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文簡單介紹了性能測試展開的一般流程,從了解需求到輸出報告;下半節介紹了使用阿里雲PTS壓測平台進行壓測的步驟。
--------------------------------------------------------------------------------------------------------------------------------------------------------------------------------------------------------
性能測試流程:
1、需求分析
向產品及開發了解性能需求,如:服務器TPS>=1W,響應時間<50ms,錯誤率<0.001%,服務器資源占用率正常
2、熟悉接口業務,場景
接口文檔
業務情況,生產環境目前是什么量級,可能會達到什么量級
3、系統架構
施壓機 - SLB負載均衡 - redis - 數據庫 - 接口....
4、場景設計
壓測數據准備
腳本設計(PTS\JMETER\LR)(腳本調優、參數化、關聯、斷言)
環境數據准備(數據庫歷史數據盡量保持與線上一致)
5、壓測
壓測過程中知會運維、開發,監控服務器情況。
記錄當前配置:服務器配置、數據庫配置等
記錄測試結果。當前TPS、響應時間、錯誤率、服務器資源占用...
監控
輸出測試結果
調優:數據庫連接數等配置,記錄每次修改的部分,相應記錄修改后的性能情況
6、報告
記錄性能情況
記錄性能測試過程
是否達到性能需求,能否上線使用
--------------------------------------------------------------------------------------------------------------------------------------------------------------------------------------------------------
PTS性能測試步驟:
1、輸入信息:場景名、API名稱、請求方法、超時時間、是否允許302跳轉、輸入body參數、輸入header信息
2、出參/斷言
出參:多個業務且后面的頁面要使用上前面業務返回的數據時,需要出參。
【不勾選設為斷言,即出參】 -
出參名:參數化得到的數據;
來源:一般為json;
解析表達式:從哪里讀取數據,標識是取哪個鍵的值。如:data.token
斷言:根據響應數據判斷業務是否成功
【勾選設為斷言,即斷言】
斷言需要輸入預期數據
3、施壓配置
內外網壓測:
外網壓測:走外網施壓,可壓測部署在阿里雲外的服務;
內網壓測:服務部署在阿里雲,阿里雲平台走內網壓測服務,可選擇不同地區:華北、華東、華南...
壓測模式:
並發模式
TPS模式
最大並發,遞增方式
最大TPS,遞增方式
4、添加監控:添加需要監控的服務器,可看到資源使用情況
5、調試腳本
6、壓測
7、查看報告,分析報告
查看性能需求是否滿足
8、找出瓶頸,調優,再壓測
9、輸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