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中type的幾種使用


type是go語法里的重要而且常用的關鍵字,type絕不只是對應於C/C++中的typedef。搞清楚type的使用,就容易理解go語言中的核心概念struct、interface、函數等的使用。以下我用例子代碼總結描述,請特別留意代碼中的注釋。

 

1、定義結構體

//結構體定義

type person struct {

name string  //注意后面不能有逗號

age  int

}

 

func main() {

//結構體初始化

p := person{

name: “taozs",   //注意后面要加逗號

age:  18, //或者下面的}提到這兒來可以省略逗號

}

fmt.Println(p.name)

}

 

 

//初始化字段不一定要全部指定,比如下面也是可以的,name默認取長度為0的空字符串

p := person{

age: 18, 

}

 

2、類型等價定義,相當於類型重命名

type name string

name類型與string等價

 

例子:

 

type name string

 

func main() {

var myname name = "taozs" //其實就是字符串類型

l := []byte(myname)       //字符串轉字節數組

fmt.Println(len(l))       //字節長度

}

 

不過,要注意的是,type絕不只是用於定義一系列的別名。還可以針對新類型定義方法。

上面的name類型可以像下面這樣定義方法:

 

type name string

 

func (n name) len() int {

return len(n)

}

 

func main() {

var myname name = "taozs" //其實就是字符串類型

l := []byte(myname)       //字符串轉字節數組

fmt.Println(len(l))       //字節長度

fmt.Println(myname.len()) //調用對象的方法

}

 

 

3、結構體內嵌匿名成員

//結構體內嵌匿名成員定義

type person struct {

string  //直接寫類型,匿名

age int

}

 

func main() {

//結構體匿名成員初始化

p := person{string: "taozs", age: 18}//可以省略部分字段,如:person{string: "taozs"}。也可以這樣省略字段名:person{“taozs”, 18},但必須寫全了,不可以省略部分字段

//結構體匿名成員訪問

fmt.Println(p.string) //注意不能用強制類型轉換(類型斷言):p.(string)

}

 

 

以下是只有單個匿名成員的例子。

 

//結構體內嵌匿名成員定義

type person struct {

string

}

 

func main() {

//結構體匿名成員初始化

p := person{string: "taozs"} //也可這樣:person{"taozs"}

//結構體匿名成員訪問

fmt.Println(p.string) //注意不能用強制類型轉換(類型斷言):p.(string)

}

 

 

 

4、定義接口類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接口定義

type Personer interface {

Run()

Name() string

}

 

//實現接口,注意實現接口的不一定只是結構體,也可以是函數對象,參見下面第5條

type person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func (person) Run() {

fmt.Println("running...")

}

 

//接收參數person不可以是指針類型,否則不認為是實現了接口

func (p person) Name() string {

return p.name

}

 

func main() {

//接口類型的變量定義

var p Personer

fmt.Println(p) //值<nil>

 

//實例化結構體,並賦值給interface

p = person{"taozs", 18} //或者:&person{"taozs", 18}

p.Run()

fmt.Println(p.Name())

 

var p2 person = p.(person) //類型斷言,接口類型斷言到具體類型

fmt.Println(p2.age)

}

 

另外,類型斷言返回值也可以有第二個bool值,表示斷言是否成功,如下:

if p2, ok := p.(person); ok {//斷言成功ok值為true

fmt.Println(ok)

fmt.Println(p2.age)

}

 

5、定義函數類型

 

以下是定義一個函數類型handler

type handler func(name string) int

 

針對這個函數類型可以再定義方法,如:

func (h handler) add(name string) int {

return h(name) + 10

}

 

下面讓我們詳細看一下例子,其中涉及了函數、函數的方法、結構體方法、接口的使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定義接口

type adder interface {

add(string) int

}

 

//定義函數類型

type handler func(name string) int

 

//實現函數類型方法

func (h handler) add(name string) int {

return h(name) + 10

}

 

//函數參數類型接受實現了adder接口的對象(函數或結構體)

func process(a adder) {

fmt.Println("process:", a.add("taozs"))

}

 

//另一個函數定義

func doubler(name string) int {

return len(name) * 2

}

 

//非函數類型

type myint int

 

//實現了adder接口

func (i myint) add(name string) int {

return len(name) + int(i)

}

 

func main() {

//注意要成為函數對象必須顯式定義handler類型

var my handler = func(name string) int {

return len(name)

}

 

//以下是函數或函數方法的調用

fmt.Println(my("taozs"))                   //調用函數

fmt.Println(my.add("taozs"))               //調用函數對象的方法

fmt.Println(handler(doubler).add("taozs")) //doubler函數顯式轉換成handler函數對象然后調用對象的add方法

 

//以下是針對接口adder的調用

process(my)               //process函數需要adder接口類型參數

process(handler(doubler)) //因為process接受的參數類型是handler,所以這兒要強制轉換

process(myint(8))         //實現adder接口不僅可以是函數也可以是結構體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