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本人從事的行業主要為Mes行業,所以這里准備介紹一下Mes系統的基礎概念和實際運用,並且以自己做過的一個實際案例(包括代碼)來詳細描述自己對Mes系統的認識,幫助小白掃盲,望大神勿噴。
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提出,旨在加強MRP計划(物料需求計划)的執行功能,把MRP計划與車間作業現場控制,通過執行系統聯系起來,這里的現場控制包括PLC,單片機,條形碼,各種檢測儀器等。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計划管理丶生產過程控制丶產品質量管理丶車間庫存管理丶項目看板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
一般制造企業分為三層,ERP系統位於企業上層計划,MES系統位於上層的ERP系統與底層的工業控制之間。它為操作人員提供計划的執行丶跟蹤,以及所有資源的當前狀態,進行實時追溯。MES系統的最終目的是及早發現制造鏈條中的問題,保證能夠高效生產出無缺陷的產品。工廠的生產流程大致可以分為:
1.生產准備階段
2.生產階段
3.運輸階段
4.物料管理
5.質量檢測
而MES系統幾乎參與了全部流程,包括但不限於生產計划和控制丶生產設備管理丶物料管理丶人力資源管理丶數據采集丶績效分析丶質量管理丶信息管理等。因此要求MES系統的反應時間必須迅速,最好掌握在幾分鍾內就做出決策,而不能等各方面不同數據都輸入和修正后才做出反應。
經過多年的發展,MES系統定義了八個基本功能模塊:詳細生產計划和控制丶信息管理丶質量管理丶人力資源管理丶生產工具管理丶效率分析丶數據采集和物料管理,不同MES系統也相應增加了各自特點的模塊。因為MES系統一方面把生產層和管理層相連接,另一方面提供一些企業必須的數據。所以要MES系統必須達到准時高效的程序,因此MES系統必然是和IT技術相結合,利用IT技術來實現其特點。由於近年來大數據的迅速發展,MES系統也得到了很大的助力,各種MES公司如雨后春筍,跟零幾時候的ERP一樣,遍地開花。但是因為MES的獨特性,其必須連接不同的系統,MES與ERP系統和與底層的采集控制之間必須達到契合穩定的程度,才能保證MES系統存在的意義。所以標准的MES系統必然是多接口系統,因為多接口系統存在很多不穩定性因素,這也增大了其開發的難度,往往是白費功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我開發的MES系統中,都是從三個層次中把不同的數據整合到了共享的數據庫中,這樣可以跨系統獲取數據,降低了MES系統開發的難度和運行的不穩定性
現在工廠通常是一個分為區域丶部門丶組丶車間和其他組織單位的復雜結構,這也就產生了不同層次采集數據的要求,各個結構的人員只需要了解其直接相關區域。因此,MES系統必須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數據的選擇和評估,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由此計算得到的數據。理想狀態的MES是只通過調節配置參數就可以達到不同的場景要求,因此,業務模型和場景的設計又至關重要。
綜上,MES系統必然是與IT技術相結合丶可應對工廠不同場景丶把生產計划精細到車間丶進行實時的控制和追溯的一個高效率即時系統。所以,MES系統必須完全集成生產管理丶質量管理丶人力管理三個部分,形成對以生產線為核心,各個不同生產單元相連接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