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的:作為結構工程師,學會制作裝配流程圖。
1.前言
裝配流程圖在本博文中的作用很大,所以提前在基礎篇中講解。
不要簡單把裝配流程圖的工作丟鍋給工藝工程師,因為裝配的流程是由結構設計師/機械設計師所決定的。(這句話牽扯到很多人性的問題,關於工作的界定也很難說,但大體還是對的)
2.裝配流程相關規定
2.1 初始過程流程圖(preliminary process flow chart) --APQP
—應使用過程流程圖描述預期的制造過程圖;
—流程圖的制訂依據:初始材料流程圖和產品/過程的設想;
—過程流程圖是為了描述和編制進行的或有關的工作活動的一種直觀方法,它為策划、開發活動和制造過程提供交流和分析的工具;
—在產品質量先期策划中,應在過程流程圖中反應減少缺陷和提高效率的質量目標,對涉及的控制及資源予以說明。應將列入控制計划中的
產品/過程特殊特性作適當的安排。
—過程流程圖用於識別改進。
2.2 過程流程圖(process flow chart ) --APQP
—在初始過程流程圖基礎上,完成過程流程圖;
—過程流程圖用來分析制造、裝配的全過程中人、機、料、法、環的變差原因,它用來強調變差原因對過程的影響;
—過程流程圖有助於對整個過程進行分析,而不是只分析過程中的個別步驟;
—過程流程圖有助於在進行PFMEA和制訂控制計划時,把注意力集中在過程中。
—使用附錄A-6檢查表。
2.3 裝配層級定義原則-- GB T 26099.3-2010
每一個裝配模型對應着產品總裝過程中的一個裝配環節。根據實際情況,每個裝配環節又可分解為多個工序。在分解工序和工步過程中應遵循DFA原則:
a)根據生產規模的大小合理划分裝配工序,對於小批量生產,為了簡化生產的計划管理工作,可將多工序適當集中;
b)根據現有設備情況、人員情況進行裝配工序的編排。對於大批量生產,即可工序集中,亦可將工序分散形成流水線裝配;
c)根據產品裝配特點,確定裝配工序,例如,對於重型機械裝備的大型零組件裝配,為了減少工件裝卸和運輸的勞動量,工序應適當集中,對於剛性差且精度高的精密零件裝配,工序宜適當分散。
2.4 產品、部件裝配圖內容--JB5054
產品、部件裝配圖一般包括下列內容:
a) 產品或部件結構及裝配位置的圖形;
b) 主要裝配尺寸和配合代號;
c) 裝配時需要加工的尺寸、極限偏差、表面粗糙度等;
d) 產品或部件的外形尺寸、連接尺寸及技術要求等;
e) 組成產品或部件的明細欄(有明細欄時可省略)。
3.裝配流程圖樣式(結構制作)
3.1總體樣式
3.2 節點樣式
這個裝配流程圖樣式只是結構工程師制作的裝配流程圖,用於體現裝配的順序與零部件裝配關系。
而裝配工藝工程師制作的裝配流程圖需要追加--來料--等步驟,具體請看APQP等規定。
4.裝配流程圖作用
4.1 BOM表
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 簡稱BOM)是MRP的重要文件,幾乎所有的管理部門都要用到它。其是詳細記錄一個項目所用到的所有下階材料及相關屬性,亦即,母件與所有子件的從屬關系、單位用量及其他屬性.在有些系統稱為材料表或配方料表。在ERP系統要正確地計算出物料需求數量和時間,必須有一個准確而完整的產品結構表,來反映生產產品與其組件的數量和從屬關系。在所有數據中,物料清單的影響面最大,對它的准確性要求也相當高。
它包括的信息有:物料的結構層次、物料編號、物料名稱、規格、計量單位、數量成品率、來源類型(自制/外購/外加工)、提前期(累計提前期)此外還標注有效期(生效期/失效期)。物料清單文件列表是有層次結構的,它顯示每完成一單位產成品所需下一層次的各細項數量(各組件和構件數量)。
BOM的層次結構,就是依據裝配流程來的。所以不理解裝配順序,連最基本的產品的BOM表都不能制作。
4.2 3d圖紙和2d工程圖紙
在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中,都詳細規定了裝配層級的對圖紙的約束。(可以見上述的規定小結)
也就是說,3d圖紙、2d工程圖紙,其裝配圖,都是必須依據裝配流程繪制的。
4.2 DFA
DFA是本博文的一個大章節,面向裝配的設計檢查表的對象是整個產品的每一個裝配工序!
所以實施DFA檢查之前,要了解產品所有的裝配過程,即明確裝配流程圖。
4.3 QFD及DFMEA
在后續實施的可靠性設計中,QFD及DFMEA必須依靠BOM表,也就是必須要依靠裝配流程圖。
詳細內容可見本博文的后續章節。
4.4 DFM
隨着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產品設計對裝配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一個零件上鎖很多特征只是為了裝配方便而存在的,如導入特征和防錯等。
而這些特征需要依據對應的工藝制造出來,當然也為制造和DFM帶來了負擔。
4.5 理由小結
基於以上的理由,結構工程師必須會做對應的裝配流程圖。至少需要結構方面的裝配流程圖,如樣式所示。
5.流程圖制造軟件推薦
軟件名稱:億圖圖示。
作者用過,一款非常適合做流程圖的軟件。至少要比excel和PPT要來的方便不少。
6.裝配流程圖的制作學習
6.1 學習DFA章節
明確了DFA章節內容后,就會理解:一個產品,出於防錯等方面的考慮,一般只有一種裝配流程。那么,依據這條原理,就可以合理分析各個產品的裝配流程了。
6.2 學習競品分析章節
通常來說,裝配流程圖的制作首先是用於競品的分析。競品的分析,可以讓工程師有效把握現有產品的制造和裝配的能力。對新產品的設計有很多指導性幫助。
在競品分析中,依據防錯、導入、定位等裝配特征,可以反推出一個產品的裝配流程,進而制作該產品的裝配流程圖。
6.3 新產品的裝配流程圖制作
在新產品的DFA分析完畢后,就可以制作對應的結構方面的裝配流程圖。並可以提交給工藝工程師,對正式的裝配過程流程圖幫助很多,也有利於溝通交流和項目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