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時間:30min
實際時間:40min
我是一名大三的測繪工程系的學生。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很多東西都是信息化、智能化發現市面上有很多測繪方面的APP供測繪人使用。但我發現很多APP制作並不是很完美,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那么我今天就來說兩款我使用過的測繪APP。
我最開始接觸的是手機上的一款叫做“工程測量大師”的APP,這個軟件功能還算蠻多的,我覺得這個軟件最大的特點就是操作簡單。相信很多人第一次接觸一個新東西的時候都不是很能應自己的心意來,就連玩第一次玩游戲都需要多加練習才能掌握。工程測量大師“傻瓜式”的頁面比較好的避開了這一點。剛打開界面如圖,有坐標計算、控制網測量、水准路線測量、交會測量和計算小工具。可以說是常見的測繪需要的一些計算它里面都有。坐標正算反算比較簡單我就不多做解釋了,只要正確輸入數據這個軟件還是可以正確算得。但在測量中我們都知道,我們用全站儀測量的是三維坐標,還有點的高程。然而在工程測量的導線計算當中並沒有發現有可以輸入點高程。如圖,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缺陷。因為在工作量比較大的時候,點的二維坐標和高程分開計算時,即使是拿軟件計算,輸入數據也是很麻煩的。更何況大量的數據輸入如果出錯的話會導致整個算得的數據都是錯的。還有一個我覺得不好的地方就是,我曾經發現在導線計算后導線閉合差和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這個部分軟件算得的結果是很奇怪的。如圖,
先不說筆者測量的錯誤,但是計算出來的結果不正確軟件並沒有給使用者給出相應的提示,那么如果是一個新手使用這個軟件就有可能發生誤解。這是需要避免的。
在我上學期的課程中,我學到了一款新軟件,叫做“kosa”,俗名叫做科傻,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這款軟件的最大特點也是使用簡單,也是“傻瓜式”的操作。但我個人認為沒有老師的指導很難掌握這款軟件的使用方法。我比較熟悉的是科傻的導線坐標計算和高程計算。當我分開說出這兩個功能時,軟件的一個缺點也就出現了,那就是像我上文提到的“軟件工程大師”一樣,不能通過一個文件推算其他點的三維坐標。我喜歡科傻的一個地方就是科傻的數據是讀取文件的,就是可以讓使用者利用記事本把數據按格式寫出,直接讀取就可以計算了。而且正因為需要寫文件,數據寫錯的概率就很小了,因為使用者可以隨時檢查自己寫的數據有沒有錯誤。高程計算的方法和坐標計算的方式一樣,都是讀取數據文件再計算的。只要掌握了數據文件的格式,很快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我在實習時經常使用科傻軟件來得出結果,快速、准確。
這兩款軟件都是很方便的測繪軟件,我希望這兩個軟件能改進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早日變成更方便大家使用的APP。
筆者水平有限如有錯誤敬請指出~~
2018.9.27 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