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字節和編碼


字符,字節和編碼

英文字母和中文漢字在不同字符集編碼下的字節數

英文字母:

字節數 : 1;編碼:GB2312

字節數 : 1;編碼:GBK

字節數 : 1;編碼:GB18030

字節數 : 1;編碼:ISO-8859-1

字節數 : 1;編碼:UTF-8

字節數 : 4;編碼:UTF-16

字節數 : 2;編碼:UTF-16BE

字節數 : 2;編碼:UTF-16LE

中文漢字:

字節數 : 2;編碼:GB2312

字節數 : 2;編碼:GBK

字節數 : 2;編碼:GB18030

字節數 : 1;編碼:ISO-8859-1

字節數 : 2~4;編碼:UTF-8

字節數 : 4;編碼:UTF-16

字節數 : 2;編碼:UTF-16BE

字節數 : 2;編碼:UTF-16LE

歷史發展:

從計算機字符編碼的發展歷史角度來看,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ASCII字符集和ASCII編碼。

計算機剛開始只支持英語(即拉丁字符),其它語言不能夠在計算機上存儲和顯示。ASCII用一個字節(Byte)的7位(bit)表示一個字符,第一位置0。后來為了表示更多的歐洲常用字符又對ASCII進行了擴展,又有了EASCII,EASCII用8位表示一個字符,使它能多表示128個字符,支持了部分西歐字符。

第二個階段:ANSI編碼(本地化)

為使計算機支持更多語言,通常使用 0x80~0xFF 范圍的 2 個字節來表示 1 個字符。比如:漢字 ‘中’ 在中文操作系統中,使用 [0xD6,0xD0] 這兩個字節存儲。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不同的標准,由此產生了 GB2312, BIG5, JIS 等各自的編碼標准。這些使用 2 個字節來代表一個字符的各種漢字延伸編碼方式,稱為 ANSI 編碼。在簡體中文系統下,ANSI 編碼代表 GB2312 編碼,在日文操作系統下,ANSI 編碼代表 JIS 編碼。
不同 ANSI 編碼之間互不兼容,當信息在國際間交流時,無法將屬於兩種語言的文字,存儲在同一段 ANSI 編碼的文本中。

第三個階段:UNICODE(國際化)

為了使國際間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國際組織制定了 UNICODE 字符集,為各種語言中的每一個字符設定了統一並且唯一的數字編號,以滿足跨語言、跨平台進行文本轉換、處理的要求。UNICODE 常見的有三種編碼方式:UTF-8(1個字節表示)、UTF-16((2個字節表示))、UTF-32(4個字節表示)。

簡單歷史描述:

1、美國人首先對其英文字符進行了編碼,也就是最早的ascii碼,用一個字節的低7位來表示英文的128個字符,高1位統一為0;

2、后來歐洲人發現尼瑪你這128位哪夠用,比如我高貴的法國人字母上面的還有注音符,這個怎么區分,得,把高1位編進來吧,這樣歐洲普遍使用一個全字節進行編碼,最多可表示256位。歐美人就是喜歡直來直去,字符少,編碼用得位數少;

3、但是即使位數少,不同國家地區用不同的字符編碼,雖然0–127表示的符號是一樣的,但是128–255這一段的解釋完全亂套了,即使2進制完全一樣,表示的字符完全不一樣,比如135在法語,希伯來語,俄語編碼中完全是不同的符號;

4、更麻煩的是,尼瑪這電腦高科技傳到中國后,中國人發現我們有10萬多個漢字,你們歐美這256字塞牙縫都不夠。於是就發明了GB2312這些漢字編碼,典型的用2個字節來表示絕大部分的常用漢字,最多可以表示65536個漢字字符,這樣就不難理解有些漢字你在新華字典里查得到,但是電腦上如果不處理一下你是顯示不出來的了吧。

5、這下各用各的字符集編碼,這世界咋統一?俄國人發封email給中國人,兩邊字符集編碼不同,尼瑪顯示都是亂碼啊。為了統一,於是就發明了unicode,將世界上所有的符號都納入其中,每一個符號都給予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現在unicode可以容納100多萬個符號,每個符號的編碼都不一樣,這下可統一了,所有語言都可以互通,一個網頁頁面里可以同時顯示各國文字。

