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計算性能彈性計費模式就是 "即用即付 ",最小單位可以按小時來計算。隨着雲計算負載的增長,企業購買服務器帶寬時的資源。

1、彈性計算性能
彈性計費模式就是"即用即付",最小單位可以按小時來計算。隨着雲計算負載的增長,企業購買服務器帶寬時的資源浪費或者資源不足都會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資源浪費會使企業用戶花更多的貨幣購買資源,資源不足可能會對企業的應用造成中斷,或者是其他的不良影響。太平洋電信提供的雲計算服務,可以使企業用戶內存從1G到32G之間隨意彈性,只要用戶有儲值的貨幣在賬戶里面,就可以按小時來付費,用戶使用的時候就相當於去刷信用卡,他有多少信用額度,就拿多少資源。
許多性能指標可以用來描述IDC系統的彈性計算性能,例如CPS(Connec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新建連接速度。這是考驗CPU(NPURPU) 的連接會話處理能力的量度之一。
CC(Current Connections),即並發連接數量。考驗設備主內存或板卡、接口內存的量度之一。
PPS(Packets Per Second),即每秒轉發報文的數量。考驗二、三層交換路由設備以及板卡和交換架構處理能力的量度之一。PPS和轉發報文的大小有關,對於相同字節的報文,PPS越高則說明數據中心帶寬越大。當采用和MTU大小相同的報文測試,就可以測出最大PPS。下表說明根據數據中心鏈路帶寬理論可達的最大PPS值。
FPL(Frame and Packet loss),是指測試中所丟失數據包數量占所發送數據包的比率,即丟包率。考驗數據中心在持續負載下,是否能夠保持線速轉發處理。通常在PPS范圍內測試。丟包率與數據包長度以及包發送頻率相關。
Latency,即延遲。Latency主要取決於設備對數據報文的檢測深度,需要檢測的層越高,延遲也就越大。例如2層交換機只檢查2層幀頭,延遲要小於需要檢查IP頭的三層
路由設備,而像防火牆、負載均衡和SSL卸載等設備需要檢查4-7層內容,延遲也就更大。
RT(Response Time),即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是衡量一個數據中心服務器群響應業務處理的速度。Response Time也是存儲群中的一個考量性能指標,表示磁盤響應的時間。
IDC的可靠性是另一個指標,它主要通過5個方面來實現:
高可用集群,高可用集群簡稱HA群集,其主要技術特點是加入HA群集中主機處於主備工作模式狀態,通過資源監視器監控資源運行情況,致力於通過主備資源切換來實現主機系統的高可用性。
負載均衡集群,負載均衡集群簡稱LB群集,其主要技術特點是加入負載均衡集群中的所有節點都處於活動狀態,使用負載均衡的軟件或硬件設備來實現負載的動態調度和合理分攤,致力於通過來多主機節點負載均衡集群架構實現主機系統靈活伸縮性和高可靠性。
數據庫集群系統,VDC運營管理平台需要一年365天、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在線開展業務。如果重要的應用系統、服務器或數據不可用,就有可能導致收入損失、客戶不滿意、罰款以及負面報道將對企業聲譽產生持久的影響。
VDC運營管理平台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VDC運營管理平台負責對外提供虛擬計算業務,管理和調度四個城市的計算和存儲資源,是整個虛擬數據中心項目的核心系統。VDC運營管理平台主要通過硬件負載均衡來保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虛擬計算管理平台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虛擬計算管理平台部署在各個省份公司,負責物理資源的虛擬化管理和調度。虛擬計算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了節點控制器、集群控制器和運行虛擬機的物理節點。
2、存儲特性
存儲群是數據中心服務器后端的重要區域。存儲業務一般有順序與隨機訪問兩種方式。順序訪問是按順序連續大量的訪問,數據在磁盤是連續的,一個扇區接着一個扇區,一個磁道接着一個磁道,順序訪問的有大文件拷貝,流媒體,備份等應用;隨機訪問是不連續的訪問,下次訪問的位置與這次訪問的位置完全沒有關系,數據在磁盤上是隨機分布的。顯然,隨機訪問的效率要遠遠低於順序訪問的。隨機訪問的有數據庫應用以及WEB應用。存儲群關注以下兩個主要性能指標:
Bandwidth,即帶寬。是指在固定的的時間可傳輸的資料數量,亦即在傳輸管道中可以傳遞數據的能力,是用來衡量順序訪問性能的指標。
IOPS (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進行讀寫(I/O)操作的次數。是用來衡量隨機訪問性能的指標。
影響存儲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磁盤類型、型號、RAID類型、RAID磁盤多少、算法的實現、緩存、SCSI指令隊列深度的設置,這些方面都與性能結果直接相關。另外,所有存儲設備在運行快照或遠程鏡像等附加功能之后,性能都會明顯下降,有些情況甚至會下降60%之多。這都是實際操作中要考慮的因素。
3、運行花費
在我們數據中心的建設中,每一美元的計算機硬件成本中,大約有50美分是花在了電力使用上,這一數字預計在今后4年里還將增長54%,數據中心未來3年的純電力成本將與設備購置成本相當。不難看出,電力是導致高能耗的罪魁禍首,要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保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首先降低耗電量。從理論上講,綠色數據中心具體體現在整體的設計規划以及機房空調、UPS、服務器等IT設備和管理軟件應用上,要具備節能環保、高可靠可用性和合理性等特點。因此,目前我們IDC企業都致力於打造一個綠色的數據中心,讓IT建設進入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