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區別:
物料主要數據上:離散制造和流程制造沒有本質的區別(從系統的角度),重復制造需要在MRP視圖中填寫對應的字段,詳細內容見下圖:
重復制造:代表了此物料用於重復制造行業
重復生產參數文件:決定了此物料MFBF報工方式物料反沖、入庫的一些設定
離散制造、流程制造、重復制造(超級BOM)
工作中心區別:
離散制造、重復制造中叫工作中心中叫工作中心;流程制造中叫資源
離散制造:0001、0003(類別)
重復制造、離散制造:0007(類別)
流程制造:0008(類別)
備注:類別為什么選擇上述那些類別,我會在以后的文章中一一詳細介
工藝路線的區別:
離散制造:工藝路線(生產一定的數量需要多長時間)
流程制造:主配方(和工藝路線差不多)
重復制造:定額工藝路線(一定的時間生產多少數量)
BOM的區別:
離散制造、重復制造、流程制造幾乎沒有區別,也可以說沒有區別
生產版本的區別:工藝路線和BOM的排列組合
離散制造:太多的人都知道,不想說了
流程制造:差不多
然后在說為啥要用超級BOM:
例如生產一個桌子:
桌子:桌子面、桌子腿、桌子架
桌子面分為:紅色、白色、黃色、藍色、黑色、綠色
桌子腿:也分為以上那么多顏色
桌子架同上:也是那么多顏色
如果按照排列組合的原理,一個桌子的編碼就有:6*6*6=216個編碼,如果這樣搞的話,不搞死客戶了,所以就出現了特性、特性值的概念,也就避免了那么冗余、繁雜的編碼,這就是為啥要出現SUPER BOM。
業務角度:
離散制造與流程制造
制造業中,生產管理是企業組織的核心,生產管理占到企業所有的工作50%以上,並與企業組織中的其它管理活動息息相關。
制造業生產管理的具體內容有:生產計划、排程、存貨管理、質量管理、車間管理、物料采購、配送、設備維護等管理活動。
其中投入包括:人力、設備、物料、信息、技術、能源、土地等勞動資源要素。
產出包括兩大類: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
中間的變換過程,也就是勞動過程、價值增值過程,即運作過程。
離散型制造企業的生產特征是:
A、生產計划
a) 影響計划的因素較多,生產計划的制訂非常復雜;
b) 能力需求是根據每個產品混合建立,並且很難預測。
B、生產過程控制
a) 生產任務多,生產過程控制非常困難;
b) 生產數據多,且數據的收集、維護和檢索工作量大;
c) 工作流根據特定產品的不同經過不同的加工車間。因每個生產任務對同一車間能力的需求不同,因此工作流經常出現不平衡;
d) 因產品的種類變化較多,非標准產品多,設備和工人必須有足夠靈活的適應能力;
e) 通常情況下,一個產品的加工周期較長,每項工作在工作中心前的排隊時間很長,引起加工時間的延遲和在制品庫存的增加。
C、成本管理
a) 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廢品頻繁出入庫、成本計算復雜,需要針對成本對象並隨着生產過程進行成本的歸集和分配;
b) 使用標准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
c)注重實際成本和標准成本的差異比較和不同角度的成本分析。
在我國,離散型制造企業分布的行業較廣,主要包括:機械加工、電子元器件制造、汽車、服裝、家具、五金、醫療設備、玩具生產等。流程制造(Flow Manufacturing): 流程制造包括重復生產(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和連續生產(Continuous Manufacturing)兩種類型。重復生產又叫大批量生產,與連續生產有很多相同之處,區別僅在於生產的產品是否可分離。重復生產的產品通常可一個個分開,它是由離散制造的高度標准化后,為批量生產而形成的一種方式;連續生產的產品是連續不斷地經過加工設備,一批產品通常不可分開。
流程型制造企業的生產特征是:
A、生產計划
a) 計划制定簡單,常以日產量的方式下達計划,計划也相對穩定;
b) 生產設備的能力固定。
B、生產過程控制
a) 工藝固定,工作中心的安排符合工藝路線。通過各個工作中心的時間接近相同;
b) 工作中心是專門生產有限的相似的產品,工具和設備為專門的產品而設計;
c) 物料從一個工作點到另外一個工作點使用機器傳動,有一些在制品庫存;
d) 生產過程主要專注於物料的數量、質量和工藝參數的控制;
e) 因為工作流程是自動的,實施和控制相對簡單;
f) 生產領料常以倒沖的方式進行。連續生產企業的特有特征;
a) 配方的管理要求很高,如配方的安全性、保密性;
b) 需要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跟蹤,往往需要從產成品到半成品、供應商等進行跟蹤,因此對批次管理要求較高;
c) 某些產品常常有保質期;
d) 生產過程中常常出現聯產品、副產品、等級品。
重復生產的行業主要有:電子裝配、家電產品、各種電器等,常常表現為流水線的方式;
連續生產的行業主要有:化工、食品、飲料、制葯、煙草等,常常通過管道進行各工序之間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