6、然而,unicode雖然統一了全世界字符的二進制編碼,但沒有規定如何存儲啊,親。x86和amd體系結構的電腦小端序和大端序都分不清,別提計算機如何識別到底是unicode還是acsii了。如果Unicode統一規定,每個符號用三個或四個字節表示,那么每個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個字節是0,文本文件的大小會因此大出二三倍,這對於存儲來說是極大的浪費。這樣導致一個后果:出現了Unicode的多種存儲方式。

7、互聯網的興起,網頁上要顯示各種字符,必須統一啊,親。utf-8就是Unicode最重要的實現方式之一。另外還有utf-16、utf-32等。UTF-8不是固定字長編碼的,而是一種變長的編碼方式。它可以使用1~4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根據不同的符號而變化字節長度。這是種比較巧妙的設計,如果一個字節的第一位是0,則這個字節單獨就是一個字符;如果第一位是1,則連續有多少個1,就表示當前字符占用多少個字節。

8、注意unicode的字符編碼和utf-8的存儲編碼表示是不同的,例如”嚴”字的Unicode碼是4E25,UTF-8編碼是E4B8A5,這個7里面解釋了的,UTF-8編碼不僅考慮了編碼,還考慮了存儲,E4B8A5是在存儲識別編碼的基礎上塞進了4E25。

9、UTF-8 使用一至四個字節為每個字符編碼。128 個 ASCII 字符(Unicode 范圍由 U+0000 至 U+007F)只需一個字節,帶有變音符號的拉丁文、希臘文、西里爾字母、亞美尼亞語、希伯來文、阿拉伯文、敘利亞文及馬爾代夫語(Unicode 范圍由 U+0080 至 U+07FF)需要二個字節,其他基本多文種平面(BMP)中的字符(CJK屬於此類-Qieqie注)使用三個字節,其他 Unicode 輔助平面的字符使用四字節編碼。

10、最后,要回答你的問題,常規來看,中文漢字在utf-8中到底占幾個字節,一般是3個字節,最常見的編碼方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我們可以用一個樹狀圖來表示由ASCII發展而來的各個字符集和編碼的分支:

img

詳細具體講解:

一、ASCII 碼

我們知道,計算機內部,所有信息最終都是一個二進制值。每一個二進制位(bit)有01兩種狀態,因此八個二進制位就可以組合出256種狀態,這被稱為一個字節(byte)。也就是說,一個字節一共可以用來表示256種不同的狀態,每一個狀態對應一個符號,就是256個符號,從0000000011111111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制定了一套字符編碼,對英語字符與二進制位之間的關系,做了統一規定。這被稱為 ASCII 碼,一直沿用至今。

ASCII 碼一共規定了128個字符的編碼,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進制00100000),大寫的字母A是65(二進制01000001)。這128個符號(包括32個不能打印出來的控制符號),只占用了一個字節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一位統一規定為0

img

img

二、非 ASCII 編碼

英語用128個符號編碼就夠了,但是用來表示其他語言,128個符號是不夠的。比如,在法語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號,它就無法用 ASCII 碼表示。於是,一些歐洲國家就決定,利用字節中閑置的最高位編入新的符號。比如,法語中的é的編碼為130(二進制10000010)。這樣一來,這些歐洲國家使用的編碼體系,可以表示最多256個符號。

但是,這里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們都使用256個符號的編碼方式,代表的字母卻不一樣。比如,130在法語編碼中代表了é,在希伯來語編碼中卻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語編碼中又會代表另一個符號。但是不管怎樣,所有這些編碼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號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128--255的這一段。

至於亞洲國家的文字,使用的符號就更多了,漢字就多達10萬左右。一個字節只能表示256種符號,肯定是不夠的,就必須使用多個字節表達一個符號。比如,簡體中文常見的編碼方式是 GB2312,使用兩個字節表示一個漢字,所以理論上最多可以表示 256 x 256 = 65536 個符號。

中文編碼的問題需要專文討論,這篇筆記不涉及。這里只指出,雖然都是用多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但是GB類的漢字編碼與后文的 Unicode 和 UTF-8 是毫無關系的。

三、Unicode

正如上一節所說,世界上存在着多種編碼方式,同一個二進制數字可以被解釋成不同的符號。因此,要想打開一個文本文件,就必須知道它的編碼方式,否則用錯誤的編碼方式解讀,就會出現亂碼。為什么電子郵件常常出現亂碼?就是因為發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編碼方式不一樣。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種編碼,將世界上所有的符號都納入其中。每一個符號都給予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那么亂碼問題就會消失。這就是 Unicode,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這是一種所有符號的編碼。

