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跳出了舒適區,發現自己缺的不僅是技術,另外還得探索其它掙錢渠道


    記得我2017年的總結文章是:n年前,我沒錢但年輕,我怕n年后我老時,還是一無所成——2017我的收獲和反思,感覺沒過多久,2018年也快過去了,這可能是今年我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吧。回想前幾年,我在一家外企上班,工作不能算清閑,但做久了,發現業務也熟了,用到的技術也就這么些,當然每年工資漲幅只是勉強超過CPI。

    看着技術的日益更新,也看着別人的錢袋越來越鼓,再看下自己幾乎停滯的發展,更為了今后長遠的打算,於是去年年底的時候出來面試換到現在的工作。有時候會想,如果我還在外企,尚能用比較樂觀的心態度過今年的寒冬,但再一想,如果我一直在舒適區,我還能高興幾年?姑且不論當時是否該不該跳槽,現在已經有機會用加班換技能了,就該借着年底的機會,為以后的發展好好總結下。

1  在舒適區,我做了各種准備,但總無法模擬真刀真槍的環境

    在外企的時候,我也算積極,不斷看了一些分布式的技術,也在自己的環境上搭建了Spring Cloud等的開發環境,更是自己模擬設計了高並發場景的一些實現框架。

    實際上,在真實互聯網環境,用到的技術棧是無法模擬的,因為網上各種視頻文章以及各種計算機書,確實會全面地分析技術,而且有些文章會講得很透徹,但不會提到技術和業務的模擬,就好比壓測,各類文章會講壓測時發包的技術和監控的環境,甚至會講如何根據壓測結果改善代碼,但每個業務系統的是不同,從懂技術到配置壓測環境再到根據結果提升性能,光有理論一定不夠,還得親身經歷。

    而且,在挑戰區高手如林,最近我就從多位精通MyCAT以及各種分布式技術的高手那里得到了醍醐灌頂的幫助。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我慶幸自己來到了這個環境,讓我學到的技術有了用武之地,也讓我至少不再坐進觀天。 

2  幸好當年勤奮,我才有跳出舒適區的機會,但更得提升方法從而提升效率

    當我在舒適區的時候,我尚屬勤奮,看了不少技術文章,也寫了兩本書,Java Web輕量級開發面試教程Java核心技術及面試指南,當時也參加了不少面試,也能根據面試結果不斷調整自己的前進方向,所以比起其他人,我尚有跳出舒適區的機會。現在回想下,出成果物不僅得靠時間來堆積,我更得提升效率。

    1 注意勞逸結合,比如當我很累的時候,我寧可早點休息,寧可第二天早起再干活。

    2 比如公司確實沒什么事情,我就可以早點回家,而不該泡在公司刷存在感。

    3 更重要的事,我該不斷從項目里,比如分析自己漏思考了哪些方面,和別人總結時如何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觀點,如何從結合業務,從底層着手優化性能。

    總之,我不該用“一直在干活”來沾沾自喜,應該從表現好的別人那里看下提升效率的方法,這樣自己掙錢的能力就能不斷提升。

    更為重要的事,我現在已經養成了比較積極的習慣,哪怕我能力不到位,哪怕我再稍微遇到些挫折,只要勤奮,就都有希望。

3  到了挑戰區,發現首先改變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在舒適區,我可以推事情,哪怕是出了產線問題,也可以用各種辦法搪塞過去,我在外企的這些年,這種本事長了不少,我當時還為此洋洋得意。

    在舒適區,壓力不怎么大,所以做好做一般一個樣,這導致了公司內的氛圍更像大學。平時只要看上去努力了,比如態度好些再自欺欺人地加會班,再別犯大錯,績效考核就能及格,甚至會中上。

    但在挑戰區,壓力和氛圍就不同,都是看結果,產品上線的節奏一下子快了很多,而且,哪怕不是自己分內的事也得做,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就是責任。

    其實技術都差不多,一些資深人士不僅擅長把技術融入到業務里,做事情的方式也值得學習,所以今年來到互聯網公司后,我提升最多的反而不是技術,而是溝通技巧和干活方式等軟實力,當然中間轉型時也付了一些學費。

