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對點模式,即Peer-to-Peer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單個組件被稱為對等點。對等點可以作為客戶端,從其他對等點請求服務,也可以作為服務器,為其他對等點提供服務。對等點可以充當客戶端或服務器的角色,並且可以隨時間動態地更改其角色。每個節點既可以從其他節點得到服務,也可以向其他節點提供服務。其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服務器上。一個組件是軟件指令內部和內部狀態的一個抽象單元,通過其接口提供對於數據的轉換。
點對點(Peer-to-Peer)架構是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資源共享思想,比如非法傳播視頻網站,每個節點既可以是客戶端進行下載,又可以是服務器端繼續上傳資源以提供下載服務給其他人,所以找不到真正的server,打擊非法網站也就更難了。再比如迅雷BT下載的原理,每個用戶都可以作為上傳者也可以作為下載者,就像當有一個用戶在一個電影網站上,得到一個下載地址(A),然后用迅雷下載,這個下載地址就會收集到迅雷的服務器上。在地球的另一個地方又有一個用戶在另一個網站上下載同一部電影,而得到另一個下載地址(B)。就又會給迅雷服務器收集, 然后迅雷服務器就會把相同文件的下載地址(A,B)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資源。那兩個用迅雷下載這兩個電影的用戶也算上,就會有四個下載點了,而又有用戶在別的地方准備下載相同的電影的時候,迅雷就會在數據庫里比較。找出相同的資源(其它下載點,也就是上面收集到的),提供給那個准備下載的用戶下載,那這個用戶就會同時有多個下載點來下載,而達到速度的提升。而這個用戶當然也不可能只是享受高速的下載,他同時也會上傳了他下載的那部份數據(BT原理), 所以,當一個用戶用迅雷下載時,就會連上迅雷服務器,查找資源,如果是熱門的文件,迅雷就能返回大量的下載點,供這個用戶下載,從而達到下載速度的提升。
點對點對等式網絡有許多優點,如它比上面所介紹的C/S網絡模式造價低,它們允許數據庫和處理機能分布在一個很大的范圍里,還允許動態地安排計算機需求。當然它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提供較少的服務功能,並且難以確定文件的位置,使得整個網絡難以管理。.
在P2P網絡環境中,彼此連接的多台計算機之間都處於對等的地位,各台計算機有相同的功能,無主從之分,一台計算機既可作為服務器,設定共享資源供網絡中其他計算機所使用,又可以作為工作站,整個網絡一般來說不依賴專用的集中服務器,也沒有專用的工作站。網絡中的每一台計算機既能充當網絡服務的請求者,又對其它計算機的請求做出響應,提供資源、服務和內容。通常這些資源和服務包括:信息的共享和交換、計算資源(如CPU計算能力共享)、存儲共享(如緩存和磁盤空間的使用)、網絡共享、打印機共享等。
P2P網絡技術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非中心化,網絡中的資源和服務分散在所有節點上,信息的傳輸和服務的實現都直接在節點之間進行,可以無需中間環節和服務器的介入,避免了可能的瓶頸;可擴展性,在P2P網絡中,隨着用戶的加入,不僅服務的需求增加了,系統整體的資源和服務能力也在同步地擴充,始終能比較容易地滿足用戶的需要;健壯性,P2P網絡一般在部分節點失效時能夠自動調整整體拓撲,保持其它節點的連通性;高性價比,采用P2P架構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聯網中散布的大量普通結點,將計算任務或存儲資料分布到所有節點上;隱私保護,在P2P網絡中,由於信息的傳輸分散在各節點之間進行而無需經過某個集中環節,用戶的隱私信息被竊聽和泄漏的可能性大大縮小;負載均衡,P2P網絡環境下由於每個節點既是服務器又是客戶機,減少了對傳統C/S結構服務器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的要求,同時因為資源分布在多個節點,更好的實現了整個網絡的負載均衡。由於對等網絡不需要專門的服務器來做網絡支持,也不需要其他的組件來提高網絡的性能,因而組網成本較低,適用於人員少、組網簡單的場景,故常用於網絡較小的中小型企業或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