Unicode 當然是一個很大的集合,現在的規模可以容納100多萬個符號。每個符號的編碼都不一樣,比如,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U+0041表示英語的大寫字母AU+4E25表示漢字。具體的符號對應表,可以查詢unicode.org,或者專門的漢字對應表

四、Unicode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Unicode 只是一個符號集,它只規定了符號的二進制代碼,卻沒有規定這個二進制代碼應該如何存儲。

比如,漢字的 Unicode 是十六進制數4E25,轉換成二進制數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說,這個符號的表示至少需要2個字節。表示其他更大的符號,可能需要3個字節或者4個字節,甚至更多。

這里就有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區別 Unicode 和 ASCII ?計算機怎么知道三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而不是分別表示三個符號呢?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已經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個字節表示就夠了,如果 Unicode 統一規定,每個符號用三個或四個字節表示,那么每個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個字節是0,這對於存儲來說是極大的浪費,文本文件的大小會因此大出二三倍,這是無法接受的。

它們造成的結果是:1)出現了 Unicode 的多種存儲方式,也就是說有許多種不同的二進制格式,可以用來表示 Unicode。2)Unicode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推廣,直到互聯網的出現。

五、UTF-8

互聯網的普及,強烈要求出現一種統一的編碼方式。UTF-8 就是在互聯網上使用最廣的一種 Unicode 的實現方式。其他實現方式還包括 UTF-16(字符用兩個字節或四個字節表示)和 UTF-32(字符用四個字節表示),不過在互聯網上基本不用。重復一遍,這里的關系是,UTF-8 是 Unicode 的實現方式之一。

UTF-8 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種變長的編碼方式。它可以使用1~4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根據不同的符號而變化字節長度。

UTF-8 的編碼規則很簡單,只有二條:

1)對於單字節的符號,字節的第一位設為0,后面7位為這個符號的 Unicode 碼。因此對於英語字母,UTF-8 編碼和 ASCII 碼是相同的。

2)對於n字節的符號(n > 1),第一個字節的前n位都設為1,第n + 1位設為0,后面字節的前兩位一律設為10。剩下的沒有提及的二進制位,全部為這個符號的 Unicode 碼。

下表總結了編碼規則,字母x表示可用編碼的位。

Unicode符號范圍     |        UTF-8編碼方式
(十六進制)        |              (二進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跟據上表,解讀 UTF-8 編碼非常簡單。如果一個字節的第一位是0,則這個字節單獨就是一個字符;如果第一位是1,則連續有多少個1,就表示當前字符占用多少個字節。

下面,還是以漢字為例,演示如何實現 UTF-8 編碼。

的 Unicode 是4E25100111000100101),根據上表,可以發現4E25處在第三行的范圍內(0000 0800 - 0000 FFFF),因此的 UTF-8 編碼需要三個字節,即格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然后,從的最后一個二進制位開始,依次從后向前填入格式中的x,多出的位補0。這樣就得到了,的 UTF-8 編碼是11100100 10111000 10100101,轉換成十六進制就是E4B8A5

六、Unicode 與 UTF-8 之間的轉換

通過上一節的例子,可以看到的 Unicode碼 是4E25,UTF-8 編碼是E4B8A5,兩者是不一樣的。它們之間的轉換可以通過程序實現。

Windows平台,有一個最簡單的轉化方法,就是使用內置的記事本小程序notepad.exe。打開文件后,點擊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命令,會跳出一個對話框,在最底部有一個編碼的下拉條。

bg2007102801.jpg

里面有四個選項: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UTF-8

1)ANSI是默認的編碼方式。對於英文文件是ASCII編碼,對於簡體中文文件是GB2312編碼(只針對 Windows 簡體中文版,如果是繁體中文版會采用 Big5 碼)。

2)Unicode編碼這里指的是notepad.exe使用的 UCS-2 編碼方式,即直接用兩個字節存入字符的 Unicode 碼,這個選項用的 little endian 格式。

