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探索之路1---CentOS入坑筆記整理


前言

上次跟運維去行方安裝行內環境,發現linux命令還是不是很熟練。特別是用戶權限分配以及vi下的快捷操作。於是決定在本地安裝一個CentOS虛擬機,后面有時間就每天學習一點Linux常用命令。

作為一個小白正式入坑CentOS了,於是就有了CentOS摸索系列。后續我會根據自己的摸索情況不間斷更新。


安裝

  • 安裝VMWare WorkStation:直接百度搜索下載安裝即可,我這里安裝的版本是VMware® Workstation 14 Pro。正版需要序列號,否則只能試用30天。這里我給出一些該版本的序列號:
CG54H-D8D0H-H8DHY-C6X7X-N2KG6
ZC3WK-AFXEK-488JP-A7MQX-XL8YF
AC5XK-0ZD4H-088HP-9NQZV-ZG2R4
ZC5XK-A6E0M-080XQ-04ZZG-YF08D
ZY5H0-D3Y8K-M89EZ-AYPEG-MYUA8
  • 安裝CentOS: 直接進入CentOS官網https://www.centos.org/, 點擊上方的Get CentOS.並且選擇DVD版,我這里下載的版本是: CentOS-7-x86_64-DVD-1708.iso
  • 創建新的虛擬機: 打開VMWare WorkStation, 點擊“創建新的虛擬機”---》典型---》選擇"安裝程序光盤映像文件",選擇剛剛下載的iso鏡像文件,后續安裝過程這里直接跳過

修改root密碼

​ 前面迷迷糊糊的安裝完成之后,我需要下載一個東西,於是我使用yum install命令,發現需要root權限,於是我使用su root命令進行用戶切換,需要輸入root密碼,我輸入我創建的用戶密碼一致顯示認證失敗,完了。看來必須要改一次密碼了......

​ 好在修改密碼並不復雜,這里給出一個正確可行的鏈接:https://linux.cn/article-3962-1.html。 總結了下,基本步驟也就包含以下幾個:

  • 啟動的時候按e進入grab模式
  • 找到fi后面那一行,將ro替換為rw init=/sysroot/bin/sh
  • 按下Control + X 鍵,使用單用戶模式啟動
  • 執行chroot命令,然后執行passwd開始進行密碼修改
  • 執行touch /.autorelabel更新系統信息,並執行exit退出chroot模式
  • 執行reboot重啟即可

網絡連接不上

​ 修改了root密碼之后,切換到root模式下,我想使用yum install 命令下載,發現報了個網絡連接不上的錯誤。於是我試了下: ping www.baidu.com, 竟然報了個name or service not know。無賴繼續搜索解決方案,最終發現https://www.cnblogs.com/Lin-Yi/p/7787392.html所說的方案能夠正常解決我的問題,這里將關鍵點列舉一下:

  • 添加DNS服務器: root用戶執行vi /ect/resolv.conf, 在文件中添加如下兩行: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保存退出后重啟虛擬機

  • 修改網絡配置: 執行命令vi /etc/sysconfig/network-scprits/ifcfg-ens33(文件名稱ifcfg-ens33后面的數字可能不同,最好先進到對應目錄ls看下),將文件中的onboot=no替換成onboot=yes .保存並退出

  • 重啟網絡: root下執行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啟網絡

  • 注意網絡配置: 一般情況下執行完前面步驟之后應該可以正常ping通,如果還不行的話,需確認虛擬機的網絡適配器配置的是NAT模式


無法鼠標選中復制

​ 這些基本的問題解決之后,發現鼠標在centOS中無法選中復制文字,於是繼續搜索解決。最終解決方案如下:

  • 安裝gpm: 執行yum install gpm*
  • 啟動gpm服務: 執行service gpm start
  • 將gpm服務添加為后台服務: 執行systemctl enable gpm.service
這里給出CentOS服務啟用停用的相關方法:
systemctl start [服務文件名]
systemctl restart [服務文件名]
systemctl stop [服務文件名]
systemctl status [服務文件名]

設置開機啟動
systemctl enable [服務文件名]
systemctl disable [服務文件名]

安裝VMTools

​ 安裝了gpm之后文字可以在CentOS內部復制粘貼了,但是無法在虛擬機和主機之間進行復制。網上搜索說要安裝VMTools,好吧開始安裝。

主要參考下面兩個鏈接: https://blog.csdn.net/warnerwu/article/details/73718901 https://www.cnblogs.com/mylinux/p/5612168.html

本地XShell連接虛擬機

​ 開始准備在CentOS中安裝各種軟件以方便虛擬機操作,后續一搜才發現,可以直接通過XShell連接CentOS。那直接通過XShell連接CentOS操作比打開丑陋的CentOS操作不是要爽的多。於是開始摸索XShell連接CentOS。

​ 本來想通過固定虛擬機的IP,這樣每次連接CentOS就不用修改IP。但是參照了網上的固定IP教程之后,蛋疼的事情發生了: 虛擬機連接不到網絡......而且本機telnet虛擬機的22端口一直不通!!

