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常用命令


.cd命令
  • cd    回到跟目錄
  • cd uqihong     進入到uqihong這個文件夾(且cd命令只能一級一級的進入)
2.復制命令     
  • cp -r /usr/local/tomcat-ushangxue-www/. /usr/local/tomcat-uqihong-www    將一個文件夾下所有內容復制到另一個文件夾
  • cp -r  /TEST/test1 /TEST/test2   將test1文件夾復制到test2下,test1文件夾會在test2文件夾下
  • cp /TEST/test1/test01  /TEST/test2    將test01文件復制到test2文件夾下

  cp的參數講解

  -a :相當於 -pdr 的意思;
  -d :若來源文件為連結文件的屬性(link file),則復制連結文件屬性而非檔案本身;
  -f :為強制 (force) 的意思,若有重復或其它疑問時,不會詢問使用者,而強制復制;
  -i :若目的檔(destination)已經存在時,在覆蓋時會先詢問是否真的動作!
  -l :進行硬式連結 (hard link) 的連結檔建立,而非復制檔案本身;
  -p :連同檔案的屬性一起復制過去,而非使用預設屬性;
  -r :遞歸持續復制,用於目錄的復制行為;
  -s :復制成為符號連結文件 (symbolic link),亦即『快捷方式』檔案;
  -u :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舊才更新 destination !

