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選擇器語法&示例


CSS3 選擇器

在 CSS 中,選擇器是一種模式,用於選擇需要添加樣式的元素。

"CSS" 列指示該屬性是在哪個 CSS 版本中定義的。(CSS1、CSS2 還是 CSS3。)

選擇器 例子 例子描述 CSS
.class .intro 選擇 class="intro" 的所有元素。 1
#id #firstname 選擇 id="firstname" 的所有元素。 1
* * 選擇所有元素。 2
element p 選擇所有 <p> 元素。 1
element,element div,p 選擇所有 <div> 元素和所有 <p> 元素。 1
element element div p 選擇 <div> 元素內部的所有 <p> 元素。 1
element>element div>p 選擇父元素為 <div> 元素的所有 <p> 元素。 2
element+element div+p 選擇緊接在 <div> 元素之后的所有 <p> 元素。 2
[attribute] [target] 選擇帶有 target 屬性所有元素。 2
[attribute=value] [target=_blank] 選擇 target="_blank" 的所有元素。 2
[attribute~=value] [title~=flower] 選擇 title 屬性包含單詞 "flower" 的所有元素。 2
[attribute|=value] [lang|=en] 選擇 lang 屬性值以 "en" 開頭的所有元素。 2
:link a:link 選擇所有未被訪問的鏈接。 1
:visited a:visited 選擇所有已被訪問的鏈接。 1
:active a:active 選擇活動鏈接。 1
:hover a:hover 選擇鼠標指針位於其上的鏈接。 1
:focus input:focus 選擇獲得焦點的 input 元素。 2
:first-letter p:first-letter 選擇每個 <p> 元素的首字母。 1
:first-line p:first-line 選擇每個 <p> 元素的首行。 1
:first-child p:first-child 選擇屬於父元素的第一個子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2
:before p:before 在每個 <p> 元素的內容之前插入內容。 2
:after p:after 在每個 <p> 元素的內容之后插入內容。 2
:lang(language) p:lang(it) 選擇帶有以 "it" 開頭的 lang 屬性值的每個 <p> 元素。 2
element1~element2 p~ul 選擇前面有 <p> 元素的每個 <ul> 元素。 3
[attribute^=value] a[src^="https"] 選擇其 src 屬性值以 "https" 開頭的每個 <a> 元素。 3
[attribute$=value] a[src$=".pdf"] 選擇其 src 屬性以 ".pdf" 結尾的所有 <a> 元素。 3
[attribute*=value] a[src*="abc"] 選擇其 src 屬性中包含 "abc" 子串的每個 <a> 元素。 3
:first-of-type p:first-of-type 選擇屬於其父元素的首個 <p> 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3
:last-of-type p:last-of-type 選擇屬於其父元素的最后 <p> 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3
:only-of-type p:only-of-type 選擇屬於其父元素唯一的 <p> 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3
:only-child p:only-child 選擇屬於其父元素的唯一子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3
:nth-child(n) p:nth-child(2) 選擇屬於其父元素的第二個子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3
:nth-last-child(n) p:nth-last-child(2) 同上,從最后一個子元素開始計數。 3
:nth-of-type(n) p:nth-of-type(2) 選擇屬於其父元素第二個 <p> 元素的每個 <p> 元素。 3
:nth-last-of-type(n) p:nth-last-of-type(2) 同上,但是從最后一個子元素開始計數。 3
:last-child p:last-child 選擇屬於其父元素最后一個子元素每個 <p> 元素。 3
:root :root 選擇文檔的根元素。 3
:empty p:empty 選擇沒有子元素的每個 <p> 元素(包括文本節點)。 3
:target #news:target 選擇當前活動的 #news 元素。 3
:enabled input:enabled 選擇每個啟用的 <input> 元素。 3
:disabled input:disabled 選擇每個禁用的 <input> 元素 3
:checked input:checked 選擇每個被選中的 <input> 元素。 3
:not(selector) :not(p) 選擇非 <p> 元素的每個元素。 3
::selection ::selection 選擇被用戶選取的元素部分。 3
 

1.大家在使用selenium元素定位的時候,通常更多使用的是XPATH,css定位方式用得比較少,但有時候css定位方式還是有一些優勢的,

   優勢1:一般情況下定位速度要比XPATH快

   優勢2:語法要比XPATH更簡潔

常見語法

*

通用元素選擇器,匹配任何元素

E

標簽選擇器,匹配所有使用E標簽的元素

.info

class選擇器,匹配所有class屬性中包含info的元素

#footer

id選擇器,匹配所有id屬性等於footer的元素

E,F

多元素選擇器,同時匹配所有E元素或F元素,E和F之間用逗號分隔

E F

后代元素選擇器,匹配所有屬於E元素后代的F元素,E和F之間用空格分隔

E > F

子元素選擇器,匹配所有E元素的子元素F

E + F

毗鄰元素選擇器,匹配緊隨E元素之后的同級元素F (只匹配第一個)

