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建好PCB時,選擇 Design - Rules 即可進行規則的設置,也可以直接利用快捷鍵D-R(多利用快捷鍵,可以有效的提高設計效率,)
這個是規則的總界面,熟練以后可以直接從這里進行修改,很便捷
1 先從Electrical(電氣方面)開始講起
Clearance(間隙)
這個表格我們以下面的設置為例,參考它的設置,將Via-Via之間的間距設置為50mil
在PCB中
注,同網絡之間不報錯是因為我在設置時選擇了只應用不同的網絡
在圖中,當邊緣間距小於50mil,即是圖中35mil<小於50mil便出現了錯誤提示。
Arc
Track(導線)
SMD Pad (貼片式焊盤) ,右圖是頂層的一個焊盤
TH Pad(通孔焊盤)
3D圖中是有穿透的孔
Via(過孔)
Fill(填充)
Poly(覆銅)
Region(區域)
ShortCircuit(短路)----勾上圖中選擇則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一般都不勾選
Un-Routed Net(未連接的網絡)--默認就可以了,
Un-poured Polygon(未覆銅區域)--默認就好
Routing(布線規則設置)
width(線的寬度)
Min width (最小線寬) Preferred Width(首選線寬) Max Width(最大線寬)主要就這三個,其他的選項一般不用改
Routing Topology(布線拓撲規則) ----即系統的連線方式,shortest是最短連接方式,默認為此就好
Routing Priority(布線優先級)--主要用於設置自動布線的時候,不過一般都是采用手動布線,一般用不到
Routing Layers(布線圖規則)--設置哪些層可以布線
Routing Corners(拐角)--設置拐角的大小,因為一般都不會走直角,所以最好設置一定的角度
Routing Via Style(設置過孔大小)---也分為最大最小和首選
Fatout Contrl(扇出布線) 我還沒試過,不過據說是很好用的,它可以將底下有的幾種封裝類型將網絡引出方便連接,例如
位置在
Differential Pairs Routing(利用差分對布線) ---高頻信號中需要利用等長線來避免造成重大錯誤
SMT(表貼焊盤規則)
SMD To Corner:SMD焊盤與導線拐角處最小間距規則
SMD To Plane:SMD焊盤與電源層過孔最小間距規則
SMD Neck Down:SMD焊盤頸縮率規則
Mask(阻焊層規則)我還沒用過,暫時不懂
Solder Mask Expansion:阻焊層收縮量規則
Paste Mask Expansion:助焊層收縮量規則
Plane(電源層規則)
PlaneConnect 電源層連接類型規則
PlaneClearance 電源層安全間距規則
PolygonConnect 焊盤與覆銅連接類型規則
之后的幾個我沒接觸過,接觸了解以后會補充
這個是我之前從網上找到的一個規則模板,可能有些地方不符現在的制作水平,但很多都可以參考
https://pan.baidu.com/s/16WA-eXXwm9AnHzPSbIe52w
導入規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