    1 比如開發得仔細,多想多思考多擔當,不能把什么問題都推給測試,而且開發過程中,中間不能涉及到任何錯。

    2 如果任務涉及到跨部門,那一定得主動推進這個事情,哪怕中間有扯皮也一定得推進。

    3 很多技術上的細節,比如Mycat的配置,以及Dubbo上的超時時間,以及JVM,大家都懂,但平時未必注意,在互聯網項目里,就一定得根據業務實際斟酌這些配置,而且還得憑經驗在合適的場景配置合適的值。 

4  技術上,更該看底層的代碼,更該掌握配置服務器的技能

    單機版的項目比較容易,目前大多都是分布式項目,這個話題我之前也寫了不少文章,但大多數都是腳手架項目,書到用時方恨少,比如MyCat分庫分表,又如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互聯網項目對性能的要求非常高,比如JVM內存和SQL調優,以及數據庫級別的配置,通過一年的項目,我體會到更得看各類底層,尤其更得通過debug了解底層的實現細節,否則很容易踩坑。

    而且像nginx和lvs之類的組件,一定得在linux分布式環境上配置一下,才能更深地了解如何優化性能。而且這些知識點,網上和書上基本沒有,只能靠實踐積累,這或許就是升級到架構師所必須的途徑。

5  回顧下2017的目標實現情況,總結下2018的工作

     當時提出,首先要父母家庭成員身體都好(這最要緊,其它願望不實現也罷希望這個能實現)。雖有坎坷,這個願望也實現了,對此,我今年更得積點德,比如多寫技術文章,在平時多盡力幫助別人。

    其次能讓我的收入能再上浮50%,這個沒有達到,估計才提升30%,原因是我自身的能力尚待提升。

    下面歸納下2018的一些成績。

    1 Java核心技術及面試指南,這本書出版了,用了4個月,京東評價過300,問了出版社,至少銷掉了2000本。

 

    2 Java Web輕量級開發面試教這本書重印了。

    3 博客園排名從1萬之外,到3016,粉絲614,寫的文章最高點擊過20000,而且文章不停地被各大公眾號轉載,這樣我平時利用時間碎片寫文章就更有動力了。

    4 完成了一本Spring Cloud的書,目前在清華出版社審稿。

    5 工作上,技術上的提升比過去的都多,當然這是因為過去欠債太多的緣故。 

6  2018的不足以及提出2019的目標

    雖然還算賣力,最大的不足是還是用老的節奏和老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應付新的工作,這點無法自欺欺人,而且,平時利用時間的效率也不高,雖然比17年要好,但平時寫書和看書的效率還能提升。

    2019年的目標如下:

    1 還是首先要父母家庭成員身體都好(這最要緊,其它願望不實現也罷希望這個能實現)。 

    2 在互聯網公司站穩,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業務和提升技能,盡快把各項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經驗,盡快讓自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架構師。

    3 接了兩本選題,一本是Python,一本是Java框架,今年得寫好,如果可以,再多談些選題。

    4 如果可以,在培訓方面多掙些錢,多少不定,盡力為上。

    5 博客園里,爭取排名到1500之前。如果可以,探索一條寫文章掙錢的渠道。 

7  除了做技術,還有其它掙錢的渠道嗎?

    總結過了,也許了願,本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最近看了不少創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一直在思考如何高效地掙錢 ,而不僅僅靠工資。看到賣早餐的月入都能3萬多,總感覺從事IT后,是不是我們的掙錢思路被局限了?為了在2019掙更多的錢,這里列下我能想到而且可以實施掙錢渠道。

    1 寫銷量過1萬的暢銷書,其實方法到位,寫本銷量過1萬和過2萬書的技能差別真不大。

    2 如果寫書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而且需要的技能也比較多,那么還可以通過寫百家號公眾號等方式掙錢,先掙小錢再探索方式再掙大錢,多吸引流量,這樣廣告收入就多了。

    3 繼續做培訓,而且在培訓方面不僅可以講課,而且還可以做課程設計,而且講課的內容可以是軟考PMP之類比較值錢的課程。

    4 做小生意,比如在天貓淘寶上做,以個人經驗來看,絕非不可行。

    總之不能做些損人利己(比如傳銷或者騙錢之類的事情),而且天道酬勤,只要先用最笨的辦法做了,然后堅持,總會有好的結果。

    最后祝大家在2019年不僅全家身體健康,而且家和萬事興。今年我體會最深,這個年頭,只要健康,只要家庭和睦,什么都好。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