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linux之Xshell使用及相關linux操作
一、Xshell使用
1、Xshell安裝
我們使用教育版即可,需要進行登錄,之后就可以免費使用了。
安裝地址:Xshell官網
2、Xshell使用
使用Xshell,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相關的操作,使用遠程連接到linux服務器上,不用直接在服務器上進行操作。
我們安裝好軟件之后,會進入這樣的界面。
然后就可以建立連接【第一次登錄用戶名用 root】。效果如下所示。
補充:我們可以使用虛擬機建立一個快照。相當於備份一下,以后如果出了問題可以恢復到快照的狀態。運行rm -fr /*
,將根路徑下的所有文件都刪除【千萬不要執行】。
相關命令
# 重啟網關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二、Bash Shell介紹與使用
1、什么是Bash Shell(殼)?
Bash Shell是一個命令解釋器,它是操作系統的最外層,也就是一個軟件,是負責用戶程序與內核交互的一種接口,將用戶輸入的命令翻譯給操作系統,並將處理后的結果輸出至屏幕。
通過Xshell連接,就是打開了一個bash程序的窗口,不能進行鼠標點擊,只能輸入命令。
當我們使用遠程連接工具連接linux服務,系統則會打開一個默認的shell,我們可以在這個界面執行命令,比如創建一個新用戶的等等...
2、Bash Shell能干什么?
使用Shell實現對linux操作系統進行管理。
1 文件管理(文件創建、移動、復制、刪除、編輯)
2 權限管理(不同的用戶具有不同的權限)
3 用戶管理(創建用戶、刪除用戶...)
4 磁盤管理(掛載)
5 網絡管理
6 軟件管理
...
比如,我們可以創建用戶。
而其余用戶的家目錄都在home路徑下的人的名字的文件下。
su root # 切換用戶
cd跳轉到自身所在的路徑下。
3、平時如何使用Shell?
輸入命令,效率低,適合少量的工作。
而Shell Script,是一個shell腳本,批量執行命令效率高,適合復雜重復性工作。
4、Shell提示符
[root@yangyi ~]#
"""代表含義"""
root: 當前用戶
@: 沒有意義
yangyi: 主機名 可以使用hostname進行查看
~: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表示超級管理員
$:表示普通用戶 如:[yangyi1@yangyi root]$
5、Shell基礎語法
命令行bash shell,為用戶提供輸入,執行命令的界面。
"""有三部分組成"""【必須以命令開頭,選項和參數可以調換】
命令 選項 參數
命令的選項用於調整命令功能,而命令的參數是這個命令的操作對象。
ls:查看當前文件路徑下的文件和文件夾
ls -a:【ls --all】查看當前文件下的所有包括隱藏文件的文件夾和文件
# . .. anaconda-ks.cfg .bash_history .bash_logout .bash_profile【每個用戶配置的環境變量,每個用戶都有】 .bashrc【總的環境變量】 .cshrc .tcshrc
"""將路徑切到yangyi1用戶的文件夾下,發現也有.bash_profile文件"""
cd /home/yangyi1/
"""查看某個路徑下的文件夾和文件"""
ls -a /home/
"""以下三個一樣,可以跟兩個選項"""
ls -l -a
ls -al
ls -la
"""補充"""
ls -l 的縮寫是 ll # 查看沒有隱藏的文件夾和文件的詳細信息
"""變色"""
ls -c ls --color
6、命令補全
有命令自動補全功能,比如當我們輸入l
而忘了后續命令的時候,可以按tab
鍵進行補全。一下tab
會找到想要的命令,兩下tab
會列出所有可能的命令。
對了,我們如果想查看ip地址,發現以下命令不存在,ifconfig在Xshell 7版本沒有。
ifconfig
將命令換成了
ip addr
如果還想使用,需要裝一個軟件。
yum install net-tools -y # -y表示后續不用輸入yes,直接一路裝完
裝好之后,我們便可以使用ifconfig
了。
我們發現,原生的只有命令的補全,如果想要進行選項的補全,需要安裝一個軟件。
# 進行選項的補齊
yum install bash-completion
7、命令快捷鍵
# 光標跳轉至正在輸入的命令行的首部
ctrl + a
# 光標跳轉至正在輸入的命令行的尾部
ctrl + e
# 終止前台運行的程序
ctrl + c
# 在shell中,表示退出當前的shell
ctrl + d
# 將任務暫停,掛到后台
ctrl + z
# 清屏,與clear等效
ctrl + l
# 刪除從光標到行末的所有字符
ctrl + k
# 刪除從光標到行首的所有字符
ctrl + u
# 搜索歷史記錄,利用關鍵字,tab鍵選中,只能找到最近的一條
ctrl + r
# 按單詞或空格進行向前刪除
ctrl + w
# 按單詞或空格進行向前向后跳
ctrl + 左右鍵
"""補充"""
在命令行前加"#"代表該命令不會被執行
8、history歷史記錄
我們在命令行輸入
history
發現,之前敲過的命令都列了出來。
如果想要執行之前的命令只需要。
!12 # 可以快速執行數字那一行【12是行數】
!yum # 快速執行最近一條以yum開頭的命令
同時,我們想要刪除歷史記錄,那么該如何去做。
history -d 100 # 刪除第100條歷史記錄
history -c # 清空記錄(連接到別人的服務器之后,操作完了,執行一下)
history -w # 保存歷史緩存,保存到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bash_history中
> .bash_history # 清空文件的保存(操作完,不讓別人看你執行的命令)【>左邊是空白,將空白寫入其中,替代掉文件中的內容】
"""補充"""
cat 文件 # 查看文件內容
mkdir 文件夾名 # 制作文件夾
su 用戶名 # 切換當前用戶
9、命令別名
命令別名將用戶經常使用的命令復雜化,可以使用alias 別名名稱=命令
創建屬於自己的命令別名,若要取消一個命令別名,則是用unalias 別名名稱
命令。
# 起別名【只是暫時有效,當前窗口】
alias wk='ifconfig'
# 然后我們就可以使用用wk執行ifconfig
wk
# 取消別名
unalias wk
"""補充:如果想要全局有效,該如何設置"""
# 將alias wk='ifconfig補充到全局的環境變量中
echo "alias wk='ifconfig'" >> /etc/bashrc
# 想要只給自己用,就寫到自己的bashrc中即可
# 如果想要在配置文件中取消,去配置文件中刪除即可
"""查看命令幫助"""
ls --help
man ls
"""內置別名"""
其實在用戶的配置文件中,配置了一些內置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