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一段時間之后,感覺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總結一下心得體會(新手入門):
(1)需求文檔總是不知道干嘛的,這個時候需要找產品進行確認。
eg:某項目的CMS后台配置改版,雖然主要是產品進行體驗即可,但是產品給的文檔根本不知道改動了哪些點,尷尬
(2)拿到需求之后,最好簡單列重要的測試點,不然看見哪里點哪里是不行的,會遺漏很多bug.
eg:某預約活動,獎品個數限制-------每樣獎品每個賬號只能領取一份,假若抽到相同獎品,設置為‘再接再厲’,當時需求文檔中寫明了,但是由於測試點太多,上線時間又匆忙,就給漏了,該bug是后期進行優化的。
(3)本周的需求文檔需要提前了解,最好是在開發提交代碼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數。
(4)web測試的時候,要保持打開調試工具的習慣,chrome瀏覽器快捷鍵F12:
a. elements:用於定位頁面元素
b. console:用於輸出頁面是否存在報錯,以及報錯的請求和錯誤的原因,狀態碼400或者500
c. sources:前端頁面源碼,可以用於查看測試環境是否為最新,或者代碼某字段的判斷條件等內容
d:network:用於監測頁面的所有請求,點擊進入某請求詳情,可以查看請求url,狀態碼status,域名,請求頭header,以及response json文件和cookies
e:調試工具欄左上角的手機按鈕Toggle device toolbar,用於模擬手機系統進行測試,可以自行添加安卓或者ios設備User-Agent ,參見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a948d6513e58200a2dcd2e04.html
(5)假若出現報錯要慢慢學會自己去定位bug產生的原因
a: 若測試環境是400表示未找到該文件,通常是部署測試環境時候遺漏了文件,或者代碼不是最新,可以去服務器站點對應的文件目錄查看是否是最新
b: 若測試環境是500表示服務器出現異常,通常是服務器配置設置錯誤tomcat、nginx,跨域設置等,或者tomcat未啟動等,此時可以查看實時報錯日志:/home/logs/service站點 tail -200f tomcat_http_
c: 若測試環境是300表示重定向,可能沒有訪問第三方網址的權限等
d:若測試環境是200,但是功能未實現,首先要查看json返回數據是否ok,
若返回數據正確,但是頁面功能為實現,則該bug分配給前端。
若返回數據錯誤,則需要查看數據庫:
如果數據庫數據正確,可能是前端接口獲取數據存在bug;
如果數據庫數據異常,可能是后端處理過程異常,數據保存錯誤等;
(6)開發提交代碼之后,跟開發確認數據庫所在位置,以及主要涉及哪些數據表,數據表主要字段表示什么,需要對相關數據表有個大致了解。
(7)要學會通過修改測試環境配置,以驗證需求
a:修改服務器時間,驗證周六周末抽獎的獎品限制---------抱枕等只能在周六周末抽到、投稿時間、投稿截止等;
b:修改獎品概率,達到抽到關注的獎品,驗證新功能是否ok--------抽到VIP卡:復制卡號卡密、抽到抱枕:填寫收貨地址功能
c:修改數據表的數據,以便於測試---------添加預約手機號、修改抽獎次數、修改獲獎獎品(所獲獎品不能重復獲取)
(8)學會linux基本操作,cd、mkdir、cp、rm、touch、vim、tail、cat、rz/rz、zip、date;了解基本目錄結構logs、config等
(9)學習抓包工具fiddler設置手機代理,注意需要安裝許可證書,手機瀏覽器直接訪問192.xxx.xxx.xxx:8888,進行安裝
(10)學習postman進行接口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