​ 只有最后還原網絡設置,折騰了幾個小時終於又能ping通百度了。。

​ 這里總結下XShell連接CentOS的相關設置:

  • 開啟CentOS的SSH服務: 默認情況下CentOS是默認自帶SSH的,使用命令rpm -qa|grep ssh查看 是否安裝了SSH,如果安裝了話輸出會大致如下:

    openssh-7.4p1-11.el7.x86_64
    openssh-server-7.4p1-11.el7.x86_64
    openssh-clients-7.4p1-11.el7.x86_64
    libssh2-1.4.3-10.el7_2.1.x86_64
    

    如果未安裝則執行yum install openssh*安裝對應的ssh服務。安裝完成后通過命令systemctl status sshd查看該服務是否開啟。如果未開啟,則執行命令service sshd restart . 啟動之后通過命令 netstat -ant | grep 22進一步確認是否開啟ssh的22號端口是否開啟

  • 關閉防火牆: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開機啟動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默認防火牆狀態(關閉后顯示notrunning,開啟后顯示running)
    
  • 關閉iptables: 如果未安裝iptables這里直接跳過,如果安裝了iptables這使用下面命令來關閉iptables:

    systemctl stop iptables.service #重啟防火牆使配置生效
    systemctl disable iptables.service #設置防火牆開機啟動
    

​ 之后就可以愉快地使用XShell來連接CentOS了


安裝rzsz軟件

​ 剛安裝的CentOS是不支持rz/sz命令的,這里直接使用yum install lrzsz進行安裝


安裝JDK

​ 網上一般給的安裝步驟如下:

  • 查找有哪些可安裝的JDK: 執行命令 yum search jdk|grep java
  • 安裝JDK: 找到想要裝的JDK版本,用對應的yum命令進行安裝,我這里執行的是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x86_64

​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只是安裝了JRE。此時不管怎樣都是無法啟用javac命令的。這里還需要正確安裝jdk:

  • 使用rpm -qa | grep jdk查找剛剛安裝的jdk,我這里查詢的結果如下

    java-1.8.0-openjdk-1.8.0.161-0.b14.el7_4.x86_64
    java-1.8.0-openjdk-headless-1.8.0.161-0.b14.el7_4.x86_64
    
  • 針對剛剛查詢出來的jdk依次刪除:

    yum -y remove java java-1.8.0-openjdk-1.8.0.161-0.b14.el7_4.x86_64
    yum -y remove java java-1.8.0-openjdk-headless-1.8.0.161-0.b14.el7_4.x86_64
    
  • 使用yum install java-devel直接安裝原生的jdk即可

  • 配置環境變量: sudo vi /ect/profile, 在文件最后兩行之前加入如下配置:

    export JAVA_HOME=/usr/lib/jvm/java-1.8.0-openjdk-1.8.0.161-0.b14.el7_4.x86_64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jre/lib/rt.jar:$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 重新啟用配置文件: 執行命令 source /etc/profile


安裝tomcat

  • 安裝wget支持: 執行yum install wget
  • 下載tomcat安裝包: 直接去tomcat官網找到tomcat的下載鏈接,然后通過wget命令去獲取,我這里執行的命令如下:wget http://mirrors.shu.edu.cn/apache/tomcat/tomcat-9/v9.0.11/bin/apache-tomcat-9.0.11.tar.gz
  • 解壓剛下載的tomcat: 執行命令tar -zxvf apache-tomcat-9.0.7.tar.gz
  • 驗證: 進入tomcat的bin目錄執行:sh startup.sh, 本機通過虛擬機IP:端口訪問看是否成功

修改目錄的所有者

​ 在開始安裝tomcat的過程中,我開始在創建tomcat目錄是在root用戶下操作的。后續我切換到tomcat用戶發現wget沒有權限寫這個tomcat目錄。於是通過以下命令將該目錄以及其下的子目錄權限全部改為tomcat用戶:

chown -R tomcat:tomcat tomcat 其中-R表示遞歸旗下的所有子目錄


如何返回上一次輸入的目錄

​ 直接執行cd - 即可返回上一次操作的目錄。輸入cd或者cd ~ 即可進入當前用戶的根目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