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AD芯片的方法


工程師在進行電路設計時,面對林林總總的AD/DA芯片,如何選擇你所需要的器件呢?這要綜合設計的諸項因素,系統技術指標、成本、功耗、安裝等,最主要的依據還是速度和精度。

  精度:與系統中所測量控制的信號范圍有關,但估算時要考慮到其他因素,轉換器位數應該比總精度要求的最低分辯率高一位。常見的AD/DA器件有8位,10位,12位,14位,16位等。

  速度:應根據輸入信號的最高頻率來確定,保證轉換器的轉換速率要高於系統要求的采樣頻率。

  通道:有的單芯片內部含有多個AD/DA模塊,可同時實現多路信號的轉換;常見的多路AD器件只有一個公共的AD模塊,由一個多路轉換開關實現分時轉換。

  數字接口方式:接口有並行/串行之分,串行又有SPI、I2C、SM等多種不同標准。數值編碼通常是二進制,也有BCD(二~十進制)、雙極性的補碼、偏移碼等。

  模擬信號類型:通常AD器件的模擬輸入信號都是電壓信號,而DA器件輸出的模擬信號有電壓和電流兩種。

  同時根據信號是否過零,還分成單極性(Unipolar)和雙極性(Bipolar)。

  電源電壓:有單電源,雙電源和不同電壓范圍之分,早期的AD/DA器件要有+15V/-15V,如果選用單+5V電源的芯片則可以使用單片機系統電源。

  基准電壓:有內、外基准和單、雙基准之分。

  功耗:一般CMOS工藝的芯片功耗較低,對於電池供電的手持系統對功耗要求比較高的場合一定要注意功耗指標。

  封裝:常見的封裝是DIP,現在表面安裝工藝的發展使得表貼型SO封裝的應用越來越多。

  跟蹤/保持(Track/Hold縮寫T/H):原則上直流和變化非常緩慢的信號可不用采樣保持,其他情況都應加采樣保持。

  滿幅度輸出(Rail-to Rail):新近業界出現的新概念,最先應用於運算放大器領域,指輸出電壓的幅度可達輸入電壓范圍。在DA中一般是指輸出信號范圍可達到電源電壓范圍。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