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產品相關信息
1.1你選擇的產品是?
我選擇微信
1.2為什么選擇該產品作為分析?
因為產品列表里面只有微信用的相對多一點。
1.3該產品是怎么誕生的(在什么樣的背景下)?
2010年10月,一款名為Kik的App因上線15天就收獲了100萬用戶而引起業內關注。Kik是一款基於手機通訊錄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功能的應用軟件。騰訊廣州研發部與張小龍其人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Allen注意到了Kik的快速崛起。
一天晚上,他在看Kik類的軟件時,產生了一個想法:移動互聯網將來會有一個新的IM,而這種新的IM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他想了一兩個小時后,向騰訊CEO馬化騰Pony寫了封郵件,建議騰訊做這一塊的東西。Pony很快回復了郵件表示對這個建議的認同。Allen隨后向Pony建議廣州研發部來承擔這個項目的開發。“反正是研究性的,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么樣,”Allen回憶說,“整個過程起點就是一兩個小時,突然搭錯了一個神經,寫了這個郵件,就開始了。”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發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語音對講的手機聊天軟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或平板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眾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台,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其官方網站上的宣傳語為“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1.4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軟件得到發展或者沒落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微信的興起給微博帶來的打擊)
2010年10月籌划啟動,由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 。該團隊經理張小龍所帶領的團隊曾成功開發過Foxmail、QQ郵箱等互聯網項目。騰訊公司總裁馬化騰在產品策划的郵件中確定了這款產品的名稱叫做“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發布針對iPhone用戶的1.0測試版。該版本支持通過QQ號來導入現有的聯系人資料,但僅有即時通訊、分享照片和更換頭像等簡單功能。
在隨后1.1、1.2和1.3三個測試版中,微信逐漸增加了對手機通訊錄的讀取、與騰訊微博私信的互通以及多人會話功能的支持,截至2011年4月底,騰訊微信獲得了四五百萬注冊用戶。
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布了2.0版本,該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樣的語音對講功能,使得微信的用戶群第一次有了顯著增長。
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戶達到1500萬 。
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布3.0版本,該版本加入了“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對繁體中文語言界面的支持,並增加港、澳、台、美、日五個地區的用戶綁定手機號。
2012年4月,微信發布4.0版本。這一版本增加了類似Path和Instagram一樣的相冊功能,並且可以把相冊分享到朋友圈。微信推向國際市場的嘗試,為了微信的歐美化,將其4.0英文版更名為“Wechat”,之后推出多種語言支持 。
2012年7月19日,微信4.2版本增加了視頻聊天插件,並發布網頁版微信界面。
2012年9月5日,微信4.3版本增加了搖一搖傳圖功能,該功能可以方便的把圖片從電腦傳送到手機上。這一版本還新增了語音搜索功能,並且支持解綁手機號碼和QQ號,進一步增強了用戶對個人信息的把控。
2013年2月5日,微信發布4.5版。這一版本支持實時對講和多人實時語音聊天,並進一步豐富了“搖一搖”和二維碼的功能,支持對聊天記錄進行搜索、保存和遷移。同時,微信4.5還加入了語音提醒和根據對方發來的位置進行導航的功能。。
2013年8月5日,微信5.0 for ios上線了,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戲中心,掃一掃(簡稱313)功能全新升級,可以掃街景、掃條碼、掃二維碼、掃單詞翻譯、掃封面,同年8月9日,微信5.0 Android上線。
2013年12月31日,微信5.0 for Windows Phone上線了 ,添加了表情商店,綁定銀行卡,收藏功能,綁定郵箱,分享信息到朋友圈等功能。
2014年,微信在產品內添加由“嘀嘀打車”提供的打車功能。微信升級為5.2版本,Android版界面全新改版。並開放微信支付功能,電腦管家牽手微信上線聊天記錄備份功能。
