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博客園里看到不少網友曬自己寫的書,都很精彩,尤其的,我朋友肖同學也寫了本《HTTP抓包實戰》,https://item.jd.com/12375396.html。寫書有什么好處?第一能總結,第二能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第三在找工作時幫助很大。我知道在博客園里,有更多的朋友想出書,在本文里,我就來分享下兩個話題,第一如何出書以及出書的各種細節,第二,如何寫出有暢銷資質的書。
1 寫書對能力的要求未必像想象中那么高,更關鍵得靠長時間的毅力
開始照例是雞湯文,我記得看過一篇古文,叫《為學一首示子侄》。
其中講了個故事,四川有兩位和尚,一位貧窮一位富裕。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富和尚說:“您憑借着什么去呢?”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水瓶一個盛飯的飯碗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要雇船去,尚且沒有成功。你憑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過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
我聽一些編輯說,他們在招募潛在作者時,不少作者都會說能力不夠而拒絕寫書,誠然,寫書的前提是對這方面的能力要有所了解,否則會誤人子弟,但絕非要到成為大牛級別才能寫。
一般來說,如果要寫案例類書,作者需要有大致2年的相關經驗,寫經驗類書,需要有4年左右相關經驗。雖然經驗是多多益善,但即使感覺經驗能力不夠,可以通過努力勤奮來彌補。
這里我向一些要寫書的朋友透個底,出書開始容易結束難,這話怎么講:給編輯選題大綱和樣章后,一般都能開始寫,但很多作者(至少7成)寫着寫着,或者因為工作太忙,或者因為感覺無法把握內容,或者干脆熱度過后不想寫了,就半途而廢了。所以如果大家確實想出書,而且得做好之后至少10個月內吃苦的准備,然后再開始寫,否則會耽誤自己和編輯的時間。
2 如何准備選題,如何找出版渠道
在寫作前需要列大綱,也就是書的目錄,通過這個步驟,可以大致規划下書的內容。這里給出些不同種類書大綱的列法。
1 案例類書,比如講python機器學習,那么可以在前幾章講概念和一些准備知識,后面一章一個案例,然后每章按案例展開。像這類案例書,着重的是對案例的講述,比較適合新手作者。
2 系列地講述某個方面的知識,比如講述spring cloud,或高並發網站架構。
在這類書的大綱里,每個章節講述的這系列中某個方面的知識,比如像spring cloud,其中分ribbon,hystrix等,那么每個章節就可以講具體的一個組件,然后在每章里,用2級或3級目錄再細化地講述該組件的知識點。
3 前瞻性書,比如當市面上還沒有機器學習類經典書時,某位大神來一本,這類書就沒什么條條框框了,一般就按大神的思路來寫。
在計划寫書后,一定得列出本書的選題,這樣就能看出這本書所需要的時間了,寫書前,最好在這個領域的每個方面都積累些知識,比如收集些案例,或者至少知道這部分的知識點該從哪里獲取。
准備好以后,就可以找渠道了,我知道博客園里有不少圖書編輯,或者圖書出版公司的老師,很榮幸我還認識一些,如果有誰需要,可以私信我。
或者,大家可以直接到各出版社的主頁上去找。
一般來說,各大出版社的主頁上,都會在顯著位置放着招募選題或作者的內容。
3 找出版社編輯還是圖書公司編輯
這里說下我的感受,新手作者可以先找圖書公司的編輯,他們的作用有些像找工作時的獵頭,第一知道出版的渠道比較多,第二往往知道新手作者寫書的坑,所以會有針對性的幫助。畢竟新手作者在入門時,可能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時候有位能指導的人,對自己的幫助就很大了。
這里我倒不是說,出版社的編輯幫助就不大,而是說,對新手作者而言,圖書公司編輯的幫助似乎更大些。
如果直接去找出版社的編輯,中間就少了個渠道,但出版社的編輯一般直接讓作者填選題單,其中要包括大綱,本書特色等內容,這時,如果是資深作者,那么問題不大,但如果是新手作者,要列出符合要求的選題單和大綱,那可能就有些難度的,所以還是建議先找個指導者。
況且,可能圖書公司的人認識的編輯會多些。
比如某個新手作者的大綱,勉強達到了出版的要求,這時如果直接找編輯,就有可能無法出版了,但如果是圖書公司的人,就有可能推薦給多個編輯,那么出版的概率就大些了。
而對於資深作者,一般是找編輯,畢竟中間少些流程,中間溝通的成本能少些,錢也能多些。
4 稿酬不多,但成大牛后,真能靠書掙錢
打起精神來,這里談錢了。
稿酬分兩種。
一種是賣斷,按頁算,比如一頁多少錢,我最近一直是按版稅算,所以不知道這個行情了,但大家可以照着版稅來反推。
第二是版稅,一般是書的8%,算上個人所得稅,估計是7%左右。目前400頁的書大概是80出頭,我的書,java web輕量級開發面試教程,大概300出頭點,原價69。雖然京東等網站會打折,但版稅是按原價算。
說到這里,有同學可能就樂壞了,一本書如果賣了1萬本,豈不是發財了?