3.創建目錄
  • mkdir test1 創建一個test1的文件夾或者目錄      
  • mkdir -p test3/test4 從根目錄創建兩級目錄test3和test4      
  • mkdir test1 test2 同時創建兩個平級的目錄
4.創建文件
  • touch 1.txt  創建一個名為1.txt的文件
5.編輯文件 
  • dd   連續按兩次d就可以刪除一行(注意不能再編輯模式下使用)
  • esc+u  可以回退到上一步操作
  • shift+insert(shift+fn+insert)   粘貼內容
  • ctrl+insert(ctrl+fn+insert)      復制內容
  • 編輯1.txt的文件 vim 1.txt    但是此時是command mode 模式,然后 在英文狀態下輸入i即可進入insert mode 模式進行編輯   
  • 如果想退回到command mode 模式在應為輸入法狀態下
    • 按esc鍵然后輸入":wq"就可以保存退出了
    • ":q"表示退出編輯(這個應該是不保存退出)  
    • ":q!"表示不保存強制退出 
    • ":w"表示保存不退出
    • ":w!"表示強制保存不退出
  • 如果出現swap file "*.swp" already exists!
    [O]pen Read-Only, (E)dit anyway, (R)ecover, (D)elete it, (Q)uit, (A)bort:
        這個錯誤,說明上次的修改沒有保存,因為vim的操作是:先copy一份所要修改的文件然后對着臨時文件進行修改,當你執行:wq命令是才會把臨時文件的操作更新到源文件,如果沒有進行保存操作就會出現上面的錯誤提示,如果想要避免這個錯誤提示可以刪除這個臨時文件: rm .*.swp //刪除所有隱藏文件
6.刪除文件
  • rm 1.txt 刪除文件
  • rm -r test1/  刪除目錄
  • rm -rf test3/ 強制刪除目錄
  • 下面三個是當文件過多,rm不起作用時,刪除文件用的
  • find ./ -type f -delete    
  • find ./ -type f -exec rm {} \
  • rsync -a --delete blanktest/ test/
7.連接網絡:
  • yum install gcc wget vim unzip zip tree lrzsz man -y  出現complete表示執行完成
8.tar命令的操作
  • tar -cf all.tar *.jpg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個名為all.tar的包。-c是表示產生新的包 ,-f指定包的文件名
  • tar -rf all.tar *.gif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里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 意思
  • tar -uf all.tar logo.gif    這條命令是更新原來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 tar -tf all.tar    這條命令是列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
  • tar -xf all.tar    這條命令是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x是解開的意思  
9.tar命令和解壓縮命令的同時使用
  • tar和gzip合作使用(.tgz結尾或.tar.gz結尾是一致的)
    •  tar -czf all.tar.gz *.jpg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個tar包,並且將其用gzip壓縮,生成一個 gzip壓縮過的包,包名為all.tar.gz
    • tar -xzf all.tar.gz    這條命令是將上面產生的包解開
  • tar和bzip2合作使用(tar.bz2結尾的文件)
    • tar -cjf all.tar.bz2 *.jpg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個tar包,並且將其用bzip2壓縮,生成一個 bzip2壓縮過的包,包名為all.tar.bz2
    •  tar -xjf all.tar.bz2    這條命令是將上面產生的包解開
  • tar和compress(也是一個壓縮程序) 合作使用 
    • tar -cZf all.tar.Z *.jpg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個tar包,並且將其用compress壓縮,生成 一個uncompress壓縮過的包,包名為all.tar.Z
    • tar -xZf all.tar.Z     這條命令是將上面產生的包解開
10.壓縮文件gzip(對應解壓程序gunzip)和bzip2(對應解壓程序bunzip2)
  • gzip是GNU組織開發的一個壓縮程序,.gz結尾的文件就是gzip壓縮的結果。與gzip 相對的解壓程序是gunzip。tar中使用-z這個參數來調用gzip
    • gzip -d all.gz 壓縮文件
    • gunzip all.gz   解壓文件
  • bzip2是一個壓縮能力更強的壓縮程序,.bz2結尾的文件就是bzip2壓縮的結果。 與bzip2相對的解壓程序是bunzip2。tar中使用-j這個參數來調用gzip
    • bzip2 -d all.bz2 壓縮文件
    • bunzip2 all.bz2   解壓文件
  • compress也是一個壓縮程序,但是好象使用compress的人不如gzip和bzip2的人 多。.Z結尾的文件就是compress 壓縮的結果。與 compress相對的解壓程序是uncompress 。tar中使用-Z這個參數來調用compress
    • uncompress all.Z  解壓文件
  • zip和unzip程序,zip是壓縮程序,unzip是解壓程序
    • zip all.zip *.jpg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jpg的文件壓縮成一個zip包  
    • unzip all.zip      這條命令是將all.zip中的所有文件解壓出來
11.rar文件的處理
  • 要在linux下處理.rar文件,需要安裝RAR for Linux,可以從網上下載,但要記住,RAR for Linux 不是免費的;可從http://www.rarsoft.com/download.htm下載RARfor Linux 3.2.
  • tar -xzpvf rarlinux-3.2.0.tar.gz
  • cd rar
  • make
  • 這樣就安裝好了,安裝后就有了rar和unrar這兩個程序,rar是壓縮程序,unrar 是解壓程序。它們的參數選項很多,這里只做簡單介紹,依舊舉例說明一下其用法 
  • rar a all *.jpg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jpg的文件壓縮成一個rar包,名為all.rar,該程序會將.rar 擴展名將自動附加到包名后
  •  unrar e all.rar    這條命令是將all.rar中的所有文件解壓出來
12.上傳文件命令(rz命令)
  • 主要用於將window上的文件上傳到linux中
  • 但是上傳大一些的文件或者含有控制字符的時候SecureCRT提示 :"zmodem transfer canceled by remote side"        解決:使用 rz -e 命令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13.ls命令
  • 主要用於列出目錄下的的內容
  • ls -l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目錄
  • ls -f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 ls -a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內容個,包括隱藏的內容
14.find命令
  • find /home -name  *.txt   查找home目錄下以.txt結尾的文件
  • find   /home   -mtime   -2                 在/home下查最近兩天內改動過的文件
  • find /home    -atime -1                  查1天之內被存取過的文件
  • find /home -mmin    +60                  在/home下查60分鍾前改動過的文件
  • find /home   -amin   +30                  查最近30分鍾前被存取過的文件
  • find / -name config.properties         全局查找config.properties文件
15.sh命令(啟動某個程序的命令)
  • 用於執行某個目錄的下的以.sh結尾的文件腳本例如:sh  /usr/local/src/install/jdk/install.sh
16.Ctrl命令
  • Ctrl+C  結束當前終端執行的程序
  • Ctrl+A  將光標移到命令行的開始處
  • Ctrl+E  將光標移到命令行的結尾處
  • Ctrl+U  刪除行首到光標處的內容
  • Ctrl+Z  把當前進程送到后台處理
17.tap鍵  用於補全操作
18.解壓war的操作
  • jar -xvf project.war     將war包解壓到當前目錄下
19.查看進程和殺死進程
  • kill 命令用於終止進程例如: kill -9 [PID](-9表示強迫進程立即停止)
  •     ps命令查找與進程相關的PID號:
  •     ps a 顯示現行終端機下的所有程序,包括其他用戶的程序。
  •     ps -A 顯示所有程序。
  •     ps c 列出程序時,顯示每個程序真正的指令名稱,而不包含路徑,參數或常駐服務的標示。
  •     ps -e 此參數的效果和指定"A"參數相同。
  •     ps e 列出程序時,顯示每個程序所使用的環境變量。
  •     ps f 用ASCII字符顯示樹狀結構,表達程序間的相互關系。
  •     ps -H 顯示樹狀結構,表示程序間的相互關系。
  •     ps -N 顯示所有的程序,除了執行ps指令終端機下的程序之外。
  •     ps s 采用程序信號的格式顯示程序狀況。
  •     ps S 列出程序時,包括已中斷的子程序資料。
  •     ps -t<終端機編號> 指定終端機編號,並列出屬於該終端機的程序的狀況。
  •     ps u 以用戶為主的格式來顯示程序狀況。
  •     ps x 顯示所有程序,不以終端機來區分
     例如:
  •  最常用的方法是ps aux,然后再通過管道使用grep命令過濾查找特定的進程,然后再對特定的進程進行操作。
              ps aux | grep program_filter_word,ps -ef |grep tomcat
 
