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淵源與發展歷史
1 Unix的起源及發展
Unix是較早被廣泛使用的計算機操作系統之一,它的第一版於1969年由Ken Thompson在AT&T貝爾實驗室實現,1973年Ken Thompson與Dennis Ritchie用C語言重寫了Unix的第三版內核。
1969年,Unix系統的第一個版本(由Ken Thompson在AT&T貝爾實驗室實現)
20世紀70年代末:AT&T成立Unix系統實驗室
20世紀70年代末:CSRG(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統研究小組)使用Unix對操作系統進行研究
BSD Unix和Unix System V形成了當今Unix的兩大主流
2 開放源代碼的發展
源代碼是指未編譯的按照一定的程序設計語言規范書寫的文本文件,開放源代碼就是程序開發者將自己的寫的代碼文件公開給別人學習使用或修改,起初Unix也是AT&T實驗室一個開放源代碼的項目,所以Unix的源代碼可以被輕易獲得,但隨着Unix的廣泛應用AT&T開始認識到Unix的價值,1979年成立了專門的Unix實驗室(USL),並且AT&T同時宣布了對Unix的擁有權和商業化;這也導致了CSRG發布了BSD Unix;1983年,為了反對軟件所有權私有化的趨勢,Richard Stallman發起了GNU計划來推進開放源代碼的發展,並為此開發了很多軟件,並創建了自由軟件基金會(FSF)和制定了GNU通用公共許可證,提出了“反版權(copyleft)”的概念;
3 Linux的誕生
1991年芬蘭大學生Linus Torvalds在GPL條例下發布了Linux的第一 版0.02;Linux來源於Unix,並很好的繼承了Unix的穩定性和效率高。
Linux內核項目由芬蘭的Linux Torvalds創建
1991年10月,linux第一個公開版0.02版誕生
1994年3月,linux 1.0版發布
linux的logo標志取至芬蘭的吉祥物:
企鵝
2002年的Linus Torvalds
4 Linux和GNU
Linux遵循GPL版權許可協議,因為GNU的發展理念,使得Linux得 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們一般所指的Linux,其實全稱應該是GNU/Linux。
GNU(GNU Is Not UNIX)
GNU旨在消除對軟件拷貝、分發和修改的限制
GNU的logo標志:水牛
GNU的創始人:Richard Stallman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通過協議來保證GNU軟件對所有用戶自由
linux內核項目是遵循GPL的GNU Linux
LGPL(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
LGPL相對於GPL條款對於開發者比較寬松
LGPL為使用linux平台來開發商業軟件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LGPL V2 和 V3為目前主流使用,此外BSD License也較為流行
5 Linux的版本
Linux的版本繼承了Unix的版本定制規則,分為內核版本和發行版本
內核版本:內核就是一個核心,其他軟件都基於這個核心,不能直接使用,內核版本統一在http://www.linux.org發布,內核版本分為穩定版和開發版,區分方式是 根據次版本的奇偶判定,奇數為開發版,偶數為穩定版。
發行版本:由各個Linux發行商發布,Linux發行商有權選擇Linux的內核版本。常見的Linux的發行版本:RedHat、CentOS、Debian、Ubuntu。
RedHat
CentOS
Debian
Ubuntu
6 Linux的現狀和發展
Linux操作系統發展迅速,全球Top500超級計算發布數據顯示 89.2%的超級計算機運行在 Linux操作系統之上;桌面操作系統市場份額雖然不高,但也在逐年擴大;國際大公司Intel、 Google、IBM等都在Linux操作系統上加大研發投入,為 Linux 操作系統長遠發展帶來充足后勁。國內操作系統研發組織機構、廠商也都相應加大投入,以縮小與國際 Linux 廠商技術之間的差距。 但是 Linux 的發展仍然面臨着兼容性差,軟件缺乏,以及面臨版本眾多導致 Linux 操作系統分裂等問題。掌握核心技術,解決 Linux 當前面臨的關鍵發展問題是當務之急。
一、 國內 Linux 操作系統發展現狀
國內目前涉足Linux操作系統研發除學校、研發機構外,主要 Linux 發行版包括紅旗、中標、共創、新華、拓林思等,均有桌面和服務器兩個版本; 國內各發行版均基於國際社區版本發展而來,基於國際社區成果,在界面定制上做了一些工作,並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且與國際Linux 操作系統發行版之間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缺少技術積累,面臨Linux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
二 、國外 Linux 操作系統發展現狀 國外主要發行版包括redhat、ubuntu、Suse 等,均提供桌面和服務器兩個不同版本。服務器領域 Linux 操作系統發展比較成熟,桌面發展比較緩慢,嵌入式領域發展較快。
Redhat
RHEL是目前Linux服務器產品的標桿,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占據着主要的 Linux 服務器市場份額。RHEL 產品功能全面,產品認證齊全,用戶的接受度比較高。RHEL 主要依靠技術服務和產品維護獲取盈利。Redhat自9.0以后,不再發布桌面版,而是把這個項目與開源社區合作,於是就有了Fedora這個Linux發行版。目前Fedora對於Redhat的作用主要是為RHEL提供開發的基礎。Fedora 的界面與操作系統與 RHEL 非常相似、用戶會感覺非常熟悉;另外對於新技術,fedora一直快速引入;並且fedora 一直堅持絕對開源的原則。而因為 Redhat 在 Linux的地位和影響力,擁有很多堅定的愛好者使用。
Suse
SLES被Novell收購以后,產品的競爭力獲得了很大的提升。SLES最大的優勢在於應用解決方案比較豐富。SLES同樣依靠技術服務和產品維護獲取盈利。SUSE的yast2配置工具一直是業內公認的非常完善的安裝及系統工具,能夠進行系統大多數的配置功能;另外,SUSE 與 67 微軟的合作,也使得SUSE在與Windows的互操作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Ubuntu
Ubuntu 是近幾年進步很快的桌面版本,依靠快速的啟動,高速的在線升級,良好的易用性,快速的爭取了很多用戶。Ubuntu 計划強調易用性和國際化,以便能為盡可能多的人所用;同時,由於軟件倉庫鏡像眾多,因此軟件包安裝速度很快;Ubuntu 的易用性得到了很多用戶的欣賞;
可以說現在Linux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