出版社的常規做法是,第一次印刷是2500到5000本不等,也就是說是按印刷量(有出版社還會按實際銷量)乘以一本書的價錢再乘以版稅率,算下來,一頁估計是35元左右。
我們再算比細賬,一本350頁的書估計要寫10個月,收入估計在15000左右,一個月估計也就1500。
但這僅僅是開始,如果成為大牛后,就可以待價而沽了,就可以和出版社談如下的條件。
1 版稅率可以適當提升,比如可以到12%。2 首次印刷數量,可以提升到5000本。
如果你的書真的在市面上有一定影響了,那么這真不是問題了。
比如某位大牛用了10個月寫了一本350頁的書,就算70元,按12%的版稅,印了5000冊,半年賣完,然后第二次印刷,一年賣了10000冊,那么這本書的收入就8萬多了,平攤到1個月就8千了,就不算少了,而且,年銷量1萬本只是勉強算得上暢銷,也就是暢銷書的作者收入更高。
5 寫書就得寫暢銷書,別敷衍(綜述篇)
我見過不少作者,他們一旦打定主意開始寫書了,就真的是全力以赴,往暢銷書的方向努力了。
一本書是否暢銷,有時候得靠推廣等手段,有時候還得看市場,甚至得憑運氣,但有一點很重要,內容得給力,如果是敷衍讀者,那么讀者一定不會買。
這里我們講述下策划暢銷書的一些要點。
1 挑選一個熱門話題
話題可以是當前比較流行的,或者說,用得人比較多,這樣潛在讀者的群體就很大了,同時最好組合些熱門元素,比如python加數據統計,python加機器學習,或者spring cloud加架構,又如java web框架加面試等。
選擇時,別選太冷門的,也就是用得人比較少,一般來說,大家可以去看下市面上的招聘廣告,哪些技能出現的頻率較高,這方面一般就比較熱門,大家就可以選這類話題。
2 選擇讀者群,然后有取舍地選擇內容點
概括來講,一邊本可以面向零基礎,或初學者(2年之內經驗),或高級開發或測試(3年左右的),或資深開發或測試。
一般來說,面向初學者的書好寫些,而面向高級或資深開發的書比較難寫,因為其中得包含足夠的經驗。
這里想說的是,每個群體,都有足夠多的人數,換句話說,面向任何人群,只要寫好了,這本書照樣可以暢銷。
但新手作者往往會把握不好,明明想面向零基礎,但寫着寫着,就想講些只有高級開發才能掌握的技能,這就屬於好心辦壞事了,這就好比在小學的教材中過早提到高中的知識點,這往往會兩頭不討好,而無法定位到某個具體的群體的后果是,寫出來的書,四不像,結果誰都不會買。
3 內容上,一定得切合選中的讀者群。
比如某本書講spring cloud,是面向高級開發的,想讓讀者看好后能升級到架構,那么選內容時,就不能太簡單,講述時,一些基礎知識可以少講,而得選用些適用高級開發的內容,比如在講其中Ribbon負載均衡時,可以加入架構師平時的項目經驗,而沒必要過多地講述項目環境的搭建。
4 建議錄制視頻,畢竟在書里無法動態地給出案例演示,這時視頻就更有吸引力了。
6 寫暢銷書的注意要點(實施篇)
其實寫暢銷書不容易,這里是給出一些作者的經驗體會,更關鍵的還得靠作者自己不斷摸索,但這些作者的體會一定能幫助到大家。
1 別大段地引用概念性文字,一般來說,如果1頁內純粹是文字,沒圖,沒表格,沒代碼,這本書可能就很枯燥。如果大家要寫暢銷書,一定得結合圖表代碼來講。
2 案例可以借鑒別人的,但一定得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改寫,別就運行通了就直接用。
這里姑且不說版權問題,如果某段代碼作者自己僅僅是運行通過,而不是自己理解,那么一定無法寫清楚描述,這類書一定無法吸引到讀者。
