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維導圖和孩子們一起了解“什么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可以算是歷史之悠久。但隨着社會的發展,春節期間的年味漸漸的沒那么濃烈了,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守歲、放鞭炮等,而現在大多數人都是抱着電子產品誰也不搭理誰。以往的習俗簡而又簡,后出生的孩子可能從未體驗過我們兒時的過年氣氛。本文便用思維導圖整理了春節的習俗及相關事宜,看看你們少了哪些年味?

春節思維導圖

對於孩子們來說,春節就是拿壓歲錢的日子。春節一年一年過,孩子們可能也就形式上了解以下春節的含義,“春節就是跟着父母吃飯、拿壓歲錢、拜訪親戚…”。流程上沒什么不對,但一代一代這樣下去,我們的傳統節日或許只是因為放假而被牢記。

春節是農歷的正月初一,但春節期間通常指年前的臘月23到年后的元宵節。而在中國,每個地方春節過年的習俗又會不一樣,安徽人春節第一餐需要每個人都咬一口生蘿卜,寓意“咬春”,以求“除菌防病,新年吉祥”;江西人則吃餃子和魚,寓意“交子”和“年年有余”。同為春節,有人吃餃子,有人吃魚,歷史傳統遺留下來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

QQ群

在國外的唐人街,春節也稱為中國年。春節一般會燃爆竹、穿新衣、貼春聯,表示辭舊迎新、表達對來年的美好願望。過完除夕夜跨到新年,通常在初二、初三開始拜訪親戚,道和祝福。是小孩子獲得壓歲錢的好時機,也是親戚間交流增進感情的固定時間。

啊啊啊

對於傳統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父母都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給孩子們科普, 讓孩子從內由外的了解節日的含義,從而傳承下去。思維導圖的分支內容可以比文中的更為詳細,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問,比如除夕為什么叫除夕?春節和元旦為什么不一樣?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思維導圖中為孩子們延展開來科普。對於大人們來說非常淺顯的問題,孩子們都是不知道的,況且誰不是從不知到知的呢~

親愛的家長們,春節期間除了給孩子科普完春節的傳統民俗知識,還可以與孩子一起做一下年終總結,總結過去一年的事情,比如長高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讀了哪些書......帶着孩子用MindMaster思維導圖的方式一起記錄下啦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