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校驗_預制和過帳


SAP對於采購發票的校驗,MIRO能夠直接生成校驗憑證和會計憑證,但還有一種用MIR7進行發票預制(Park Incoming Invoice),這種場景很好地適用於業務與財務的分工:業務人員用MIR7預制發票后(不生成會計憑證),經財務人員審核才進行過帳操作(生成會計憑證)。

預制憑證的過帳有多種方法,常用的有:

  • 用MIR4顯示憑證,轉換成編輯狀態進行過賬;
  • 用MIRO調出預制憑證進行編輯及過帳。

MIR7的界面與MIRO類似,操作細節及前提條件參見《發票校驗_參考庫存物料采購訂單》。

二.MIR7預制

在前台輸入MIR7進入,如圖 1所示按MIRO的步驟輸入采購訂單號,並設定稅碼輸入正確的金額,如圖 2所示。

圖 1 MIR7 操作1

圖 2 MIR7 操作2

         當工具欄“消息”按鈕()為灰色,表明不再有錯誤消息,此時可直接點擊保存鍵()生成預制憑證,也可點擊“模擬”按鈕(),彈出圖 3對話框,在此也可點擊“保存預制憑證”按鈕()生成預制憑證。

圖 3 MIR7 模擬

預制憑證創建成功,底部狀態欄會顯示相應憑證號()。

發票預制但未過帳,用ME23N查看采購訂單的憑證流(項目明細的“采購訂單歷史”標簽頁),如圖 4所示,可見多出一個“提前輸入發票”的分組,里面就有剛才預制的憑證,但表明尚未生成會計憑證。

圖 4 ME23N顯示采購訂單歷史

三.過帳

預制憑證生成后,可用MIR4或MIRO進入到編輯界面,然后進行過帳操作。

MIR4操作

在前台輸入MIR4,進入后如圖 5所示,在此輸入采購發票憑證編號。

圖 5 MIR4初始界面

         按下回車鍵進入到顯示預制憑證界面,如圖 6所示,在此點擊菜單“編輯→顯示/更改”。

圖 6 MIR4點擊更改菜單

         界面由顯示改為修改狀態,如圖 7所示,此時幾個按鈕出現在工具欄中,如果沒有錯誤信息,點擊“過帳”按鈕()則會生成相應的會計憑證,底部狀態欄會顯示操作結果()。

圖 7 發票校驗編輯狀態

MIRO操作

在前台輸入MIRO進入,注意公司代碼選擇正確,在此點擊“其它發票憑證”鍵(),彈出對話框如圖 8所示,在此輸入預制的憑證編號,並點擊確認鍵(),此時界面如前述圖 7所示進入編輯狀態,在此也可完成過帳操作。

****************************************************************************************************************

一.說明

SAP的MIRO發票校驗,通常是參照采購訂單(PO)生成,但有時會收到無PO參考的發票,例如供應商的運費、質檢費等,這些不想過帳到發票項目的物料或成本科目,那么可以過帳到某個總賬科目。

直接過帳到總帳科目時,不會再針對GR/IR 清算科目進行過帳。系統將手動輸入的總帳科目行直接過帳,但過帳之前也會對其進行一定范圍檢查。

做總帳科目和物料直接入帳的發票校驗,需先進行激活配置,參見《激活發票校驗直接過帳到 GL 帳戶和物料帳戶》。

由於不參考采購訂單,貨幣、開票方等信息無法自動帶出,所以需先在抬頭部分維護以下信息后,才能進行項目部分操作:

1.在基本數據標簽頁上輸入貨幣類型;

2.在支付款項標簽頁上輸入基准日期;

