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調研, 評測
1.下載並使用,描述最簡單直觀的個人第一次上手體驗。
按照《構建之法》13.1節描述的 bug 定義, 找出幾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 bug,至少2個。
用專業的語言描述 (每個bug 不少於 40字),如有必要, 可以配圖。
bug1:
剛進入集大通見面的時候她就有小圖標一直在閃。
剛開始看到他們在閃的時候還覺得自己的手機出了問題呢?
所以個人推測,這應該是屬於系統還不是特別穩定吧。
bug2:
我本人是一個陽光開朗,熱情活潑的美少女
但是我卻可以順利的點開三個女性朋友然后在集大通上成功的暗戀了她們。
這個bug着實讓人感到震驚!
首先,為什么可以暗戀這么多!
其次,為什么還能暗戀這么多女的!
bug3:
其實集大通做了這么久,課程表它總是分成兩頁
其實它的界面五顏六色,還是挺好看的
。很想把它作為手機的屏保圖案,但是由於截圖的時候只能截周一到周四,唯獨少了第二頁的周五。所以就很可惜。
我覺得把他們放在一張圖片上,並不是特別難的事。
關鍵是開發者有沒有真正去考慮到這個問題吧
bug4:
個人覺得集大通里面有一些小程序還是比較渾水的。
就比如下面的這個圖,我點進去之后發現他根本沒有記錄任何獎學金,以及獲獎的記錄。
很顯然,這就是一個擺設。
本來還想截個獲獎啥的圖呢哈哈,可是最后變成了呵呵!
2.相信每個同學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這樣的軟件, 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采訪,並加以記載。
提示: 采訪提要
介紹采訪對象的背景和需求(他們為何要使用該軟件,例如開博客,讀博客,給博客點評,她有什么痛點,她還有別的需求么)
3.讓采訪對象使用10 – 30 分鍾該APP的功能 (請上傳照片證明用戶的確正在使用, 遠程采訪的同學請讓別人幫忙照相)
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用戶的問題解決了么?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准確度上各有什么優缺點?用戶體驗方面有問題么?
用戶對產品有什么改進意見?
4.請選擇一個結論:經過這么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下一個評價:
答:好,不錯。
評論如上圖所示。對話采訪里面全部涵蓋了。
[附加題]除了定性的結論,是否能有定量的結論 (就像比較時髦的手機評測那樣, 跑個分?), 如何定量地評價一個軟件?
答:好。80分。
它是一個一點點進步修正的過程,其實還是帶給學生很多便利的,比如可以在集大通發失物招領,以及轉讓出售等。現在也可以用支付寶充校園卡了多好啊!
希望它漂亮點,整潔點。最好是選課快一點,希望學弟學妹別再熬夜起早趴在電腦前搶課了,太可憐了
第二部分:分析
1.使用此軟件的所有功能 , 估計這個項目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 人左右, 計算機大學畢業生, 並有專業UI 支持)。
答:如果不團隊有六個人其中一定是有三人負責后端開發,兩人負責前端。另外一個人負責找錯誤。以及不斷提出問題並進行完善。同時還要大面積的去做市場調研。了解學生的真正需要,從而對症下葯,使集大通更完美,我覺得至少需要3-4個月吧。而且是平均每周保持20小時的工作量。
2.不要寫成一個羅列功能的流水單子! 而是要集中火力在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中典型用戶有什么需求,軟件如何解決了需求(或者沒解決),UX 有什么細節是好的,差的,請結合書上UX的內容來分析。
答:學校非常了解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方式。能夠及時對同學們關於對於校園卡充值的方式做出了及時的調整。調整之后,同學們不用在萬人食堂或者是西苑排那么久的隊。可以隨時充錢給大家提供了便利,但是仍然有問題沒解決,就是每次都還要去圈存機旁邊的黑匣子那里,滴一下,或者要再次去圈存機領取收款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到賬。
3.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為何軟件團隊不能在發布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復?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從下面的可能性中選取幾個:
對用戶需求掌握不好
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
開發人員粗心大意
測試把關不嚴,敷衍了事,沒有注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
其他
答:我覺得很可能是開發人員並未對這些細節引起高度重視吧。
當然也可能存在技術以及對用戶需求掌握不好的可能性。
但我覺得集大通畢竟是一個相對公益性的平台,並沒有投入大量的贊助與支持。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面相客戶並非商業圈,而是學生。所以開發者壓力並不是那么大。
4.團隊在哪一個層次還有問題? 可以把自己想問軟件團隊的問題都列出來, 也許就能得到團隊的親自解答了!
