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如何開始自己信息技術之路的之一


從今天起,開始正式回顧並記錄自己從一個 電腦都沒有見過的無知少年如何成長為一位對信息技術如痴如狂的追隨者的整個經歷。

我自小學五年級起就有堅持記日記的習慣,這些連續的日志的回顧與撰寫得益於對過往日記本的查閱,在些,首先感激我的小學老師,是你們教會了我認識並能書寫這一切漢字。

今天是回顧日志的第一天,談談我第一次看到電腦並怎樣痴戀着它及第一次對編程的認識經歷。

2000年,我所在的中等師范學校,學校終於有了自己的幾間計算機教室,運行着WIN95及部分WIN98系統,還有一些WIN32系統及純DOC系統。·

天生對科學的無限好奇,雖然因為家庭困難而沒能進入大學的殿堂,但對科學的愛卻仍然如蜜糖吸引着螞蟻一般吸引着我,而當時這樣的高科技竟然已來到身邊,當時那種心情真如餓狼撞上的倒霉的兔子一般急不可耐,雖然學校每周開設了一節計算機課,但這完全無法了決心中的渴望,得知當時學校管理中心有付費使用機房的規定后,我大有置生死於不顧的沖動了。

為什么要置生死於不顧呢?

其實真不是誇張,當年生活費非常拮據,家里非常困難,如果非要去學這種在當時 看來並不是主流的東西,沒有多少人會支持,但我卻對自己狠了狠心,連續兩個月多數每天只吃兩餐,硬是到機房自己摸索了兩個月,學會了——打字,還是五筆的,直到今天都要感激當時的對自己的狠心,若不然各位可能就不會那么快看到這些文章了。

半年后,中師畢業,17歲的青春少年便如一棵野草被扔進了社會的大河之中,我到一所鄉村小學當了一名小學老師,望着孤零零立在青山竹林中的學校,四顧茫茫之際,大有被拋棄的錯覺。

學校自然不會有計算機。

學校也是在三年后才終於有了計算機室,但機遇與改變就此展開,如一個已快餓死的人,突然看到天上落下一只烤熟的火雞一般,我咬住那只野雞,再也沒有松口——厚盡臉皮也要進計算機房去學習,搶着半夜去學習,興奮得好像自己真的是機器人一般,可以不吃不喝。

很快我復習恢復了飛速的打字速度,學習了一些基本的電腦操作,算是真正步入了信息技術的殿堂。

那些個夜晚,春秋季節鄉村水多,蚊蟲將人團團圍着咬;冬天冷得披着被子才能不發抖。在別人娛樂着、談笑着的時候,我就這樣渡過了一年。

2004年的夏季,我拿着自己撙衣節食——那真的是撙衣節食啊——兩年都不敢使勁吃肉,衣服 都沒有買過一件新的(那時工資才600多一月)——我拿着六千元錢從重慶石橋鋪電腦廣場買回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台電腦 。多少讓人想起了胡適先生說過的“凡是要作學問的,撙衣節食也會去做。”

正是在回程的路上,在泥濘的城鄉結合部的道路上,我撿到了一本渾身是泥的破書——《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書皮過臟,只好撕掉,只留下內頁尚還完整如初,這本書一直被我保存至今——

 

后來看起來,這本書在編寫上並不詳盡,有很多內容根本沒有詳細 的講,大概這書應當是作為大學的教材用的——因為老師將會講解未寫入書中的內容,更糟糕的,這可能 真的是一本盜版的圖書,由於采用的是掃描錄入文字再次編輯的方法重新排版盜版,因而在掃描識別文字時,很多關鍵 的代碼居然是錯的!是的,書中作為例子的代碼有些居然是錯的!

那時自己能有一台電腦已經是全學校第一大的新聞了,沒有網絡,也無法擁有網絡,2004年重慶鄉村,尚且沒有任何運營商會給你提供網絡,我所擁有的就只有一本破書,和一個為愛書而痴迷了的頭腦。

記得那是2004年暑假的一天,電腦終於弄回來安裝完成,且被 自己激動的心情反復將會的功能用了又用,已是晚上12點,但心情還無法平靜,又捧起那本撿來的書,是夜,便已閱讀過半——盡管其中很多內容根本就無法理解——試想一個對編程概念完全沒有了解過的人,怎么能夠理解呢?

但縱然如此,也許是因緣如此,亦或自己優秀的數學能力幫助,我每次明白了編程中變量的意義,第一次的感覺是,變量就如同代數中的代表數的符號,只是不明白,為什么一個變量的值會在代碼中可以不停的改變,這個問題直到多日后才被慢慢習慣。寫在這里,以備正步入編程殿堂的朋友們一起感慨之,這又覺得如果能有一個好老師是多么重要。

想想 今天的朋友 們,你們擁有那么好的網絡條件,擁有搜索不盡的網絡資源,擁有隨時可以請教的網絡大師,學習將是多么的容易。

今天就將我與信息技術中編程的邂逅經歷回顧於此,並無意表現自己能在無網環境下自學編程成功的的神奇自誇於此的意思 ,僅表達人若愛學,必將有置之於死地而后生的勇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