這個小二結賬項目,它的“出生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這個做菜品識別這個想法是我們實驗室幾個研究cv的同級一起想出來的,為了研究這個方向我們都花了一個暑假在學校,各自研究不同的方向來選擇識別效果最好的算法,除了要跑算法更要自己制作數據集。。最終選擇了yolov3作為菜品識別算法(還好是我做的那個方向。。),於是大家標起數據集,用盧指導的小顯卡跑起(迭代2w),雖然數據集挺少,配置也爛,但最后的效果還挺喜人的(測試100張識別成功率達98%),就這樣到了新學期的軟工實踐課,需要完成一個應用。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們繼續做菜品識別這個項目,但是當初的6個人就只剩3個人了(有些人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沒選這門課),雖然人少了但是新朋友多了,在確定要項目經理(新加入的成員)后我們迅速組起了9人團,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文檔撰寫和原型設計,但由於各種原因,隊里出現了不和諧的現象,開會討論的時候,各有主張的成員各說各的,甚至還出現這邊有3個聽A說那邊4個聽B說的情況。。團隊沒法在一些問題上達成共識。不久,我們隊就成了這門課10支隊伍中唯一一支出現有組內成員要求換組的“不和諧隊”,而且還是2個成員要求離開。
我想這個情況的發生我們當時所有組員都有一定責任,我自己因為覺得當時項目經理應該會管好這個團隊,出於尊重項目經理的決定或者懶而沒有過多參與當時團隊的事務和調節團隊的氛圍。這件事發生后,大家都承認之前組內在PM分配任務后自己的積極性不夠,大家都各做各的事,之間沒有團隊交流。之后我們就一致決定每晚都去固定的實驗室一起工作,大家面對面交流效率更高,也更有團隊的氛圍。於是乎,小二結賬在我們日日夜夜的打磨下(主要是軟工課要求的魔鬼進度,每3天一份進度報告),越發綻放它的光彩。
忘了介紹我們當時的成員情況,除了我之外(當時易搜題也正在開發中),我們組員都沒有做過開發,java,html啥都不懂,因此這次軟工課相對於讓我們從零開始做出一個理想的程序。出於對開發難度的考慮,我們最后選擇使用微信小程序(因為我剛好在學這個)作為這個菜品識別程序的載體,而飲食結賬系統是菜品識別最好的應用方向,作為一個系統就應該有學生端和商家端。想的很好但是不會做啊,怎么辦,咬着牙干下去啊,天道酬勤,多個臭皮匠最終完成小二結賬的demo(可不是ppt產品),而且還是學生端加上商家端,兩個獨立的小程序,如果大家有興趣看到源碼的話就會發現我們比較粗糙的代碼技術和不正規的編碼習慣。不管小二結賬的最后的命運如何,我都不會忘記18年9-12月,這三個月里,數次11點半大家一起走出實驗室邊走討論如何實現功能的樣子,還有聚在一起看最終功能展示,為小二結賬誕生而高興的樣子。
作品名稱:小二結賬 負責人聯系郵箱:1647790440@qq.com
一、項目背景
隨着移動端互聯網的規模的急速增長,人們的支付習慣已然改變。近兩年來,涌現出一批“無人超市”,已提高人們的購物效率,免除結賬排隊的長時間等待。由此可見,在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快節奏生活的趨勢下,以“自助式”、“機器代替人工”的服務模式將會大規模取代傳統的服務方式。
然而,在以高校食堂為代表的食堂中,支付方式仍然十分低效率。這類食堂具有短時間人內流量大、嘈雜混亂、無打印小票、管理困難等特點,十分容易出現結賬隊伍冗長、排隊時間久、結賬環節易出錯等狀況,同時在結帳中往往需要一手端餐盤、一手拿卡或者手機結賬的情景,十分“不優雅”,在用餐高峰期餐盤掉在地上的聲音此起彼伏。因為以上種種原因,隨着外賣軟件的興起,高校學生紛紛轉投點外賣這一用餐方式。
但是,相比於外賣,大學食堂相對性價比較高,安全檢測的流程會相對嚴格, 而僅僅因為“等得久”這一弊端放棄了食堂顯然是令人可惜的。同時,我們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經常見到個別學校的“網紅菜”、“特色菜”這一有趣的現象, 而這也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一環,甚至是某些人母校情懷的來源。
於是,為了解決上述各類問題,“小二結賬”項目應運而生。我們嘗試把計算機識別技術應用到食堂結算場景中,依托於微信小程序平台,貼合現在人們的支付習慣,用全新的支付結算模式,提高食堂的用餐效率,緩解食堂排隊結賬點餐的現象,為高校師生提供一個更好的用餐體驗。
二、項目簡介
本產品核心功能是實現食堂用餐的自助結賬,為用戶免除結賬的等待時間, 提高用餐效率,讓能夠享受到坐在餐桌上自助結賬的效果。在項目初期使用階段,我們計划面向福州大學各大食堂進行試點,目標人群為校內的學生。利用微信小程序這一使用人群龐大的生態圈,采用圖像識別算法,用戶只需打開微信用攝像頭掃描餐盤就能優雅地結賬,無需再下載新的 APP。而食堂也無需部署多余的設備, 整套解決方案高效易用且成本極低。
在核心功能的基礎上,我們將逐步做成以下幾件有意義的事:
- 1.記錄用戶每日的用餐情況,並分析其健康指數,做出合理的建議。
- 2.根據用戶個人的用餐數據,生成創意無限的報告以及總結。
- 3.作為大量數據的入口,充分利用數據,分析菜品的供求情況,並作出預測,為食堂優化備菜方案,減少食物浪費、降低成本。
- 4.為食堂實現諸如“網紅菜”的孵化,使食堂更具有競爭力。
三、界面展示
四、開發環境
小程序編程:微信web開發工具 算法:單核2GCPU服務器 Anaconda+Flask+phpMy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