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
答:該團隊主要由計算機 畢業生構成,對調查訪問和基本信息的統計存在問題。因為畢業生團隊並不是很了解新生這一群體的需求,對於項目的需求如何做到精准把握呢?
而且人數不多,思維局限,遇到bug時,如何保證團隊里一定有人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
第三部分:建議和規划
(參考《構建之法》第8章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第9章項目經理)
1.這個軟件/網站/服務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答: 個人覺得實現課表功能應該不是那么難吧。課表是每個學生日常經常會使用到的。使用頻率極高,幾乎每天都要點開幾次。如果課表設置很亂而且居然還都不是在一個頁上。就導致我自己又想辦法最后我把課表放在了手機屏幕上。十分的辛酸,因為每次點開集大通的課表實在太不方便查詢了。所以導致即使我的手機換了三個,但屏保始終如一。
2.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
比如說微人大
功能如下圖節選自百度
3.作為新的項目經理,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什么樣的人,典型用戶長什么樣?學歷,年齡,專業,愛好,收入,表面需求,潛在需求都是什么?
答:
這個產品的核心用戶群和典型用戶也都是在校大學生。
年齡分布在17歲到24歲
專業是該大學所開設的所有專業
表面需求是查成績、查課表、校園卡充值。
潛在需求是社交以及資源共享
4.功能:你要設計什么樣的功能? 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你的創新在哪里? 可以用 NABCD 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答:
(1) N (Need 需求)
眾所周知,隨着各大快遞投放點,離我們逐漸遠去。搞得同學們現在都不想買東西了。因為夏天來了不想特意跑到廠房去拿,況且不是隨時都有空,一旦忘取或者有事耽擱,及其可能退回去了。emmmm,說這么多,其實就是不想拿啦!
(2) A (Approach 做法)
我要在集大通上面設計一個代取快遞的功能。這個功能每個人集大人都可以選擇顧客登錄,或者兼職登錄。為保證公平性,統一定價。不得亂改。
(3) B (Benefit 好處)
我想設計這個功能是因為目前學校的跑腿代購,平台本身要收取大部分的手續費。而實際上留給學生的特別少。為什么我們不自己做一個功能。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賺到更多的錢。有能夠讓這種賺錢的機會變的隨時隨地。
(4) C (Competitors 競爭)
平台只需作為第三方,向兼職者(取件者)收取押金即可。這樣顧客也能有更多的賠償保障。(以防取快遞途中出問題)
(5) D (Delivery 交付)
客服也要及時做出調整以及反饋。來保障權利雙方得到依法的保護
5.如果你有錢可以招聘 6 個人, 有 4 個月的時間, 你作為項目經理, 應該如何配置角色 (開發, 測試,美工等等)?
答:
前期的半個月6人合作負責調研,需求分析。
接下來兩個月,3人負責美工,3人負責編碼開發。
再用一個月6人合作進行測試,修改。
最后半個月試運營,並在投入使用后進一步找不足。
6.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么,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布軟件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答:安排如下:
第1、2周:6人合作負責調研,需求分析。了解當下大學生對快遞平台有什么需求。
第3-10周:3人負責美工,3人負責編碼開發實現各項功能。
第11-14周:6人合作進行測試,修改。
第15、16周:試運營,並在投入使用后進一步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