3 任何敘述性文字,文學功底未必好,但得保證無病句錯別字,更重要的是,得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用讀者群能接受的方式講述出來。
這就是所謂的用心,肯不肯寫好是態度問題,而能不能寫好是能力問題,只有態度好了,才能靜下心來組織文字,從而讓你的書能吸引讀者。
4 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組織章節內容,比如我要寫spring cloud的書,其中要講ribbon負載均衡,在這一章里,我可以先講大致概念,再列ribbon的要點,比如負載均衡的策略,如何實施,以及如何同eureka整合,這就是一些二級目錄,(比如1.1和1.2這些就算2級目錄),在每個3二級目錄里,再用3級目錄來細化內容,比如在講負載均衡策略時,可以用類似1.1.1之類的三級目錄來講述各類負載均衡的算法實現。
組織好之后,在每個三級目錄里(也就是每個知識點),選用一定量的代碼案例來演示,代碼之后再用文字說明,這就是一般的寫書思路。
7 新手作者可以通過寫案例書練手
這里首先得說明,出版社對新手的要求不會降低,畢竟如果人家出了本質量不好的書,作者最多是少拿錢,出版社是虧錢了。這就導致新手作者在拿第一個選題和寫第一本書時,會有些難度。
但之前就講過,寫書靠能力不假,更得靠毅力。對於新手作者來說,只要肯寫,那么第一本書可以用案例書來練手。
這種書為什么適合新手作者?因為有案例,所以文字敘述量會少些,而且讀者往往關注案例,對於案例說明文字,只要別太差就行。
這類書的策划和寫作方式一般是:
1 找個用得比較多的技術,比如最近比較熱門的機器學習,然后選個實施語言,比如python。
2 從各處找15個案例,請注意這里的案例是綜合性案例,一個案例得包含10個左右的文件,能獨立地實現一個功能,比如能實現分詞統計等。這些案例一定別有版權問題,比如可以通過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適當改編。
3 往往案例准備全了,書就完成大半工作了,然后就對着案例寫說明文字,最好是錄個視頻,告訴讀者這個案例該如何搭建,如何運行。
8 總結(更是后繼博文的引導篇)
至此,在本篇博文里列出了如何出書以及寫暢銷書的一些經驗。
我知道,靠這些僅僅能向大家展示些出書的步驟,而一些經驗雖然匯集了眾多作者,但限於篇幅,無法逐一展開。
所以,如果本文反響好的話,我將在后繼針對每個方面着重展開講,比如如何面向不同的讀者群准備措辭,以及如何在用心的基礎上選擇讀者感興趣的案例和文字。
或者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聽的,或者有作者在寫作途中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私信來找我,我在和大家交流的同時,一定也能不斷擴展我的視野,提升我的能力。
9 版權說明(歡迎轉載)和求推薦
本文是利用端午長假的時間寫成的,而且我在3天內還加了1天半的班,所以如果文中有疏忽遺漏,萬望大家理解,同時也請及時告訴我。如果感覺我的這篇文章寫得還行,請大家多多推薦,大家的推薦以及回復乃至批評建議,是我前進的動力。
最近有不少公眾號轉載了我的文章,我不勝榮幸。我的文章,除非有特別說明之外,可以轉載,但請保留原作者和原文鏈接,同時也請全文轉載,謝絕二次加工。
各位公眾號在轉載前,請告訴我一下,以便我准備后繼的博文,如果大家想聽什么話題,也可以告訴我,雖然我事情比較多,但我能寫的一定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