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一晃過去了,繁忙之余總給我一種仿佛昨天一樣,很多想法很多事情”似曾相識“。
也不知道該怎么評價這一年,關於評價,再容我想想。
先就這一年的角色無序的梳理一下:
1、我是一名講師。從公司的新人培訓、項目人員培訓、公司項目客串培訓、外聘培訓等。內容包括ETL(informatica)、Oracle、OGG、企業信息化、大數據分析、電網數據中心等等,人數在數人到百人左右不等。
2、我是一名項目經理、項目集經理。管理多個項目,或大或小。
3、我是一名售前顧問。配合、支撐商務做項目銷售,達成項目。
4、我是一名需求分析顧問。挖掘客戶需求、解決客戶需求等。
5、我是一名電網信息化架構師。描繪藍圖,設計信息化總體架構、功能模塊拆解、技術選型等
6、我是一名問題導向型得”產品經理“。根據信息化建設問題,設計具體產品改善、解決問題,產品規模或大或小。
6、我是一名 “消防員”。這個不用解釋,我想大家都知道。
或許這是有些人口中的 ”全能“,做了這么多,卻無從總結,無法量化價值。現有的項目模式真實越來越看不懂。
下面再說說學習:
1、報考PMP,於9月份參加考試並通過,這或許是這一年最有價值的事。
2、備考在職研究生,但備考計划不成體系,斷斷續續。
3、學習一門口語,也沒能堅持,斷斷續續。
4、學習一門開發語言,Python學了一半。農歷年前爭取基礎內容看完。
5、聽書、讀書,樊等讀書會兩年會員,今年算是整整聽了一年,也買了不少書,有10本吧,包括技術、管理、語言、育兒、心靈、綜合類,其中2本作為工具的除外,完整看完的應該是3本,其他的都還是看當中。
我在脈脈上發過一次實名動態,寫道”畢業7年,在一家公司干了6年,發現好像啥也不會了,真的很諷刺。回頭思考,一路走來,不是我想要具備什么養的能力,二是公司、項目需要我具備什么樣得能力,慶幸我還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
公司得一位老領導這樣講:”佛講三重境界: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你還在第二重,自己去體會。“
可是我體會了很久還是沒有體會到。
我總是再給自己找一條路,一條在何時何地都具備個人競爭力的路。
我總是能體會到自身能力的缺陷,因為看見了身邊一些人,很難想象5年、10年后現在的他們就是我的縮影,我確實無法接受。
我總是有一顆 ”不滿於現狀的心“。
孔子說 ”三十而立”,大概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那么三十+的我,從年齡上講立,但是從知識儲備、能力儲備上還未立。
路還很長,有過迷茫有過失落有過抱怨有過奮斗。但願今后少一些負面情緒。
成長的路上應當有位導師,既然沒有,那就對人不要有私心、樂於於人分享,那就擼起袖子加油。
有人問一位老者:“你總是在學習,通過學習,最終得到了什么?”,
老人答:“什么也沒得到。”
再問:“那您還學習做什么呢?”
老人笑答,告訴你學習讓我失去了什么東西,“我是去了憤怒、糾結、狹隘、挑剔和指責、悲觀合組喪;失去了膚淺,短視和計較,失去了一無所知,干擾和障礙。”
----
學習的真諦不是為了做加法,而是減法,提升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還是放下。外在的“貧窮”是暫時的,內心的“貧窮”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