  • ps -ef|grep java|grep -v grep 顯示出所有的java進程,去處掉當前的grep進程。
20.在一個文件中查找文本的命令
  • grep ' str' filename     str:表示要查找的字符竄    filename表示在哪個文件查找  例如:grep  'uqihong'  server.xml
  • vi或者vim  filename然后“/”  就可以查找要找的內容了     filename表示要編輯的文件  
21.清屏命令
  • ctrl+l   這是清屏的快捷鍵
  • clear    刷新屏幕,本質和第一個命令一樣,只是將屏幕向后翻一頁,如果向上滾屏還是可以看到以前的內容
  • reset   這個命令將完全刷新終端屏幕,之前的終端輸入操作信息將都會被清空,這樣雖然比較清爽,但整個命令過程速度有點慢,使用較少。值得一提的是reset命令在你的終端控制錯亂時非常有用。如輸入字符不出現在光標的位置的情況。還有當你敲擊回車鍵時,新提示符並沒有出現在新行上而是出現在老提示符的前面。此時reset命令就能用來修正這些問題
  • printf "\033c"    這個命令它才是真正的清空了終端屏幕
22.啟動tomcat並打印日志
  • /usr/local/tomcat-uqihong-www/bin/startup.sh & tail -f /usr/local/tomcat-uqihong-www/logs/catalina.out
23.nginx命令
  • /usr/local/nginx/nginx/sbin/nginx -t     測試nginx配置文件是否編寫正確
  • /usr/nginx/sbin/nginx -s reload     重啟nginx的命令
24.查找歷史使用的命令
  • hostory  可以查找歷史使用的命令
  • !XXXX   “XXXX”代表上面查出來的命令的編號,這樣就是一直接執行對應的命令
25.sed命令
26.root用戶操作
  • chown -R dev:dev /usr/local/apps/uqihong-web-www/ /usr/local/apps/uqihong-web-manage/     將某些文件的權限指給另一個用戶
27.創建新用戶和修改用戶
     添加:
  • useradd dev  創建一個用戶名為dev的用戶
  • passwd dev 鎖定這歌dev用戶,准備為此用戶添加密碼,然后輸入兩次密碼就可以了
     修改
  • usermod -l  newUserName  oldUserName   修改用戶名
  • passwd命令可以修改密碼   修改root密碼:直接輸入passwd ;修改其他用戶密碼:passwd  username,然后輸入兩次新密碼就可以了
  • usermod其他參數如下:
    • -c<備注>  修改用戶帳號的備注文字。
    • -d<登入目錄>  修改用戶登入時的目錄。
    • -e<有效期限>  修改帳號的有效期限。
    • -f<緩沖天數>  修改在密碼過期后多少天即關閉該帳號。
    • -g<群組>  修改用戶所屬的群組。
    • -G<群組>  修改用戶所屬的附加群組。
    • -l<帳號名稱>  修改用戶帳號名稱。
    • -L  鎖定用戶密碼,使密碼無效。
    • -s  修改用戶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 -u  修改用戶ID
    • -U  解除密碼鎖定。
28.回退和前進操作
  • u      回退
  • ctrl+r  前進
29.如何將
  • 安裝中文語言包: yum groupinstall chinese-support
30.查看linux服務器的內存信息
  • top        執行  
  • q          關閉
  • free -m  產看剩余內存   
31.遠程復制
  • scp  /usr/local/tomcattwo-tfedu-www/conf/server.xml  dev@192.168.1.16:/usr/local/tomcat-tfedu-www/conf/server.xml         
32.管道的使用
    管道的使用可以達到類似於鏈式命令的效果。例如:
alias rs_tfude="ps aux grep tomcat-tfedu-www grep -v grep awk '{print $2}' xargs kill -;/usr/local/tomcat-tfedu-www/bin/startup.sh ;tail -200f /usr/local/tomcat-tfedu-www/logs/catalina.out"
  • "|"表示正則匹配,此符號后面的東西就是匹配的條件用於篩選
  • 每次篩選的結果都會向后傳遞
  • awk 表示獲取值,例如:awk '{print $2}'  表示打印出前面傳遞過來的內容的第二個位置的值
  • xargs  給命令傳遞參數的過濾器
33.別名
    可以把一些常用的命令,封裝成一個簡單的自定義命令,這個可以減少操作,別名的使用是和登錄用戶有關的,換了用戶所起的別名就不能使用了。
步驟
  • vim .bashrc  此文件就是我們設置別名的地方
  • 格式:alias rs_tfedu_www="xxx"  alias:這個是固定寫法;  rs_tfedu_www:是我們起的別名;xxx:是我們的命令;例如:alias rs_tfedu8="ps aux|grep tomcat8 |grep -v grep |awk '{print \$2}'| xargs kill -9 ;/usr/local/tomcat8/bin/startup.sh ;tail -f /usr/local/tomcat8/logs/catalina.out"
 34.查看內存
  •  top

