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03878406.html?entrytime=1550760503603&word=%E7%BB%86%E8%8F%8C%E6%80%A7%E6%84%9F%E5%86%92%E5%92%8C%E7%97%85%E6%AF%92%E6%80%A7%E6%84%9F%E5%86%92%E7%9A%84%E5%8C%BA%E5%88%AB
一、病毒性感冒:
(1)普通感冒一般都是病毒感染所致,也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見病種,潛伏期1-3天不等,隨病毒而異。一般腸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較長。
(2)症狀表現:受涼后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清涕、鼻塞;不發熱或輕、中度發熱;全身無明顯症狀或症狀較輕;可伴有嘔吐、腹瀉、眼結膜充血等症狀。
(3)血常規:一般未見異常。
(4)葯物治療:一般情況下,普通感冒不需要特殊葯物治療,可以對症處理緩解症狀,多休息,多飲水,7天左右自行痊愈。但發燒等症狀較嚴重時,也要及時就醫。
二、細菌性感冒:
(1)細菌性感冒,可直接感染或繼發於病毒感冒之后,主要有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2)症狀表現:突然出現咽喉腫痛,甚至下咽困難;發燒,且溫度較高,不易退燒;伴有咳嗽,以及黃色濃痰;流黃涕、鼻塞。
(3)血常規: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比率、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也就是常說的“血象高”。
(4)葯物治療: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應給予抗生素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三、細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相似性,區別方式參考下圖:
拓展資料:
(1)感冒發燒是指感冒常常能引起的發熱症狀,感冒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體虛,抗病能力減弱等。當氣候劇變時,由於人體內外功能不能適應,邪氣乘虛由皮毛、口鼻而入,從而引起一系列發熱症狀。
(2)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感冒發燒對人體有利也有害,發燒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於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因此,體溫不太高時不必用退燒葯,只需密切注意體溫變化,當溫超過38.5度時,就要及時吃退燒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