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敏捷轉型NO.1】敏捷是什么鬼?


“敏捷是什么鬼”

最近對外進行《騰訊產品敏捷研發體系》授課的時候,我經常可以從參課學員的眼睛里找到這句話。

通常我會鼓勵大家,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你們今天所有的疑問都是有答案的,唯一擔心的問題是你們短期內能否接受和理解。”

我之所以敢說出這句話,僅僅因為大家的狀態和我2006年末的時候並無二致。

 

騰訊敏捷轉型scrum-管理圈app-1.jpg

 

一、初識敏捷

2006年年末的時候,鵝廠決定開始引進“敏捷”。

對於當時大部分公司的小伙伴來說,既完全搞不清楚這個概念,也不理解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更不可能想象到這件事對於鵝廠未來的深遠意義。

當時我已經開始從事質量管理工作。我們的質量管理組有三塊業務: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質量確保(Quality Assurance)、測試開發(Tools Development)。我的主要職責是帶領測試開發業務,就是負責做測試工具開發、性能測試、白盒測試等工作。

因為總監后續工作內容有所調整,所以也開始讓我熟悉其它業務的板塊,為以后的工作調整做准備。當時鵝廠還沒有項目管理通道,於是各個BU內敏捷推廣的工作就由質量確保小組來主負責。

為了讓大家理解“敏捷”這個概念,公司通過引入咨詢機構來給整個公司的產研人員培訓。

當時我們進入培訓室后,感覺確實和其它培訓不同。

首先講師是有兩位,教室里放置了很多道具。

在培訓過程中,教室的氛圍很溫馨、很歡樂。略微不習慣的是兩個導師輪流講,好不容易習慣了一個講師講課,突然又切換到另外一個講師講課(后來了解到他們想讓學員感受“結對編程”所特意設計的),感覺講師年紀都很年輕,經驗並不是很豐富,(后來了解到當時在全世界的敏捷擁踵也是很年輕,畢竟年輕人才容易接受新事物)。到了培訓尾聲的活動環節,課堂早期導入概念在很多體驗活動中來讓你領悟敏捷的價值觀。

 

當時印象很深刻的一個活動是運氣球,教室的首尾各放置6個大紙箱,首部的紙箱里都是充好氣的氣球,每個小組的隊員在不能抓住氣球嘴的前提下,在限定的時間內把氣球運送到尾部的紙箱,最后看哪個組運送的氣球多,並在游戲結束后總結原因。

當時各個組的名次已經不記得,如果每次拿兩個氣球然后快跑,比每趟都視圖拿更多的氣球運送的數量要多,因為拿兩個氣球以上就會發現拿的時候很費時間,在跑的過程中也會很容易丟失。

這個活動的核心思想就是希望大家理解“小步快跑”的感覺。

每次通過快速行動都取得一點點積累,要比精心策划一次規模行動的效果最終要好。

我自己后來針對這個思想領悟,不斷思考怎么能讓大家深刻理解,感覺自己總結的地鐵模式比這個體驗活動更能讓學員理解該思想(這個后面的文章再解釋)。

 

騰訊敏捷轉型scrum-管理圈app-2.jpg

 

二、敏捷引入

當時為了普及“敏捷思想”,基本上要求所有人員都要報名學習這個課程,大家普遍的感受是,可以領略到了項目管理的不同點,但是沒有覺得非常棒以及立刻想要改變的沖動。因為一下子學習到了很多概念,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很好地消化,例如:小步快跑、擁抱變化、結對編程、站立晨會、代碼重構等。

再次感受到敏捷的沖擊是公司請了一個國外知名的敏捷老師,給我們講課。

我還記得是一個北歐人,名字很長,英文聽得也是一知半解。當時公司請了一個翻譯,老師講一段,翻譯在旁邊翻譯一段,這樣理解的能多些,但是課程的進程感覺很中斷。

印象深刻的一個關於“重構”的slide,老師的大意是說,可以一開始先快速搭建一個狗窩,然后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調整和重構,最終做成用戶需要的高樓大廈。

當時是完全不能理解這種概念,還特意向老師提問,:“這個重構活動是否依賴團隊內具備一個高級的架構師,不然怎么從一個小狗窩,重構出來一棟高樓大廈,這幾乎是一個重寫”。

 

老師的回答其實也不是很有說服力,大概記得是說重構確實比較考驗一個程序員的架構能力,需要提前預判和預留擴展性。

於是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印象就是:敏捷很依賴高素質的員工。

可是,鵝廠在2007年還沒有什么名氣,吸引不了所謂的大牛,在這個情況下是否無法敏捷了嗎?

這次培訓最大價值在於感受國外軟件界確實在掀起敏捷思潮並堅定地實踐。同事們看到公司花這么多錢請國外的大神來講課,所以對於公司堅定推進敏捷的態度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后來逐步的理解了國外軟件業為什么領先發起了敏捷的思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2001年以前軟件行業主要的業務都是依附於傳統商業的。如果你還記得的話,那時國內外的軟件企業主要是做系統集成業務的,也就是說,業務屬於某個公司的,軟件公司的價值是做無紙化和網絡化辦公系統,完全2B的業務,而且業務的需求都是現成的業務流程進行計算機化,所以需求是確定的。於是印度外包公司大行其道,詳細設計書都可以做成偽代碼,然后交給高中生開發。從2001年開始,國外的軟件行業開始擺脫來自傳統行業的束縛,開始獨立的運作業務,計算機公司借助互聯網來連接人,消除信息不對稱的過程中, 需求開始變得不確定了,所以大家都發覺傳統的項目管理方法(PMBOK,由PMI組織頒布的一套項目管理方法)完全不適用。於是才有了換一個做法的念頭。所以敏捷的實質是應對需求的不確定性,才有了這么一條“擁抱變化勝於按部就班”的敏捷價值觀。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三、敏捷決心

——“敏捷是什么鬼?”

由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一開始決定要轉型,所有人也是懵的。在心里面第一感覺也是“敏捷是什么鬼”。

敏捷更像一個心法類似《九陰真經》,一開始很難理解,但是不斷按照招式去練習,慢慢在實踐中就會有所體悟,一旦形成理解就大徹大悟,一通百通。

既然敏捷公司鐵了心一定要推進,那只能盡量適應時代的改變,努力的學習和領悟敏捷思想,考慮如何推進研發過程的改變。

 

#系列文章#

第一輯:我親歷的鵝廠敏捷轉型

 

NO.1 敏捷是什么鬼

NO.2 帥哥,來多少的敏捷

NO.3 Scrum有什么好

NO.4 為什么敏捷團隊不要超過15人

NO.5 需求沒做完可以發布嘛

NO.6 如何打造稱手的武器

NO.7 QQ郵箱怎么成為行業第一的

NO.8 你愛上手機QQ么

NO.9 天天系列天天見喲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老布談敏捷”(ID:bootagile)

作者:薛軍/Boots,現任:深圳市一起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騰訊大學外聘高級講師,業問特聘騰訊之道講師。曾任騰訊項目管理通道委員會會長,騰訊項目管理P4專家,敏捷教練,騰訊LBS總監

本文由@薛軍 原創發布於博客園,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