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星|《瘋狂的獨角獸》:離職員工披露上市公司負面資料,以為是小說,搜索后發現是真事。


讀后非常震撼。一開始以為是小說,越看越像真事,還說是作者寫的好,寫得像真事。看完后查了一下,就是美國上市公司Hubspot的真事。

作者52歲的時候以商業媒體記者的身份加入HubSpot,兩年后2014年年底HubSpot上市,之后作者很快退出。本書是作者在此期間感受到的公司各種奇葩事情。

作者在HubSpot算中層,因此書中披露事情主要是中層的混亂與奇葩。

作為資深商業記者,作者對HubSpot及其所在的大環境的商業經營的分析,水平一般。

作者對HubSpot的質疑有以下幾點:

1:商業模式上完全不考慮如何盈利,僅僅考慮如何實現銷售額增長,如何讓投資人套現,如何讓創始人獲利;

2:銷售部壓榨年輕人,榨干之后換人;

3:種族與年齡歧視;

4:使用垃圾郵件,雇佣電話銷售人員騷擾潛在客戶;

作為一本小說來看的話情節很一般,沖突太少。作為非虛構的資料來看則非常震撼,這么寫實的負面的資料居然能出版。書后提到作者離職后HubSpot跟作者有過一些激進的較量。

譯者比較有心,翻譯了書中提到的所有的電影和電影中的人物,還把所有書中涉及到的電影整理出了一個清單。

兩個翻譯上的小錯誤

1:錯把ebay翻譯成了“易趣”。易趣被ebay收購了。書中提到的顯然是收購易趣的那個美國的ebay。

2:CAC一般翻譯為“客戶獲取成本”“用戶獲取成本”“獲客成本”,書中翻譯為“客戶購置成本”,略顯怪異。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

1:銷售部“攪動”並消耗着這些年輕雇員。先吸納他們,再耗盡他們,最后扔掉他們,另尋新人——這就是他們的模式。P57

2:"轉轉女"解釋道不能僅僅因為哈里根和德哈邁實是創始人,且他們准許了什么事情,這些事情就會真的實施。她告訴我,哈里根可能一走出房間就馬上忘記了這件事,而且他再也不會去想這件事。沒人把哈里根在自己沒參加過的會上所說的話當回事。至於德哈邁實,他幾乎不在公司出現。P112

3: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科技公司會做一些電話銷售,原因很簡單:便宜。P118

4:在Hubspot, VORP代表着公司付你的薪水和公司另尋他人代替你的工作所花費的最低費用之間的差值。這是套惡毒算法僅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人力成本壓到最低。P122

5:根據泡沫經濟的奇怪准則,公司上市前並不需要盈利,但他們得顯示出收入增長。每個月,每個季度,Hubspot的銷售額必須一直增長。一家創業公司停止增長就如同一條鯊魚停止游泳一樣就等着死在水里吧。P123

6:這個指數叫做客戶購置成本(Customer Acquistion Cost),也就是CSC,而這個指數在HubSpot越來越高。P124

7:對於我來說,Hubspot並不是家軟件公司,而更像是一家金融機構,是一架操縱金錢轉手的馬車。哈里根和沙阿組建了一股靠炒作掙錢的廉價勞動力。Hubspot並不會盈利,但這不要緊。哈里根和沙阿所需要做的就是讓銷售額持續增長,繼續用“悅客”、“瓦解”和“轉型”之類的話語編造美好的童話,盡量讓業務維持到投資者能從中兌現。136

8:一次又一次,我目睹了聰穎睿智、富有經驗又學識淵博的女性在30多歲的時候(在Hubspot,他們是老人)被Hubspot開除,幾乎沒有、甚至完全沒有提前通知。P144

9:在第一次網絡泡沫中,硅谷創造了這種新型的公司:公司可以虧損多年,實際上有可能永遠不會盈利,但仍能讓它的創始人和投資者變得無比富有。P147

10:哈里根發自內心地相信創建一家科技公司的最佳辦法就是雇用上百名毫無經驗的年輕人,給他們提供許多的免費啤酒和派對來讓他們放松。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甚至有可能是對的。但是這么當眾講出來並不是什么明智之舉。P178

11:我大吃一驚,“托洛茨基”承認了他一直在試圖把我趕走。他竟然還解釋了為什么他會這么做。他說是因為我在8月份的時候跟他在臉書上解除了好友關系。他知道這聽上去很蠢,但是他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P254

12:特雷普說IPO的成功。就像一部團伙犯罪電影。你知道他們會把此地搶掠一空,但你不知道他們會怎么做,你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成功逃脫。P262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