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測試總結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普及,app使用越來越多,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web、app測試必不可少;

app的測試與web測試本質沒有什么不同,只是額外考慮的點不同;

此篇,記錄日常工作中對app測試的常用思考點;

 

app測試需考慮點:

  1、根據需求功能測試:等價,邊界,場景;

  2、工具類測試:GT、appium、monkey、monkeyrunner、adb命令;

    1)、monkey對app進行隨機測試,即進行穩定測試,常用的命令:adb shell monkey -p 包名 --throttle 50 -s 1005 -v 50000 >f:\xxx\test.txt

      分析monkey測試后的日志:

 

         1、 ANR問題:在日志中搜索“ANR”;

         2、 崩潰問題:在日志中搜索“Exception”;

    2)、appium模擬人為操作app進行測試驗證,使用過程遇到的坑:請看

      定位手機元素使用的工具:uiautomatorviewer.bat;

      appium:

        1、環境搭建,sdk,java,python,appium;

        2、測試用例;

        3、代碼架構編寫、調試、自動構建測試;

 

    3)monkeyrunner模擬人為操作app進行測試驗證,運行命令: monkeyrunner F:\test.py

      MonkeyRunner有三個重要的類:

 

        MonkeyRunner:工具類,用於連接MonkeyRunner到設備或模擬器,創建MonkeyRunner的用戶界面以及顯示內置幫助的方法。

 

        MonkeyDevice:設備或模擬器的類,提供安裝和卸載程序包,啟動一個活動(Activity)以及發送按鍵或觸摸事件到應用程序的方法。

 

        MonkeyImage:截圖對象的類。提供截圖,將位圖轉換成各種格式,比較兩個MonkeyImage對象以及寫圖片到文件的方法。

 

 

    4)adb命令對於移動測試很重要,同時adb作為appium、monkey、monkeyrunner的橋梁,起到連接模擬器,真機的作用,因此記得配置好android sdk,java環境哦;

      adb命令:

 

        查看內存:adb shell dumpsys meminfo > f:/meinfoALL.txt    

內存耗用名詞解析:         VSS - Virtual Set Size 虛擬耗用內存(包含共享庫占用的內存)         RSS - Resident Set Size 實際使用物理內存(包含共享庫占用的內存)         PSS - Proportional Set Size 實際使用的物理內存(比例分配共享庫占用的內存)         USS - Unique Set Size 進程獨自占用的物理內存(不包含共享庫占用的內存) 一般來說內存占用大小有如下規律:VSS >= RSS >= PSS >= USS

         查看指定應用的cpu: adb shell top  | findstr com.xxx > d:\cpu.txt

         結束adb: adb kill-server

         重啟adb: adb start-server

         查看wifi密碼: adb shell cat data/misc/wifi/*.conf

         手機截圖:  adb shell screencap -p /sdcard/screen.png

         查看分辨率:  adb shell wm size

         安裝應用:  adb shell install f:/xxx.apk

         卸載應用:  adb shell uninstall com.xx

 

  3、app其他方面考慮點包含奔潰狀況: 

      1、分屏;

      2、弱網;

      3、多應用運行;

      4、應用不關閉,重啟手機;

      5、卸載重安裝,

      6、在線升級應用后;

      7、應用升級中斷,手動取消升級,升級中突然斷網;

      8、權限限制;

      9、橫豎屏手機;

      10、usb接入;

      11、第三方應用消息推送;

      12、手機來電,短信,鬧鍾;

      13、弱電量,充電狀態;

      14、物理內存不足,運行內存不足;

      15、app頁面切換;

      16、點擊系統home,返回鍵、音量鍵等;

      17、手機鎖屏;

      18、手機搖動;

      19、使用耳機;

      20、網絡類型;

      21、使用app,突然關機重啟;

      22、手機兼容性;

      23、app耗電統計;

      24、app流量使用統計;

      25、手機內存監控應用;

      26、手機cpu監控應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