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承載吞度量
系統的吞度量(承壓能力)與request對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緊密關聯。
單個reqeust 對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統接口、IO影響速度越慢,系統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統吞吐量幾個重要參數:QPS、TPS、並發數、響應時間
1、吞吐量(TPS):
吞吐量是指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處理請求的數量;也就是事務數/秒。它是軟件測試結果的測量單位。
2、每秒查詢率QPS(TPS):
每秒鍾request/事務 數量;是一台服務器每秒能夠相應的查詢次數,是對一個特定的查詢服務器在規定時間內所處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標准。
(一次事務查詢T 可能進行了多次服務器請求Q)
3、並發數:
系統同時處理的request/事務數
4、並發用戶數:
並發用戶數是指系統可以同時承載的正常使用系統功能的用戶的數量;與吞吐量相比,並發用戶數是一個更直觀但也更籠統的性能指標。
5、響應時間(RT):
響應時間是指系統對請求作出響應的時間;一般取平均響應時間
二、 日活 訪問量 活躍度
1、PV(Page View): 訪問量, 即頁面瀏覽量或點擊量,衡量網站用戶訪問的網頁數量;在一定統計周期內用戶每打開或刷新一個頁面就記錄1次,多次打開或刷新同一頁面則瀏覽量累計。
2、UV(Unique Visitor): 獨立訪客,統計1天內訪問某站點的用戶數(以cookie為依據);訪問網站的一台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可以理解成訪問某網站的電腦的數量。網站判斷來訪電腦的身份是通過來訪電腦的cookies實現的。如果更換了IP后但不清除cookies,再訪問相同網站,該網站的統計中UV數是不變的。如果用戶不保存cookies訪問、清除了cookies或者更換設備訪問,計數會加1。00:00-24:00內相同的客戶端多次訪問只計為1個訪客。
3、IP(Internet Protocol): 獨立IP數,是指1天內多少個獨立的IP瀏覽了頁面,即統計不同的IP瀏覽用戶數量。同一IP不管訪問了幾個頁面,獨立IP數均為1;不同的IP瀏覽頁面,計數會加1。 IP是基於用戶廣域網IP地址來區分不同的訪問者的,所以,多個用戶(多個局域網IP)在同一個路由器(同一個廣域網IP)內上網,可能被記錄為一個獨立IP訪問者。如果用戶不斷更換IP,則有可能被多次統計。
4、UIP(Unique IP): 獨立IP,和UV類似,正常情況下,同一個IP可能會有很多個UV,同一個UV只能有一個IP.
5、VV(Visit View): 訪問次數,是指統計時段內所有訪客的PV總和。
6、CPC(Cost PerClick): 每次點擊費用,即點擊單價。
7、CPM(Cost Per Mile): 千次展示費用,即廣告展示一千次需要支付的費用。
8、RPM(Revenue PerMille): 千次展示收入,和CPM類似,RPM是針對廣告展示商(比如Adsense商戶)而言的。
9、CTR(Click-throughRate): 點擊率,點擊次數占展示次數的百分比。 10、DAU(Daily Active User):
日活躍用戶數量。常用於反映網站、互聯網應用運營情況。
11、MAU(monthly active users):
月活躍用戶人數。
12、PCU(Peak concurrent users):
最高同時在線數。
13、DNU: 日新增用戶
14、WAU: 是周活躍用戶數量
15、ACU: (Average concurrent users)平均同時在線數。
DAU 與 日UV 的區別:
1、UV:沒有時間范圍限制,就是訪問用戶數(去重),所以一般會加上每日UV,現在一般都指PC站的訪問用戶數; 2、DAU:加了時間限制,就是指每日訪問用戶數(去重),現在一般都會指的是APP的日活用戶數。 3、DAU相關指標DAU-DNU 4、DNU/DAU叫這個指標為活躍度指數,當然大家喜歡叫做新增用戶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