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Windows直接遠程訪問Ubuntu 18.04(舊版本也支持,無需安裝第三方桌面,直接使用自帶遠程工具)


  本文主要是講解如果理由VNC實現Windows遠程訪問Ubuntu 16.04(因為本文已經有點年頭了,之前以16.04版本為例講解,最新版18.04筆主也測試過是沒有問題的),其實網上有很多類似教程,但是很多需要安裝第三方桌面(xfce桌面等等),而且很多人不太喜歡安裝第三方桌面,很多人像筆者一樣喜歡原生自帶的桌面(O(∩_∩)O哈哈~有點強迫症)。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下,不需要安裝其他桌面,使用Ubuntu 16.04原生自帶桌面如何進行遠程訪問。

  如果不想自己折騰的話,這里推薦一個工具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IIs7服務器管理工具。IIs7服務器管理工具可以批量連接並管理VNC服務器 作為服務器集成管理器,它最優秀的功能就是批量管理windows與linux系統服務器、vps。能極大的提高站長及服務器運維人員工作效率。同時iis7服務器管理工具還是vnc客戶端,服務器真正實現了一站式管理,可謂是非常方便。 下載地址:http://yczm.iis7.com/?tscc 界面如下:

 

  下面開始介紹如何自己DIY實現Windows直接遠程訪問Ubuntu

 

一、設置Ubuntu 16.04 允許進行遠程控制

   首先,我們先設置Ubuntu的遠程控制,將其設置為允許被遠程連接,進入系統-》首選項-》桌面共享,或者直接搜索桌面共享,如圖所示

  將【允許其他人查看您的桌面】這一項勾上,然后在安全那項,勾選【要求遠程用戶輸入此密碼】,並設置遠程密碼。並且我們取消勾選【必須為對本機器的每次訪問進行確定】(這樣做,是為了被遠程的時候不需要再確認,否則每次遠程都要人為確認才能被遠程,會很繁瑣)如圖所示:

二、安裝vncserver

   其次,打開終端,我們需要安裝vncserver的基礎服務,輸入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xrdp vnc4server xbase-clients

  如圖所示:

三、安裝dconf-editor(取消權限限制)

   再次,我們需要取消掉請求加密的功能,否則缺少這一步是無法遠程上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安裝dconf-editor工具進行配置,輸入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dconf-editor

  如圖所示:

  安裝完成之后,我們需要打開dconf-editor工具,在桌面搜索dconf-editor打開,如圖所示:

  打開之后,依次展開org->gnome->desktop->remote-access,然后取消 “requlre-encryption”的勾選即可。如圖所示:

  至此,前期准備工作已經完成,后面直接通過VNC工具或者Windows自帶的mstsc(遠程桌面控制)進行訪問就行。

四、遠程連接Ubuntu 16.04

  獲取當前的IP地址,命令ifconfig即可得到,筆者的當前的Ubuntu的IP地址為:192.168.8.203,然后通過IP地址就可以遠程訪問了。

  方法一、通過VNC Viewer客戶端進行訪問

  大家可以到VNC官網(https://www.realvnc.com/en/connect/download/viewer/)下載最新的版本,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相對應的版本,如圖所示:

  輸入我們需要遠程控制的PC主機的IP,如圖所示:

  成功連接上了,如圖所示:

 


  方法二、通過Windows自帶遠程桌面控制(mstsc)進行訪問(個人推薦)

   個人比較推薦使用該方法,直接使用Windows自帶的遠程桌面控制工具進行遠程訪問,這樣就可以不用VNC Viewer。直接打開自帶遠程桌面控制,輸入目標PC的IP地址,如圖所示:

  通過自帶遠程桌面控制工具,選擇模式【vnc-any】,然后輸入IP地址和密碼進行登錄(其中端口號默認為5900,保持不變就行)如圖所示:

  成功連接了,如圖所示:

 -----------------------------------下面是Ubuntu最新版本18.04的連接,方法是一模一樣的-----------------------------------

 

最終遠程界面

 

PS:如有疑問,請留言,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blogs.com/xuliangxing/p/7642650.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