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文件夾
# cd
2.列表顯示豎排模式
# ll
3.列表顯示橫排模式
# ls
4.進入數據庫
# mysql -uroot - 密碼
!my進入數據庫 因為上面已經輸了mysql的那句命令了,所以直接感嘆號加上前面幾個字母就ok了
5.展示多個數據庫 / 表
show databases / tables;
6.使用哪張表
use(database--數據庫名字)/(table--數據表名字)
7.新建一個數據庫
create database 數據庫名稱;
8.新建一張數據表
9.增添用戶數據
10.進入一個文件夾 復制內容到另一個文件夾
# cp DBO.php oauth.openid.config.php oauth_openid.php index.php /data/www/act/xmy/(自己的位置)
11.# chown -R xmyftp:xmyftp 給群主增添權限
# chown -R xmyftp:xmyftp * 權限(給所有文件權限)
# chown xmyftp:xmyftp i 權限(后面一個i表示快捷鍵table可以展出整個文件名)
# chown xmyftp:xmyftp info.php 權限(一個文件)
12.刪除內容(此命令請慎用)
# rm -rf *
13.列出一個表內的詳細字段
desc 表名稱;
14.查看建表信息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稱;
15. 查看表內的所有數據
select * from hd_tianfu_pintu_20180625_act;
16.刪除表中數據
truncate table 表名; delete from 表名;
17.mysql 更改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column 字段 varchar(25);
18.mysql 增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lumn 字段 varchar(50) ;
11.顯示目前的目錄 pwd是Print Working Directory的縮寫
pwd
12.創建一個新的目錄
mkdir
13.刪除一個空的目錄
rmdir
14.移除文件或目錄
rm
15.移動文件與目錄,或修改名稱
mv
16.vi/vim 的使用
用戶剛剛啟動 vi/vim,便進入了命令模式。此狀態下敲擊鍵盤動作會被Vim識別為命令,而非輸入字符。比如我們此時按下i,並不會輸入一個字符,i被當作了一個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幾個命令:
- i 切換到輸入模式,以輸入字符。
- x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處的字符。
- : 切換到底線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輸入命令。
若想要編輯文本:啟動Vim,進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換到輸入模式。在輸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鍵:
- 字符按鍵以及Shift組合,輸入字符
- ENTER,回車鍵,換行
- BACK SPACE,退格鍵,刪除光標前一個字符
- DEL,刪除鍵,刪除光標后一個字符
- 方向鍵,在文本中移動光標
- HOME/END,移動光標到行首/行尾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頁
- Insert,切換光標為輸入/替換模式,光標將變成豎線/下划線
- ESC,退出輸入模式,切換到命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