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日志文件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的定位問題,並且知道用戶訪問的狀態,瀏覽器,Ip,接口地址等,簡直可怕。。
一、nginx的access.log
(1)對博主而言,日志文件存放在/usr/local/var/log/nginx 下,直接使用 tail -f命令即可查看access日志。
(2)access.log具體每項代表的意思
參數 說明 示例 $remote_addr 客戶端地址 211.28.65.253 $remote_user 客戶端用戶名稱 -- $time_local 訪問時間和時區 18/Jul/2012:17:00:01 +0800 $request 請求的URI和HTTP協議 "GET /article-10000.html HTTP/1.1" $http_host 請求地址,即瀏覽器中你輸入的地址(IP或域名) www.it300.com 192.168.100.100 $status HTTP請求狀態 200 $upstream_status upstream狀態 200 $body_bytes_sent 發送給客戶端文件內容大小 1547 $http_referer url跳轉來源 https://www.baidu.com/ $http_user_agent 用戶終端瀏覽器等信息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1; Trident/4.0; SV1; GTB7.0; .NET4.0C; $ssl_protocol SSL協議版本 TLSv1 $ssl_cipher 交換數據中的算法 RC4-SHA $upstream_addr 后台upstream的地址,即真正提供服務的主機地址 10.10.10.100:80 $request_time 整個請求的總時間 0.205 $upstream_response_time 請求過程中,upstream響應時間 0.002
(3)這個access.log 的格式是可以自己自定義的,自定義的位置在nginx.conf中設置
這是我本地的配置。紅箭頭部分的’access’是指定格式的名稱。如果大家不定義的話,那就會選擇默認的main,對用默認的模板。下面的箭頭部分代表日志存放的路徑以及所選擇的格式。
(4)假設將Nginx服務器作為Web服務器,位於負載均衡設備、Squid、Nginx反向代理之后,不能獲取到客戶端的真實IP地址了。
原因是經過反向代理后,由於在客戶端和Web服務器之間增加了中間層,因此Web服務器無法直接拿到客戶端的IP。
通過$remote_addr變量拿到的將是反向代理服務器的IP地址。
但是,反向代理服務器在轉發請求的HTTP頭信息中,可以增加X-Forwarded-For信息,用以記錄原有的客戶端IP地址和原來客戶端請求的服務器地址。
這時候,要用log_format指令設置日志格式,讓日志記錄X-Forearded-For信息中的IP地址,即客戶的真實IP。
上圖格式的最后部分,顯示的就是用$http_x_forwarded_forlog_for變量記錄用戶的X_Forwarded-For IP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