3.在詳細信息標簽頁上輸入開票方。

關於發票校驗的前提條件和更多操作細節,參見《發票校驗_參考庫存物料采購訂單》。

二.示例數據

條目 R/O 數據

抬頭

公司代碼 R C100 楓竹丹青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業務處理 R 1 發票
基本數據 發票日期 R <指定日期>
過帳日期 R <指定日期>
貨幣 R CNY 人民幣
金額 R 234.00
計處稅額   選中
稅率   J1 J1(17%進項稅 中國)
文本 O 運雜費
支付款項 基准日期 R <指定日期>
詳細信息 發票方 R T-K10001 大風華科貿有限公司

條目

總帳科目 R 66020800 管理費用-其它費用
D/C R S 借方
金額 R 200.00

(說明:表格中R/O列:R必輸;O選輸)

表1 示例數據

三.操作

在前台輸入事物碼MIRO進入操作,如圖 1所示,首先要注意工具欄上方的公司代碼是否正確,如不正確可點擊菜單“編輯→切換公司代碼”彈出對話框更改。在此輸入發票日期,由於不參考采購訂單(PO)無法得知貨幣類型,故需手工填寫此項(CNY)。

圖 1 抬頭_基本數據標簽頁

轉至支付款項標簽頁,在基准日期輸入相應值,如圖 2所示。

圖 2 抬頭_支付款項標簽頁

界面的項目細節中已有“總帳科目”、“物料”等兩個標簽頁,但如果點擊,底部狀態行會出現提示錯誤“至少輸入一個帶有PO參考的分配項目”。此時,首先需輸入結算供應商才會解除提示錯誤。

在抬頭轉至詳細信息標簽頁,如圖 3所示,憑證類型是“RE 發票-總額”,在發票方欄輸入進行結算的供應商編號,輸入后右側出現供應商的地址信息。

圖 3 抬頭_詳細信息標簽頁

此時再點擊項目明細中的總帳科目標簽頁,系統不再報錯,在項目欄分別輸入總帳科目、借貸方、憑證金額等數據。

圖 4 項目明細

回到抬頭部分的基本數據標簽頁,設定稅收欄設置,金額欄輸入正確數字,如圖 5所示,使其工具欄的“消息”按鈕不再顯示紅色警戒。

圖 5 抬頭輸入金額

點擊“模擬”按鈕(),彈出憑證模擬對話框如圖 6所示,在此查看各科目、金額等信息是否正確,如無誤,可點擊“過帳”按鈕(),也可返回主界面點擊保存鍵()。

圖 6 憑證模擬

正確生成校驗憑證,底部狀態欄顯示生成的憑證號(),此時退出操作既可。之后可用事物碼MIR4查看發票憑證的詳細信息。

*********************************************************************************************************************************************************************************************

業務場景:企業在采購A物料后進行收貨470KG,PO本位幣金額為2660CNY。但在后期的發票校驗時確認收貨數量為470KG,發票的本位幣金額為2620CNY。查看發票校驗產生的會計憑證如下:

DR 材料采購 2660CNY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330CNY

CR存貨-原材料 6 .38CNY

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33.62CNY

     XXX供應商(應付)2950CNY

如上分錄所示:采購訂單金額和發票金額產生的差異40CNY分別進入庫存科目和差異科目。

注:該采購物料使用V控制價。

 

分析:SAP系統在關於發票校驗時產生的差異進行的邏輯設計為:將差異在庫存科目和差異科目中分攤。

①     采購物料的庫存數量>采購物料的發票數量

系統處理:自動調整庫存中物料的價值。即,進入庫存科目。

②     采購物料的庫存數量<采購物料的發票數量

系統處理:差異金額*(庫存數量/發票數量)=調整庫存中物料的價值

差異金額*(發票數量-庫存數量/發票數量)=進入差異科目的價值

③     采購物料的庫存數量=0

系統處理:直接進入差異科目。

 

分析結果:

查看物料交易記錄,查出發票憑證產生的時點為2010年7月19日。在表MSEG中,查出該物料在過賬(2010年7月19日)前的庫存數量為75KG。

上述情況符合分析②的描述。所以,系統就會產生有兩個差異存在的會計分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