2015年1月21日,微信在App Store率先上線了6.1版,新版增加了“附件欄發微信紅包”、“更換手機時,自定義表情不會丟失”、“可以搜索朋友圈的內容和附近的餐館”三大功能。還有安裝之后的開場幻燈片——統計你過去一年“送出的贊”以及“收獲的贊”。
2015年8月28日,微信支付正式公布“微信智慧生活“全行業解決方案。具體體現在以微信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幫助傳統行業將原有商業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
2017年1月9日0點,萬眾矚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調上線,用戶可以體驗到各種各樣小程序提供的服務。
2017年3月23日晚,微信官方悄然推出了“微信指數”功能,騰訊方面定義其為微信官方提供的基於微信大數據分析的移動端指數。
2017年5月4日,微信支付宣布攜手CITCON正式進軍美國。在微信支付正式進軍美國后,赴美人群可在美國享受無現金支付的便利。通過微信支付,在美國的衣食住行均可直接用人民幣結算。微信迎來更新,新增「微信實驗室」功能。目前,啟用的實驗有「看一看」和「搜一搜」兩個功能。
從2017年9月25日17時-28日17時的四天內,手機微信啟動頁面顯示的地球圖片也將從以前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全世界范圍公開的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更換為風雲四號的成像圖。這也是微信啟動頁6年來的首次更換。
微信之所以興起,我覺得微信是為了移動而生,使人們不用坐在電腦前。(雖然qq和微信現在都可以電腦和手機一起登錄。但qq是從pc時代來的,所以不像微信純粹為移動互聯網而生)。微信像一個功能超級強大的短信,自動壓縮語音和圖片,可以花很少的流量不用一點話費就可以溝通。微信的朋友關系簡單熟悉,等等還有很多好用的功能,促使它一點點地被人們所使用。微博沒有利用好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微信順應了這個趨勢,在打造自己的圈子和維護個人隱私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微博已失去核心用戶和核心內容,雖然內容不少,但有些不想看到的廣告啥的也會跑出來,更新量巨大,到最后上微博主要是看新聞,看愛豆的動態,而微信相對比較干凈簡單。
2.調研,評測
2.1下載軟件並使用起來,描述最簡單直觀的個人第一次上手體驗。
之前一直是用qq,由於爸媽都是用微信,於是開始使用起了微信。
感覺跟qq功能差不多啊。
界面簡潔,不花俏。
可以推薦手機聯系人的微信。
有公眾號,訂閱號等功能。
還有收付款,掃一掃。
2.2選擇一個朋友(用戶)進行采訪,並加以記載。
采訪對象:女大學生
需求:聊天,看朋友圈和文章,轉賬收款等
Q1:你經常用微信嗎?
--還可以,有時候也會用qq。
Q2:都用微信做什么呢?
--看看小說,刷刷朋友圈,聊聊天,有時候轉賬收款,收發紅包啥的。
Q3:你用微信過程中,有出現什么問題嗎,覺得它的優缺點有哪些?
--(1)先說缺點,表情包沒qq豐富,還得慢慢收藏,建立自己的表情包庫,還有發圖片不能像qq直接上滑發送,得點進去到相冊才能發。為什么刪除臨時會話后,再跟這個好友聊天,之前的記錄都沒了,好糟心。沒有好友分組,我要找好友聊,如果我忘記給他/她備注什么了,或者忘記網名叫啥,就不能按首字母或用搜索去查找,還得通訊錄一個個找過去。發朋友圈為什么還得帶照片才能發。
(2)優點的話,最明顯是通訊錄是自己熟悉經常聯系的好友,qq用太久了,加的好友現在好多都沒聯系了。朋友圈不是好友的話,是不會看到別人的評論,隱私性好。還有訂閱號,公眾號啥的,可以看看文章,還有小游戲可以玩。
Q4:你對這個產品有啥建議嗎?
--(1)可以增加像qq那樣會動的小表情。
(2)如果可以的話,增加一個分組吧,找人好累。
(3)還有發朋友圈想要發純文字,不要先選擇一張照片,才能點進去編輯文字這個設計。
2.3結論:經過這么多工作,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給這個軟件做一個評價:
好,不錯。微信還是一款很好使用的社交軟件,尤其是中老年都喜歡用,比qq簡單,不花里花俏。
3.需求分析
3.1列出該產品的典型用戶和典型場景,並且用用例圖(Use case)加以表示
3.1.1典型用戶和典型場景
姓名,年齡 |
小小,14 |
職業 |
中學生 |
知識層次和能力 |
中學 |
生活工作情況 |
學習,不怎么玩手機 |
動機,目的,困難 |
有時候老師會發通知在微信里,和作業 |
用戶偏好 |
聊天,逛朋友圈 |
用戶比例 |
? |
典型場景 |
周末回來,老師通知事情 |
典型描述 |
順便用微信跟同學聊聊天 |
姓名,年齡 |
大大,25 |
職業 |
淘寶店主 |
知識層次和能力 |
本科 |
生活工作情況 |
上貨,發貨,賣東西 |
動機,目的,困難 |
放點優惠信息,宣傳店鋪,收付款,發紅包 |
用戶偏好 |
賣東西買東西 |
用戶比例 |
? |
典型場景 |
發商品優惠券和優惠鏈接,搞一些活動,用微信公眾號推廣店鋪,增加人氣 |
典型描述 |
店鋪粉絲人氣蹭蹭蹭往上漲 |
姓名,年齡 |
諾諾,45 |
職業 |
家庭婦女 |
知識層次和能力 |
小學 |
生活工作情況 |
平時帶帶孩子,照顧家庭 |
動機,目的,困難 |
跟親戚朋友嘮嘮嗑 |
用戶偏好 |
不會打字,喜歡用語音 |
用戶比例 |
? |
典型場景 |
跟孩子朋友視頻或者語音通話,看看文章,新聞 |
典型描述 |
語音解決了不會打字的難題 |
3.1.2用例圖
3.2選擇獲取需求的方法(比如焦點小組、深入面談),得到該軟件的需求。(對不同的典型用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深入面談......
