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軟件測試行業有沒有前景?我覺得是有的!關心這個問題的應該主要是以下兩類朋友:
1)想入行在觀望的朋友
2)已經入行但薪資處於瓶頸
以下從3個方面做下分析,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3個話題,如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指出。
1、行業“錢”景如何?
與其說前景,不如說“錢”景。很多時候在談論這個行業的前景時,也許更多看中的是這個行業入行的薪資,以及之后隨着年限增長的薪資漲幅。
關於入行薪資,以18年應屆生就業數據來看:
名列前茅的是計算機軟件行業,平均薪資達到了7842元!比畢業生平均工資4523元高出近1500元!伴隨現在互聯網+時代,我國計算機軟件行業人才缺口更是高達60萬以上,因此企業需要更多對口資源的人才,包括開發、測試、運維等崗位,薪資待遇也自然隨之水漲船高。
就業后薪資漲幅,以智聯招聘網站上一線城市的薪資做整理:
剛入行的初級軟件測試工程師薪資大概是6000-8000;
1-2年后中級軟件測試工程師薪資8000-15000;
高級軟件測試工程師15000-25000;
資深軟件測試工程師/測試專家/測試開發/測試管理25000+。
就業3年后的薪資均超過1萬元。
所以,基於上,“錢”景還是不錯的,關鍵是自己是否具有對口的專業技術能力。
2、測試行業已經趨於飽和了?
逛貼吧、技術論壇,經常會看到下面這種悲觀的調調:測試工作不好找,行業已經飽和了,要求高等等。
拋出這種論調的估計都是入行不久或者業務能力、技術能力薄弱、眼高手低的崗位“競爭者”。測試行業的缺口依舊很大,直接去各大招聘網站上看看就知道了。既然缺口大,那為什么還是有不少人找不到合適或者說期望薪資的工作,只能維持現狀;關鍵在於你是否企業需要的合適崗位的人才、或者性價比更高的人選。
觀察下18年智聯招聘上軟件測試崗位的技能要求,即便是針對大學畢業生,相比幾年前都有所提高。軟件工程理論、bug跟蹤管理、測試相關文檔編寫、環境搭建、數據庫這些都是必要的,更多還要求有編程基礎、掌握主流測試工具使用、最好有實際項目經驗等;只要是對口專業,這些對應的技術都有課程覆蓋,若大學授課不是紙上談兵,有具體的實訓實操,掌握好的話應聘其實不成問題。
那么對於畢業好幾年的測試應聘者,很多人都會抱怨說,面試的時候要求會自動化會性能會接口,實際入職了還不是純粹的功能測試。無可厚非,企業都想招一個有上進心、技術面廣、學習能力強的綜合人才。在一線城市,技術能力強的測試人員可以拿兩三萬月薪;如果你已經在測試行業混跡好幾年,月薪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准,技能還停留在純功能測試階段,除非你精通業務,不然建議還是去學習下自動化、學習下性能、學習下編程,但不要為了學而學,而是要實際應用在所做的項目中。
誠然,要有行業危機意識。假設最壞的結果,有飽和趨勢那也一定是初級人才的飽和,中高級人才依舊比較稀缺。如果你的技術能力足夠,被飽和的只能是別人。
3、測試行業趨勢怎么樣?40歲/50歲/60歲之后呢?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使得未來互聯網化是必不可擋的趨勢,因此IT行業的市場需求空缺會越來越大,對人才綜合技術能力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或許10年20年之后軟件測試崗位已經不叫軟件測試工程師,但只要互聯網發展一直存在,測試這件事情就會一直存在,市場需求也就會一直存在。
很多人喜歡拿測試跟開發對比,哪個職業發展更好,只能說各有優劣。從薪資水平上來講,同幅增長的開發薪資是要比測試薪資高的,但壓力更大、投入的時間成本更多,因此開發崗男性居多。而反觀測試,雖然某種程度上薪資沒有開發高,但入行難度比開發小、壓力小,且成長迅速的測試也不比開發的工資低,因此女性偏多。
關於40歲/50歲/60歲在這個行業會怎樣?個人其實沒有過多地去考慮年齡大何去何從的問題。整個行業大部分的年齡層是偏年輕化的,40歲以上的少量群體基本都是企業管理層人才。我想無論哪個年齡層,如果有技術或薪資瓶頸,更重要的是認清當下的行業形勢,做好對應的晉升准備。如果當下都磕磕絆絆,還是多花點心思着眼當下吧。
~~大家有關於前景的擔憂歡迎留言,也歡迎加右上角群號入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