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DSM、DOM 名詞解釋



1、DEM(Digital Elevation Matrix) 數字高程矩陣。

  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縮寫DEM)是一定范圍內規則格網點的平面坐標(X,Y)及其高程(Z)的數據集,它主要是描述區域地貌形態的空間分布,是通過等高線或相似 立體模型進行數據采集(包括采樣和量測),然后進行數據內插而形成的。DEM是對地貌形態的虛擬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線、坡度圖等信息,也可與DOM或其它 專題數據疊加,用於與地形相關的分析應用,同時它本身還是制作DOM的基礎數據。
DEM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是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簡稱DTM)的一個分支。一般認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內的各種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變化率等因子在內的線性和非線性組合的空間 分布,其中DEM是零階單純的單項數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變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礎上派生。DTM的另外兩個分支是各種非地貌特性 的以矩陣形式表示的數字模型,包括自然地理
要素以 及與地面有關的社會經濟及人文要素,如土壤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岩層深度、地價、商業優勢區等等。實際上DTM是柵格數據模型的一種。它與圖像的柵格表示 形式的區別主要是:圖像是用一個點代表整個像元的屬性,而在DTM中,格網的點只表示點的屬性,點與點之間的屬性可以通過內插計算獲得。

  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種。從數據源及采集方式講有:

    (1) 直接從地面測量,例如用GPS、全站儀、野外測量等;

    (2) 根據航空或航天影像,通過攝影測 量途徑獲取,如立體坐標儀觀測及空三加密法、解析測圖、數字攝影測量等等;

    (3) 從現有地形圖上采集,如格網讀點法、數字化儀手扶跟蹤及掃描儀半自動采集 然后通過內插生成DEM等方法。

  DEM內插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塊內插、部分內插和單點移面內插三種。目前常用的算法是通過等高線和高程點建立不規則的三角 網 (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 簡稱TIN)。然后在TIN基礎上通過線性和雙線性內插建DEM。 由於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測繪、水文、氣象、地貌、地質、土壤、工程建設、通訊、氣象、軍事等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以及人文和自然科 學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如在工程建設上,可用於如土方量計算、通視分析等;在防洪減災方面,DEM是進行水文分析如匯水區分析、水系網絡分析、降雨分析、 蓄洪計算、淹沒分析等的基礎; 在無線通訊上,可用 於蜂窩電話的基站分析等等

2、DSM(Digital Surface Model) 數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縮寫DSM)

  DSM是指包含了地表建築物、橋梁和樹木等高度 的地面高程模型。和DEM相比,DEM只包含了地形的高程信息,並未包含其它地表信息,DSM是在DEM的基礎上,進一步涵蓋了除地面以外的其它地表信息 的高程。在一些對建築物高度有需求的領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視。 是最真實地表達地面起伏情況,可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如在森林地區,可以用於檢測森林的生長情況;在城區,DSM可以用於檢查城市的發展情況;特別 是眾所周知的巡航導彈,它不僅需要數字地面模型,而更需要的是數字表面模型,這樣才有可能使巡航導彈在低空飛行過程中,逢山讓山,逢森林讓森林。

3、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 數字正射影像圖(Digital Orthophoto Map,縮寫DOM)

  DOM是利用DEM對經過掃描處理的數字化航空像片或遙感影像(單色或彩色),經逐像元進行輻射改正、微分糾正和鑲嵌,並按規定圖幅范圍裁剪生成的形象數據,帶有公里格網、圖廓(內、外)整飾和注記的平面圖。 DOM同時具有地圖幾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精度高、信息豐富、直觀真實、制作周期短。它可作為背景控制信息,評價其它數據的精度、現實性和完整性,也可從中提取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信息,為防災治害和公共設施建設規划等應用提供可靠依據。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