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把一個表的數據插入到另一個表中的實現代碼


 web開發中,我們經常需要將一個表的數據插入到另外一個表,有時還需要指定導入字段,設置只需要導入目標表中不存在的記錄,雖然這些都可以在程序中拆分成簡單sql來實現,但是用一個sql的話,會節省大量代碼。下面我以mysql數據庫為例分情況一一說明:

1.如果2張表的字段一致,並且希望插入全部數據,可以用這種方法:
INSERT INTO 目標表 SELECT * FROM 來源表;
    insert into insertTest select * from insertTest2;

2.如果只希望導入指定字段,可以用這種方法:

INSERT INTO 目標表 (字段1, 字段2, ...) SELECT 字段1, 字段2, ... FROM 來源表;(這里的話字段必須保持一致)
   insert into
insert_test(id) select id from insert_test;

3.如果需要只導入目標表中不存在的記錄,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INSERT INTO 目標表  
 (字段1, 字段2, ...)  
 SELECT 字段1, 字段2, ...  
 FROM 來源表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目標表  
 where 目標表.比較字段 = 來源表.比較字段); 

 

1>.插入多條記錄:

insert into insert_test
(id,name)
select id,name
from insertTest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insertTest2
where insertTest2.id=insertTest.id);

 

 2>.插入一條記錄:

insert into insertTest    
(id, name)    
SELECT 100, 'liudehua'    
FROM dual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insertTest    
where insert_test.id = 100);

 

Mysql清空表(truncate)與刪除表中數據(delete)的區別

truncate table wp_comments;
delete * from wp_comments;
其中truncate操作中的table可以省略,delete操作中的*可以省略。這兩者都是將wp_comments表中數據清空,不過也是有區別的,如下:

truncate是整體刪除(速度較快), delete是逐條刪除(速度較慢)。
truncate不寫服務器log,delete寫服務器log,也就是truncate效率比delete高的原因。
truncate不激活trigger(觸發器),但是會重置Identity(標識列、自增字段),相當於自增列會被置為初始值,又重新從1開始記錄,而不是接着原來的ID數。而delete刪除以后,Identity依舊是接着被刪除的最近的那一條記錄ID加1后進行記錄。
如果只需刪除表中的部分記錄,只能使用DELETE語句配合where條件。 DELETE FROM wp_comments WHER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