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blog.csdn.net/lcr_happy/article/details/54620148,建議使用第三中方式進行設置
在VMware Workstation下我使用的是Centos 6.8的環境。一般安裝完之后是默認沒有連接到網絡上的,需要用戶自己配置網絡環境。
在配置網絡環境之前必須是以root用戶身份:
root@localhost ~# su - root@localhost ~# su root
- 1
- 2
使用上面兩個命令然后輸入密碼就可以切換到root用戶。
這里總結三種方法:
- 使用圖形界面配置網絡環境
在命令行終端輸入:
root@localhost ~ # setup //進入到Linux系統文本模式設置工具
- 1
見下圖:選擇網絡配置並進入。
見下圖:選擇設備配置並進入。
你將看到這樣的界面,其中eth0代表Linux系統安裝的網卡,點擊回車鍵進行配置。
對於圖中的dhcp可以用空格來切換狀態,當出現*號時代表使用dhcp動態獲取IP地址,而這里我們采取手動配置IP的方式,特別要注意圖中五角星的地方,這里的IP地址、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設置並不是要跟圖中一樣的,你可以通過在VMware Workstations下點擊“編輯”–>“虛擬網絡編輯器”查看並修改相關配置。
放圖:
設置完之后保存退出,然后這時是不生效的,需要執行以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啟網絡服務
- 1
2、臨時配置IP地址,立即生效
注意這種配置方式是暫時的,當系統重啟時IP會變為原來的IP,該IP無法永久存在。設置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192.168.1.222 //設置臨時IP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子網掩碼
- 1
- 2
設置之后就會立即生效。
3、在文件里手動輸入IP地址、子網掩碼和網關
其實Linux下一切的操作都是對文件的操作,現在所說的這種方法實際上是第一種方法的文字版,也就是說我們要到一個具體的文件中手動輸入相關的網絡配置變量。
在Linux我們在命令行下輸入一下指令打開eth0的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1
進入里面我們按“i”切換到插入模式,就可以對該文件修改,將第一種方法中的IP地址、子網掩碼和網關添加進去,並且需要將dhcp=static(我們這里使用靜態IP),onboot=yes(將網卡設置為開機自啟動),具體如下圖:
保存退出之后,並不是立即生效的,需要執行重新啟動網絡服務。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1
以上就是網絡環境配置的三種基本方法。
配置完之后不出什么意外應該就可以上網了,但是我們需要測試一下。這里需要用到ping命令,它主要就是來查看網絡連通性的。
root@localhost ~# ping www.baidu.com //測試是否能夠訪問網絡
- 1
如果沒什么問題,應該能接收到傳回來的數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