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GC電路的工作原理
1.1AGC電路的用途
隨着電磁環境的日益惡化, 不同頻段電磁信號之間的相互串擾, 以及可能出現的人為干擾, 將會導致接收機輸入端口的信號動態范圍較大, 一旦出現電路飽和或是 A /D 量化限幅, 將會嚴重影響接收機的性能。為了有效防止電路飽和以及 A /D 量化限幅, 保證衛星接收機能正常工作, 需要設計大動態范圍的自動增益控制電路,保證輸出給 A /D的功率恆定。因此, 自動增益控制(AGC)電路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接收機接收系統中。
1.2AGC電路分類
1.2.1模擬AGC電路
對中頻信號進行包絡檢波,以包絡檢波的輸出作為VGA的控制信號,實現自動增益控制。
1.2.2數控AGC電路
反饋式數控AGC環路
前饋式數控AGC環路
數控AGC通常由可變增益放大器(VGA),ADC,數字信號處理部分,DAC構成。其原理是利用ADC采集信號,通過數字信號處理,得到信號的功率,將該功率和預先設定的功率Pr進行比較,然后根據結果調整DAC輸出電壓,控制環路增益,
達到輸出功率恆定的目的。反饋和前饋的區別在於數字功率估計與VGA的相對位置不同。
1.2.3比較
采用數控 AGC, AGC控制算法可以通過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得以實現, 具有處理靈活、快速收斂、易於監控和精確的穩態響應等優點。但是, 在硬件電路上需要增加一個 D /A 芯片, 同時, 還需要占用DSP大量的資源以完成功率估計、門限比較以及反饋控制等一系列功能, 電路以及算法較為復雜, 成本 較高。
若采用模擬 AGC, 雖然在控制精度上會受一些影響, 但由於 AD8347片內已集成檢波電路, 因此, 不會增加新的硬件開銷, 電路簡單, 成本低廉。同時, 用單片機將控制電壓采集下來后, 送給后端的數字處理系統, 同樣能夠起到監控的作用。
2.AD8347芯片簡介
AD8347直接正交解調器,內部集成有正交下變頻混頻器、本振移相器等,可以將的射頻信號與本振混頻后經過低通濾波器后,直接解調出正交的基帶信號。(本振輸入-10-0dBm)
2.1AD8347的特點
(1)芯片集成度高, 外圍電路簡單, 電路體積小, 功耗低。
AD8347 將 RF 可 控 增 益 放 大 器(AGC)、正交下變頻器、本地振盪驅動器、DC失調調零電路, 以及具有可調節 DC共模電平的雙通道差分輸出放大器都集成在片內了, 該芯片甚至還集成了一個基帶電平檢測器。該芯片能夠提供 70dB的最大增益, 因此, 只需要單片 AD8347, 外加少量的外圍元件, 再配上一個 LNA 以及一個 LO 電路, 即可構成一個完整的接收機系統。整個接收機的體積能夠最大限度的得以減小。 AD8347在 5V 電壓供電時, 典型工作電流為 64mA, 功耗僅 320mW 。
(2)輸入/輸出端口均具有差分和單端兩種方式,能夠驅動多種ADC。
(3)可適用於射頻前端電路的多種信號輸出方式。
模擬雙通道信號輸出方式要求I/Q兩路輸出信號具有優良的相位和幅度平衡度,將正交相位精度控制在1度以內,I/Q不平衡控制在0.3dB以下。
(4)具有70dB的可變增益范圍。
2.2超外差和直接下變頻
超外差接收機雙變頻體系結構
輸入信號首先被下變頻到一個合適的中頻, 隨后進行正交的二次下變頻, 形成模擬的正交雙通道, 兩個通道的信號經過低通濾波后再分別采樣。該結構通過適當選擇中頻頻率和濾波器可以獲得較好的選擇性和靈敏度,該結構存在兩級下變頻過程, 電路較為復雜, 外圍元件多, 不適用於體積和功耗受限的應用場合。
零中頻接收機存在着直流漂移和低頻噪聲干擾的缺陷,要細心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