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 中請求鈎子的理解和應用?


 

請求鈎子是通過裝飾器的形式實現的,支持以下四種:
1,before_first_request 在處理第一個請求前運行
2,before_request:在每次請求前運行
3,after_request:如果沒有未處理的異常拋出,在每次請求后運行
4,teardown_request:即使有未處理的異常拋出,在每次請求后運行

 

# 請求鈎子

1. @api.after_request
2.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3. """設置默認的響應報文格式為 application/json"""
4. # 如果響應報文 response 的 Content-Type 是以 text 開頭,則將其改為
5. # 默認的 json 類型
6. if response.headers.get("Content-Type").startswith("text"):
7. response.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8. return respon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