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作業類型主數據


創建KL01

修改KL02

顯示KL03

 

 

解釋一下欄位:

作業類型類別:1(手工輸入,手工分配),就是為了說明作業的使用方法。

價格標志:1(根據計划作業自動計算)Price Indicator  有三種   —— 計划價格標志

你在此設置一個價格標志,他將帶到比如KP26里面,當然那KP26依舊可以允許你修改計划價格標志,如果不設置,默認使用計划價格。

 

實際活動類型類別:空(作為計划中的作業類型)

實際價格標志: 5(實際價格,自動根據計划作業)有三種

這和上面的計划價格標志相對應,計划價格標志通常選1,實際價格標志你選5或者空,其實空就是5.

輸出的Tab下你可以定義輸出單位,假設一小時人工LAB能生產某產品100PCS,你定義的輸出單位為PCS,輸出因子是100,公式就是:

Outputquantity=Activityquantity*Outputfactor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允許不得轉載。 https://blog.csdn.net/zhongguomao/article/details/46818049
***********************************************************
SAP作業類型應用簡介

舉一個簡單實例,生產某產品FG01需要水電和人工,特別是工資需要月末實際發放時才能確定,這不符合成本管理的事先預算事中控制的原則,於是SAP提供這樣的解決思路 :

(1).建立作業類型和次級成本要素(Tcode:KL01/KA06: 注KA06)

假設建立2個作業類型假設叫WATER代表水,LABOR代表人工,建立2個次級成本要素假設8000000001代表水,分配給WATER, 8000000002代表人工,分配給LABOR。

(2).設置作業類型計划價格(Tcode:KP26)

假設直接使用KP26給成本中心CCTR01作業類型WATER 計划價格3元/立方米,LABOR 為10元/小時。

(3).發送作業到生產工單(Tcode:KB21N/CO11N等)

假設平時使用KB21N(或CO11N)平時從成本中心CCTR01發送WATER 1000立方米和LABOR 1000小時到工單PROD01, 則Tcode: CO03分析工單的成本將發現生產投入以8000000001和8000000002次級要素分別按計划價格*投入作業數量計入3000元和10,000元。而CCTR01體現在成本中心的貸方(成本中心貸方表示從貸方轉出)。

假設將8000000001/8000000002不叫次級要素,叫專用應計結轉科目,KB21N也產生應計財務憑證,就比較符合國內(某些人的)習慣,而實際上ECC版本的實時FICO統馭設計思路基本就是向此靠攏。

(4).財務實際費用過帳(Tcode:F-02或HR過帳)

直到本期末,假設成本中心CCTR01累計發生水費(會計科目4000040001) 3200元, 期末發放工資時, 成本中心CCTR01職工薪酬-在崗職工基本工資(科目4100010001)共9500元, 職工薪酬-XX補貼(科目4100010009) 500元。

(5).實際成本分割(Tcode:OKES/OKEW| KSS2)

假設某成本中新只提供一種作業,則該成本中心無使用分割結構,否則就應該建立分割結構,由於成本中心CCTR01提供了2種作業,則需定義分割結構,步驟如下:

I. OKES:定義分割結構,將成本要素組(可包括初級和次級)對應到作業類型 。

    對本例,具體地說,就是將會計科目4000040001(成本中心可能存在交互,最好也加上次級水8000000001)對應到作業類型WATER, 職工薪酬類科目4100010001-41000100**(加上次級水8000000001)對應到作業類型LABOR。

II. OKEW:將分割結構分配給成本中心

III. KSS2按分割結構將費用划分到作業類型

參考表1:

成本中心

會計科目

實際費用(成本中心借方)

作業類型

消耗作業計划金額(數量*計划價格)

次級要素(成本中心貸方轉出,工單投入)

CCTR01

4000040001

3200

WATER

1000*3

8000000001/3000元

4100010001

9500

LABOR

1000*10

8000000002/10000元

4100010009

500

(6).實際作業價格計算(Tcode:KSII)

KSII后,WATER實際價格為3200/1000=3.2元,和計划單價差異 0.2,LABOR實際價格=(9500+500)/1000=10元和計划價格恰好相同。

*假設沒有分割結構,則將成本中心CCTR01所有費用/全部作業數量=13200/2000=6.6,系統將認為WATER和LABOR的實際單價都為6.6,因為費用沒有分割。

(7).以實際作業價格重估工單(Tcode: MFN1|CON1/CON2)

因為平時作業類型是以為計划價格發送到生產工單, WATER 8000000001/3000元, 而實際應該是3200元(1000*實際價格3.2元),重估時調整成本有2種方法:修改原憑證和補差異,修改原憑證就是將原始的3000更換為3200,補差異則是根據實際價和計划價差異補充200元到生產工單,通常采用后者。 LABOR計划和實際價格恰好相當,無需調整。

重估工單后,成本中心WATER貸方轉出為3200元, 正好和借方實際水費用 4000040001發生數一致,而工單實際WATER投入也為3200元。

上面只是一個簡單應用舉例,企業的具體實際業務可能遠比此復雜,但是原理基本相同。

 https://blog.csdn.net/hackai886/article/details/7912730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