中學生對象:
Q1:使用微信時,你有什么需求或者問題?
--微信比較簡潔,像我這個年紀還是比較喜歡可以換皮膚的QQ。好友和群沒分組,都不知道是哪個班的同學,會混亂,而且我這個年紀,有自己手機號碼的很少,所以大多數還是qq
工作人員對象:
Q1:使用微信時,你有什么需求或者問題?
--暫時還沒有哈,挺方便的,店鋪有些要掃描,微信就很方便了。
中老年人對象:
Q1:使用微信時,你有什么需求或者問題?
--有時候聽語音很不方便,聽一半被打斷,不小心摁沒了之后,得從頭再聽。
4.分析
4.1盡可能地使用軟件的所有功能。
4.2分析這個軟件目前的優劣 (和類似軟件相比),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要求把對比的結果列出一個表格,對比每個軟件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4.2.1 在這里我用微博和QQ與微信作比較:
|
微信 |
|
微博 |
聊天會話 |
1.可以語音,可以視頻或者語音聊天 2.臨時會話刪除后,記錄就沒了。電腦版與手機版記錄不同步。 3.好友和群不能分組 |
1.可以語音,可以QQ或者視頻電話 2.臨時會話刪除后,記錄還保存着,電腦版與手機版記錄同步。 3.好友和群能分組 |
1.只能打字和發送語音 2.好友和群能分組 |
好友動態 |
1.個人隱私這塊做得好,共同好友才可以看到評論,可以設置不給誰看,或者不看誰的朋友圈。2.發動態得先發一張照片,比較繁瑣 |
1.可以看到不是自己好友的評論,可以設置空間權限。可以評論圖片和GIF表情 2.發動態不用先發一張照片,比較簡便 |
1.都能看到別人的微博 2.發動態不用先發一張照片,比較簡便 |
支付 |
1.可以轉賬收賬,無需添加為好友。2.微信里面的充話費可以自定義金額,支付寶不行。 3.轉賬要點進去才能收賬,而支付寶直接轉賬就可以了 |
1.可以轉賬收賬,無需添加為好友 |
1.不可以 |
紅包 |
可以收發紅包 |
可以收發紅包 |
可以收發紅包 |
傳送和接收文件 |
不能長期收藏保存,會過期 |
可以方便地收發文件,不會過期。 |
不能收發文件 |
提醒對方 |
不可以抖動 |
可以抖動 |
不可以抖動 |
相冊 |
可以看到以前發過朋友圈的照片 |
不僅可以看到以前發過的說說的照片,還可以傳照片到空間相冊保存,可以給手機內存省不少內存。 |
可以看到以前發過的微博的照片 |
收藏的內容 |
收藏的不能分組,查找麻煩 |
收藏的能分組,查找方便 |
收藏的不能分組,查找麻煩 |
網頁版 |
必須要掃碼后確認才能登陸 |
可以輸入賬號密碼就登陸 |
可以輸入賬號密碼就登陸 |
其他 |
(1)有微信公眾號和訂閱號,豐富了生活。 (2)號碼好記,因為是手機號 (3)添加了小程序等新功能 (4)比較好添加,因為賬號是手機號。QQ賬號就不好記了。 |
(1)好玩的功能多,比如去年火起來的厘米秀 (2)表情豐富 (3)有很多皮膚,聊天氣泡,裝扮可以選擇。 |
(1)功能單一,主要是看新聞,看愛豆動態,看熱門事件,一般人不會用微博聊天 |
4.2.2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
(1)刪除對話框不要把聊天記錄也給刪除了,有時候想留着聊天記錄,就不能刪除對話框,這樣造成對話列表太多人了。
(2)看文章邊聊天:在閱讀文章時可以切換回聊天界面,變成聊天對話框顯示在文章這個界面的上半部分,回完消息,聊天對話框就消失,還可以繼續看文章。
(3)評論朋友圈可以插入圖片。
(4)文件可以長時間保存收藏,上傳,下載文件更方便。
4.3[附加題]根據理解和體驗,畫出整個軟件所有功能邏輯框圖,根據重要度標識出各模塊的重要度、完成度、出發點及效果;
(1)
重要度:100%
完成度:100%
出發點:讓大家交友,添加好友。
效果:還不錯
(2)
重要度:100%
完成度:100%
出發點:轉賬收款方便了,還可以查看券
效果:還不錯
(3)
重要度:100%
完成度:90%
出發點:更加方便人們生活
效果:還不錯,再增加個應用號就好了,其他功能進一步完善。
