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一下問題,什么是整數划分?
- n=m1+m2+...+mi; (其中mi為正整數,並且1 <= mi <= n),則{m1,m2,...,mi}為n的一個划分。
- 如果{m1,m2,...,mi}中的最大值不超過m,即max(m1,m2,...,mi)<=m,則稱它屬於n的一個m划分。這里我們記n的m划分的個數為f(n,m);
- 舉個例子,當n=5時我們可以獲得以下這幾種划分(注意,例子中m>=5)
5 = 5
= 4 + 1
= 3 + 2
= 3 + 1 + 1
= 2 + 2 + 1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一、 動態規划解法
根據n和m的關系,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1. 當n=1時,不論m的值為多少(m>0),只有一種划分即{1};
2. 當m=1時,不論n的值為多少,只有一種划分即n個1,{1,1,1,...,1};
3. 當n=m時,根據划分中是否包含n,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 划分中包含n的情況,只有一個即{n};
(2) 划分中不包含n的情況,這時划分中最大的數字也一定比n小,即n的所有(n-1)划分。因此 f(n,n) =1 + f(n,n-1);
4. 當n<m時,由於划分中不可能出現負數,因此就相當於f(n,n);
5. 但n>m時,根據划分中是否包含最大值m,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 划分中包含m的情況,即{m, {x1,x2,...xi}}, 其中{x1,x2,... xi} 的和為n-m,可能再次出現m,因此是(n-m)的m划分,因此這種划分個數為f(n-m, m);
(2) 划分中不包含m的情況,則划分中所有值都比m小,即n的(m-1)划分,個數為f(n,m-1);因此 f(n, m) = f(n-m, m)+f(n,m-1);
綜合以上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上面的結論具有遞歸定義特征,其中(1)和(2)屬於回歸條件,(3)和(4)屬於特殊情況,將會轉換為情況(5)。而情況(5)為通用情況,屬於遞推的方法,其本質主要是通過減小m以達到回歸條件,從而解決問題。其遞推表達式如下:
- f(n, m)= 1; (n=1 or m=1)
- f(n, m)=f(n, n); (n<m)
- 1+ f(n, m-1); (n=m)
- f(n-m,m)+f(n,m-1); (n>m)
據此我們獲得了動態規划的代碼:
1: #include<iostream>
2:
3: using namespacestd;
4:
5: int equationCount(intn,intm)
6: {
7: if(n==1||m==1)
8: return 1;
9: else if(n<m)
10: return equationCount(n,n);
11: else if(n==m)
12: return 1+equationCount(n,n-1);
13: else
14: return equationCount(n,m-1)+equationCount(n-m,m);
15: }
16:
17: int main(void)
18: {
19: in tn;
20: while(scanf("%d",&n)!=EOF&&(n>=1&&n<=120))
21: {
22: printf("%d\n",equationCount(n,n));
23: }
24: return 0;
25: }
幾個變種:
(一)要求1,2,3,4..,m中每個數只允許使用一次的時?
此時我們需要調整我們的狀態轉換公式。
f(n-m,m)+f(n,m-1); (n>m) 應該更改為:f(n-m,m-1)+f(n,m-1); (n>m)
為什呢?因為每個數最多使用一次,f(n-m,m-1)表示我們取了數m,f(n,m-1)表示我們沒取,但是無論取不取數m我們以后都不會再次取數m了。
當然嘍,我們還需要調整邊界狀態:當m=1時,f(n,m)=1;當n=1而m>1時,f(n,m)=0。
其他不變!
(二)要求只能取1,2,3,4,..,m中的奇數?(默認m為奇數,如果不是則m=m-1)
這個呢,我們首先需要調整邊界狀態:當m=1時,f(n,m)=1;當n=1而m>1時,f(n,m)=0
其次,我們需要調整狀態轉換公式:
f(n-m,m)+f(n,m-1); (n>m) 應該更改為:f(n-m,m)+f(n,m-2); (n>m)
這是因為我們不能取偶數,故而當m為奇數的時候,m-1為偶數(只能被選擇0次),f(n,m-1)=f(n,m-2);
(三)要求我們所取的 (n=m1+m2+...+mi )中 m1 m2 ... mi連續,比如5=1+4就不符合要求了。
這個的話,需要做一下轉換,留待下一篇文章說明
注意,一般而言動態規划算法是用非遞歸從下往上計算的,上述代碼采用遞歸形式只是為了便於理解,真正實現的話最好采用非遞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