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netd
1、busybox搭建根文件系統時telnet配置
Networking Utilities——>
[*]telnetd
[*]Support standalone telnetd(not inetd only) (telnetd可以由inetd啟動,也可以單獨啟動)
Networking Utilities——>
[*]telnetd
[*]Support standalone telnetd(not inetd only) (telnetd可以由inetd啟動,也可以單獨啟動)
Login/Passeword Management Utilities --->
[*]login (一定要選擇上login功能,否則會telnet登陸時候提示 “遺失對主機的連接”或者“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
[*]login (一定要選擇上login功能,否則會telnet登陸時候提示 “遺失對主機的連接”或者“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
2、根文件系統/etc/fstab或者啟動腳本掛載devpts
mount -t devpts devpts /dev/pts (/etc/fstab中添加)
mount -t devpts devpts /dev/pts (/etc/fstab中添加)
3、內核配置選項
UNIX98_PTYS=y
DEVPTS_FS=y
UNIX98_PTYS=y
DEVPTS_FS=y
4、配置所有網口均可telnet登錄
串口默認通過/dev/console端口登錄
telenet登錄/dev/pts/xxx端口登錄
/dev/ptmx Master側
/dev/pts/<number> Slave側
如果不存在上述節點,就使用/dev/ttyp<number>
telenet登錄/dev/pts/xxx端口登錄
/dev/ptmx Master側
/dev/pts/<number> Slave側
如果不存在上述節點,就使用/dev/ttyp<number>
5、開機自啟動
Linux根文件系統init進程啟動順序
/etc/inittab -> /etc/init.d/rcS -> /etc/profile
在rcS或者profile中添加/usr/bin/telnetd -p <端口號>啟動telnetd服務(如果不指定端口,則端口號為默認端口號23)
使用說明:
Usage: telnetd [OPTIONS]
Handle incoming telnet connections
-l LOGIN Exec LOGIN on connect
-f ISSUE_FILE Display ISSUE_FILE instead of /etc/issue
-K Close connection as soon as login exits
(normally wait until all programs close slave pty)
-p PORT Port to listen on
-b ADDR[:PORT] Address to bind to
-F Run in foreground
-i Inetd mode
-w SEC Inetd 'wait' mode, linger time SEC
-S Log to syslog (implied by -i or without -F and -w)
Handle incoming telnet connections
-l LOGIN Exec LOGIN on connect
-f ISSUE_FILE Display ISSUE_FILE instead of /etc/issue
-K Close connection as soon as login exits
(normally wait until all programs close slave pty)
-p PORT Port to listen on
-b ADDR[:PORT] Address to bind to
-F Run in foreground
-i Inetd mode
-w SEC Inetd 'wait' mode, linger time SEC
-S Log to syslog (implied by -i or without -F and -w)
功能說明:遠端登入
linux下telnet
語 法:telnet [-8acdEfFKLrx][-b<主機別名>][-e<脫離字符>][-k<域名>][-l<用戶名稱>][-n<記錄文件>][-S<服務類型>][-X<認證形態>][主機名稱或IP地址<通信端口>]
補充說明:執行telnet指令開啟終端機階段作業,並登入遠端主機。
參 數: -8 允許使用8位字符資料,包括輸入與輸出
-a 嘗試自動登入遠端系統。
-b<主機別名> 使用別名指定遠端主機名稱。
-c 不讀取用戶專屬目錄里的.telnetrc文件。
-d 啟動排錯模式。
-e<脫離字符> 設置脫離字符。
-E 濾除脫離字符。
-f 此參數的效果和指定"-F"參數相同。
-F 使用Kerberos V5認證時,加上此參數可把本地主機的認證數據上傳到遠端主機。
-k<域名> 使用Kerberos認證時,加上此參數讓遠端主機采用指定的領域名,而非該主機的域名。
-K 不自動登入遠端主機。
-l<用戶名稱> 指定要登入遠端主機的用戶名稱。
-L 允許輸出8位字符資料。
-n<記錄文件> 指定文件記錄相關信息。
-r 使用類似rlogin指令的用戶界面。
-S<服務類型> 設置telnet連線所需的IP TOS信息。
-x 假設主機有支持數據加密的功能,就使用它。
-X<認證形態> 關閉指定的認證形態。
unix下telnet
telnet [-a][-e escape char][-f log file][-l user][-t term][host [port]]
unix下telnet
telnet [-a][-e escape char][-f log file][-l user][-t term][host [port]]
-a 企圖自動登錄。除了用當前已登陸的用戶名以外,與 -l 選項相同。
-e 跳過字符來進入 telnet 客戶提示。
-f 客戶端登錄的文件名
-l 指定遠程系統上登錄用的用戶名稱。 要求遠程系統支持 TELNET ENVIRON 選項。
-t 指定終端類型。 支持的終端類型僅是: vt100, vt52, ansi 和 vtnt。 host 指定要連接的遠程計算機的主機名或 IP 地址。 port 指定端口號或服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