3)Unicode big endian編碼與上一個選項相對應。我在下一節會解釋 little endian 和 big endian 的涵義。

4)UTF-8編碼,也就是上一節談到的編碼方法。

選擇完"編碼方式"后,點擊"保存"按鈕,文件的編碼方式就立刻轉換好了。

在計算機內存中,統一使用Unicode編碼,當需要保存到硬盤或者需要傳輸的時候,就轉換為UTF-8編碼。

七、Little endian 和 Big endian

UCS-2 格式可以存儲 Unicode 碼(碼點不超過0xFFFF)。以漢字為例,Unicode 碼是4E25,需要用兩個字節存儲,一個字節是4E,另一個字節是25。存儲的時候,4E在前,25在后,這就是 Big endian 方式;25在前,4E在后,這是 Little endian 方式。

這兩個古怪的名稱來自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在該書中,小人國里爆發了內戰,戰爭起因是人們爭論,吃雞蛋時究竟是從大頭(Big-endian)敲開還是從小頭(Little-endian)敲開。為了這件事情,前后爆發了六次戰爭,一個皇帝送了命,另一個皇帝丟了王位。

第一個字節在前,就是"大頭方式"(Big endian),第二個字節在前就是"小頭方式"(Little endian)。

那么很自然的,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計算機怎么知道某一個文件到底采用哪一種方式編碼?

Unicode 規范定義,每一個文件的最前面分別加入一個表示編碼順序的字符,這個字符的名字叫做"零寬度非換行空格"(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用FEFF表示。這正好是兩個字節,而且FFFE1

如果一個文本文件的頭兩個字節是FE FF,就表示該文件采用大頭方式;如果頭兩個字節是FF FE,就表示該文件采用小頭方式。

八、實例

下面,舉一個實例。

打開"記事本"程序notepad.exe,新建一個文本文件,內容就是一個字,依次采用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UTF-8編碼方式保存。

然后,用文本編輯軟件UltraEdit 中的"十六進制功能",觀察該文件的內部編碼方式。

1)ANSI:文件的編碼就是兩個字節D1 CF,這正是的 GB2312 編碼,這也暗示 GB2312 是采用大頭方式存儲的。

2)Unicode:編碼是四個字節FF FE 25 4E,其中FF FE表明是小頭方式存儲,真正的編碼是4E25

3)Unicode big endian:編碼是四個字節FE FF 4E 25,其中FE FF表明是大頭方式存儲。

4)UTF-8:編碼是六個字節EF BB BF E4 B8 A5,前三個字節EF BB BF表示這是UTF-8編碼,后三個E4B8A5就是的具體編碼,它的存儲順序與編碼順序是一致的。

九、BOM格式編碼

BOM(Byte Order Mark),是UTF編碼方案里用於標識編碼的標准標記。

UTF編碼 ║ Byte Order Mark   
UTF-8   ║ EF BB BF   
UTF-16LE ║ FF FE   
UTF-16BE ║ FE FF   
UTF-32LE ║ FF FE 00 00   
UTF-32BE ║ 00 00 FE FF

在UTF-16里本來是FF FE,變成UTF-8就成了EF BB BF。這個標記是可選的,因為UTF8字節沒有順序,所以它可以被用來檢測一個字節流是否是UTF-8編碼的。

微軟做這種檢測,但有些軟件不做這種檢測, 而把它當作正常字符處理。

這個BOM頭只是建議添加,不是強制的,所以不少軟件和系統沒有添加這個BOM頭(所以有些軟件格式中有帶BOM頭和NoBOM頭的選擇)

總結:

utf8,utf16,utf32區別:

utf8為可變長的編碼方式,根據不同的符號而變化字節長度,節省存儲空間

utf32固定為4個字節,直接存儲 Unicode 編號即可,不需要任何編碼轉換。浪費了空間,提高了效率。

utf16奇葩,使用 2 個或者 4 個字節來存儲

只有 UTF-8 兼容 ASCII,UTF-32 和 UTF-16 都不兼容 ASCII,因為它們沒有單字節編碼。

參考:

字符串和編碼

中文漢字占二個字節還是三個字節長度

字符,字節和編碼

字符集和字符編碼(Charset & Encoding)

帶你理解多字節編碼與Unicode碼

字符編碼筆記:ASCII,Unicode 和 UTF-8

Java中的UTF-8、UTF-16編碼字符所占字節數

字符編碼的概念(UTF-8、UTF-16、UTF-32都是什么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