4.4[附加題]針對不同的維度評分,對用戶體驗方面、UI界面美觀度、核心功能,分別打分(能給出更詳細的評分更優)。
維度 |
得分(滿分為100分) |
詳細說明 |
用戶體驗 |
90 |
用起來還不錯,上手快,尤其深受中老年人喜愛 |
Ui界面美觀度 |
85 |
我個人喜歡QQ的ui界面設計 |
核心功能 |
95 |
功能還不錯,好像要出應用號 |
5.建議和規划
5.1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1)做好微信用戶的需求分析和市場調研,多看用戶反饋
(2)設計出好的方案,讓需求能夠通過設計出來的這個功能被滿足
(3)將方案向自己的團隊描述清晰,做好團隊之間的協調工作,多和團隊成員交流產品想法,多問問其他人產品體驗方面的不足,遇到問題時,有備選方案
(4)多看看競品的動態。
(5)把自己當成小白用戶,多想想創新點。
5.2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
微博,QQ,陌陌,脈脈等
5.3你要設計什么樣的功能?(殺手功能 or 外圍功能)
5.4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1)考慮到有時候在看喜歡的文章,不想返回回消息,但是又是比較急的消息等着回,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可以在看文章的時候,上方點出可以回復消息的臨時對話框,回復完,就可以繼續看文章。優化小程序,訂閱號,服務號等功能,增加應用號,實現在微信上也能用到app.
(2)有時候想找某個朋友找不到,忘記網名和備注,用搜索是不行的,所以分組就可以方便查找。群也是,太多群沒有分組的話,感覺很亂。有時候想看之前的記錄,可是刪除臨時會話后,就不見了,不刪除臨時會話吧,時間長了,對話列表的人太多了。
(3)發朋友圈入口這個覺得可有可無,放最顯眼位置比較好點。
(4)多種皮膚換着用,這個QQ有做到,所以比較喜歡這個換皮膚的。不過有些要會員。。。
5.5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首先不只是我一個人覺得在看文章時,再返回去回消息是有多麻煩,然后又得回來重新找剛才看的那篇文章。還有臨時會話刪除了,記錄都找不回來了,挺不方便的。換個手機登錄,消息不能保持同步了,也無法看到之前發的消息。把這些解決好,能極大方便用戶,增強用戶良好的體驗感和使用感。
5.6你的創新在哪里? 請使用 NABCD 分析(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1.N(Need,x需求)
方便用戶,改善用戶使用中的不滿意,以用戶的體驗感和需求為主。
2.A(Approach,做法)
閱讀和聊天可以同屏進行,
朋友圈增加帶圖評論
在線儲存信息,保存聊天記錄
可以增加一個能轉發語音消息的功能。
增加應用功能,實現只用一個微信,也可以登其他app.
3.B(Benefit,好處)
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操作更方便。
4.C(Competitors,競爭)
優勢:微信的用戶到目前可以說還是很多的,要一點點在普及,基本上大家都開始轉移到使用微信。
劣勢:部分功能還有待改進。
5.D(Delivery,推廣)
微信具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只要做的讓用戶體驗和使用感好的話,推廣不難。
5.7[附加題] 如果你來領導這個團隊,會有什么不一樣?
會比較注重ui設計和用戶體驗感,廣泛聽取不同群體的需求,再加以改進。
5.8[附加題] 如果你的團隊有5個人, 有16周的時間,你作為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人員配置 |
人數 |
項目經理 |
1 |
開發 |
2 |
測試 |
1 |
Ui設計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