E ~ F

同級元素選擇器,匹配所有在E元素之后的同級F元素

E[att='val']

屬性att的值為val的E元素 (區分大小寫)

E[att^='val']

屬性att的值以val開頭的E元素 (區分大小寫)

E[att$='val']

屬性att的值以val結尾的E元素 (區分大小寫)

E[att*='val']

屬性att的值包含val的E元素 (區分大小寫)

E[att1='v1'][att2*='v2']

屬性att1的值為v1,att2的值包含v2 (區分大小寫)

E:contains('xxxx')

內容中包含xxxx的E元素

E:not(s)

匹配不符合當前選擇器的任何元素

例如這樣一段html代碼的網頁

<div class="formdiv">

   <form name="fnfn">

      <input name="username" type="text"></input>

      <input name="password" type="text"></input>

      <input name="continue" type="button"></input>

      <input name="cancel" type="button"></input>

      <input value="SYS123456" name="vid" type="text">

      <input value="ks10cf6d6" name="cid" type="text">

   </form>

   <div class="subdiv">

      <ul id="recordlist">

        <p>Heading</p>

        <li>Cat</li>

        <li>Dog</li>

        <li>Car</li>

        <li>Goat</li>

      </ul>

    </div>

</div>

匹配示例:

locator

匹配

css=div

css=div.formdiv

<div class="formdiv">

css=#recordlist

css=ul#recordlist

<ul id="recordlist">

css=div.subdiv p

css=div.subdiv > ul > p

<p>Heading</p>

css=form + div

<div class="subdiv">

css=p + li

css=p ~ li

二者定位到的都是 <li>Cat</li>

但是storeCssCount的時候,前者得到1,后者得到4

css=form > input[name=username]

<input name="username">

css=input[name$=id][value^=SYS]

<input value="SYS123456" name="vid" type="hidden">

css=input:not([name$=id][value^=SYS])

<input name="username" type="text"></input>

css=li:contains('Goa')

<li>Goat</li>

css=li:not(contains('Goa'))

<li>Cat</li>

2.css中的結構性定位

結構性定位就是根據元素的父子、同級中位置來定位,css3標准中有定義一些結構性定位偽類如nth-of-type,nth-child,但是使用起來語法很不好理解,這里就不做介紹了。

Selenium中則是采用了來自Sizzle的css3定位擴展,它的語法更加靈活易懂

Sizzle Css3的結構性定位語法

E:nth(n)

E:eq(n)

在其父元素中的E子元素集合中排在第n+1個的E元素 (第一個n=0)

E:first

在其父元素中的E子元素集合中排在第1個的E元素

E:last

在其父元素中的E子元素集合中排在最后1個的E元素

E:even

在其父元素中的E子元素集合中排在偶數位的E元素 (0,2,4…)

E:odd

在其父元素中的E子元素集合中排在奇數的E元素 (1,3,5…)

E:lt(n)

在其父元素中的E子元素集合中排在n位之前的E元素 (n=2,則匹配0,1)

E:gt(n)

在其父元素中的E子元素集合中排在n位之后的E元素 (n=2,在匹配3,4)

E:only-child

父元素的唯一一個子元素且標簽為E

E:empty

不包含任何子元素的E元素,注意,文本節點也被看作子元素

匹配示例:

例如還是段的代碼

<div class="subdiv">

  <ul id="recordlist">

    <p>Heading</p>

    <li>Cat</li>

    <li>Dog</li>

    <li>Car</li>

    <li>Goat</li>

  </ul>

</div>

locator

匹配

css=ul > li:nth(0)

<li>Cat</li>

css=ul > *:nth(0)

css=ul > :nth(0)

<p>Heading</p>

css=ul > li:first

<li>Cat</li>

css=ul > :first

<p>Heading</p>

css=ul > *:last

css=ul > li:last

<li>Goat</li>

css=ul > li:even

Cat, Car

css=ul > li:odd

Dog, Goat

css=ul > :even

<p>Heading</p>

css=ul > p:odd

[error] not found

css=ul > li:lt(2)

<li>Cat</li>

css=ul > li:gt(2)

<li>Goat</li>

css=ul > li:only-child

css=ul > :only-child

css=ul > *:only-child

[error] not found (ul沒有only-child)

css=div.subdiv > :only-child

<ul id="recordlist">

… … … …

</ul>

 

---------------------------------------------------------------------------------

關注微信公眾號即可在手機上查閱,並可接收更多測試分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