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計價方式:CPM,CPC,CPA


轉自知乎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16888/answer/15076251


1、CPM
  收費最科學的辦法是按照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廣告來收費。按訪問人次收費已經成為移動廣告平台的慣例。CPM(千人成本)指的是廣告投放過程中,聽到或者看到某廣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擔到多少廣告成本。傳統媒介多采用這種計價方式。在移動廣告平台上,CPM取決於“印象”尺度,通常理解為一個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注視一個廣告的次數。比如說一個內置廣告橫幅的單價是1元/CPM的話,意味着每一千個人次看到這個Ban-ner的話就收1元,如此類推,10,000人次訪問的主頁就是10元。至於每CPM的收費究竟是多少,要根據以手機應用的熱門程度(即瀏覽人數)划分價格等級,采取固定費率。國際慣例是每CPM收費從5美元至200美元不等。
  2、CPC
  以每點擊一次計費。這樣的方法加上點擊率限制可以加強作弊的難度,而且是宣傳的最優方式。但是,此類方法就有不少人覺得不公平,比如,雖然瀏覽者沒有點擊,但是他已經看到了廣告,對於這些看到廣告卻沒有點擊的流量來說,廣告成了白忙活。有很多手機應用不願意做這樣的廣告,據說,是因為傳統媒體從來都沒有這樣干過。
  3、CPA
  CPA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CPA的計價方式對於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據我所知7天酒店在投放網絡廣告的時候,有一部分就是這么干的,按照每注冊一個會員,給網站付20元。說道收費方式CPM 、CPC 、CPA三種收費方式只能比較出哪個更適合你而已。
  無論采用CPM、CPC還是CPA,廣告主都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特性進行選擇,這和傳統互聯網廣告是一樣的。由於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移動廣告平台還出現了CPS(按每次購買進行計費)的收費方式,但普遍效果還不夠好,原因更多在於移動支付方面還有諸多不便的地方。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移動廣告平台都支持CPM、CPC、CPA計費,在選擇移動廣告投放時,廣告主可更多考慮移動廣告平台的穩定性和媒介資源深度。
 
對於廣告主如何獲取到廣告效果的方式有兩種:
1.媒介提供數據
2.第三方檢測軟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