    

      

    第三行就是CPU的使用情況了,如下: 

%Cpu(s)  
us 用戶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sy 內核空間占用CPU百分比
ni 用戶進程空間內改變過優先級的進程占用CPU百分比
id 空閑CPU百分比
wa 等待輸入輸出的CPU時間百分比
hi CPU服務於硬件中斷所耗費的時間總額
si CPU服務軟中斷所耗費的時間總額
st Steal Time

    第四、五行就是內存的使用情況了,和free命令里相似。然后是列表的

PID 進程ID
USER 進程所有者
PR 優先級
NI nice值,負值表示高優先級,正值表示低優先級
VIRT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總量
RES 進程使用的、未被換出的物理內存大小
SHR 共享內存大小
S 進程狀態
%CPU 上次更新到現在的CPU時間占用百分比
%MEM 進程使用的物理內存百分比
TIME+ 進程使用CPU總時間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 free
  • vmstat
 35.查看日志
  • 查看當前日志:cat /home/kuangxiang/za-athena-insure/insf-ss_regular_app_athenainsure_lt_all.log|grep -a10 -b10 '前置授信' --color
  • 查看打成tar.gz得日志:zcat 20181102.tar.gz | grep -a 'ee';或者zcat za-athena-insure/20181029.*|grep --binary-files=text  'JDZEDXYXf759e076289842a39eb0a0c96fde0416' -C 30
  • 從多個日志文件中查找關鍵字: find . -type f -name "channel-service.2019-12-04.*" |xargs grep -C100 'GJJ51FrontServiceImpl.apply'|grep -a '19339183'

  查詢字段高亮設置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