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8347-374981.html
一、概述
vasp用“slab” 模型來模擬表面體系結構。
vasp計算表面的大概步驟是:
材料體性質的計算;表面模型的構造;表面結構的優化;表面性質的計算。
二、分步介紹
1、材料體性質計算:
本步是為了確定表面計算時所需的一些重要參數:ENCUT、SIGMA、晶格參數。
在計算前,要明確:何種PP;ENCUT;KPOINTS ;SIGMA;PREC;EX-CO,這其實是准備proper input files。
a. 何種PP
選擇的PP能使計算得到的單個原子能量值在1meV~10meV之間。
所求得的單原子能量(對稱性破缺時)可用來提高結合能的精度。
b. ENCUT
選擇的ENCUT應使得總能變化在0.001eV左右為宜。
注意:試探值最小為POTCAR中的ENMAX(多個時,取最大的),遞增間隔50;
另外,在進行變體積的結構優化時,最好保證ENCUT=1.3ENMAX,以得到合理精度。
c. PREC
控制計算精度的最重要參數,決定了(未指定時)ENCUT、FFT網格、ROPT取值。
一般計算取NORMAL;當要提高Stress tensor計算精度時,HIGH 或ACCURATE,並手動設置ENCUT。
d. EDIFF & EDIFFG
EDIFF 判斷電子結構部分自恰迭代時自恰與否,一般取默認值=1E-4;
EDIFFG 控制離子部分馳豫
e. ISTART & ICHARGE
ISTART = 1, ICHARG = 11:能帶結構、電子態密度計算時;
ISTART =0, ICHARG = 2:其余計算
ISTART = 1,ICHARG = 1(其他所有不改變):斷點后續算設置
f. GGA & VOSKOWN
GGA=91: Perdew -Wang 91;
GGA=PE: Perdew-Burke-Ernzerhof
VOSKOWN=1( GGA=91時);VOSKOWN=默認(其余情況)
g. ISIF
控制結構參數之優化。在對原胞進行變形狀或者體積的優化時,ENCUT要取大(比如1.3ENMAX或PREC=HIGH),以消除Pulay Stress導致的誤差。
h. ISMEAR & SIGMA
進行任何靜態計算時,且K點數目大於4,ISMEAR=-5;
當原胞太大,導致K點數目小於4時,ISMEAR = 0,並且要設置一個SIGMA;
對絕緣體和半導體,不論是靜態計算還是結構優化,ISMEAR = -5;
對金屬體系,SMEAR=1和 2,並且設置一個SIGMA;
能帶結構計算,用默認值:ISMEAR=1,SIGMA=0.2;
一般來說,對於任何體系,任何計算,采用ISMEAR=0,並選擇合適的SIGMA都會得到合理結果。
選擇的SIGMA應使得entropy T*S EENTRO 絕對值最小。K 點數目變化后,SIGMA需再優化。
i. RWIGS
一般取POTCAR中以A為單問的RWIGS值。
j. K points
選擇的K點應使得總能變化在0.001eV左右即可。
k. 一些重要的參數在默認下的值NSW =0,IBRION=-1,ISIF=2:靜態計算。
<二>
a. 體材料結合能修正。
在OUTCAR中energy without entropy之后的那個能量值,就是修正值
b. 結構參數優化。 簡單情況(沒有內部自由度如晶胞形狀、原子位置):靜態計算,得出E~V關系,然后用Birch-Murnaghan狀態方程擬合。
復雜情況:
總思路是先“建立好房子”,再“放好桌子”。
先算一步結構優化(取ISIF=5,只改變“房子”形貌,房間大小不變,家具不予考慮),接着算一步靜態自恰計算,從而得到某結構參數下的能量,如此循環得到E~V關系。用狀態方程擬合得到平衡體積。
在該體積下,重復1(取ISIF=2,房子造好后,考慮的是如何放家具。此處一般是使得每個家具受力達到某中小即可認為達到穩定結構)、2兩步,便得到了所有的晶格參數值,如離子坐標。
c. VASP得到的總能即是結合能,不過還要減去前面得到的修正值。
d. 自恰的電荷密度
優化得到晶格參數后,再進行靜態的自恰計算,就得到了自恰的電荷密度。
此時的POSCAR為從優化晶格參數時可CONTCAR得到。
KPOINTS 不變
典型的INCAR設置是:
ENCUT = 250
ISTART = 0; ICHARG = 2
ISMEAR = -5
PREC = Accurate
計算完后,注意保存相關結果。
最后,進行面電荷密度分析。
e. 能帶結構計算
這是在自恰計算完成后的非自恰計算:
准備好產生K 點的syml文件;
用gk.x產生KPOINTS;
將前面靜態自恰得到的chg.tgz解壓縮;
設置INCAR,注意NBANDS
進行非自恰靜態計算。得到EIGENVAL文件。
修改syml,然后用pbnd.x把EIGENVAL轉換成bnd.dat 和 highk.dat 。再用origin畫圖。
f. 電子態密度
這也是在自恰完成后的非自恰靜態計算:
准備好K點,增加網絡;
准備好INCAR,注意RWIGS取值;
利用自恰得到的電荷密度,進行非自恰的靜態計算;
得到DOSCAR;
利用split_dos對DOSCAR進行分割。
2、slab模型的構造
構建slab模型的要素:體材料的晶格參數;表面特征(米勒指數、二維周期性);真空層以及原子層厚度。
其中二維周期性的選擇,對於bared surface,應當取不同的值,以考察是不是有重構現象;而對於有缺陷的,則依據要考察的缺陷濃度選擇。
厚度的選取,是依據不同厚度對總能的影響來決定的。
3、表面體系的結構優化
在這個優化之前,還要對K-mesh進行優化。
表面體系的優化,主要是對原子位置進行優化,而對超原胞不再優化。一般采用的是Selective Dynamic。
這是在POSCAR中設置的。
怎樣確定該馳豫哪些原子?
一般是應該將表面的幾層放開,固定中間的幾層,可以只是放開表面的兩層,觀察層間距變化,如果固定的層之間還有較大的移位,說明弛豫的層數太少,需要增大弛豫的層數。
這樣繼續作下去。直到 層間距變化不大 。
再層間距變化不大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層數,以節約時間。
即便是再固定的層內的原子在固定方向上的受很大的力,但是受限於 F 的限制,被強制的規定在某一層上。
4、表面體系性質的計算
在優化后的結構基礎之上就可以計算相關性質了。步驟與體材料性質計算一樣。
重要提示:
不論是體材料還是表面計算,在結構優化完后,應當繼續進行一下靜態計算以得到自恰的電荷密度,再進行后面的性質計算。結構優化完后所得的電荷密度文件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