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數據庫編程之數據庫的設計


第一章:數據庫的設計

1.1:為什么需要規范數據庫的設計

1.1.1:什么是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就是將數據中的數據實體及這些數據實體之間的關系,進行規范和結構的過程。

1.1.2:數據庫設計非常重要

良好的數據庫設計表現的幾個方面:

l  效率高

l  便於進一步擴展

l  可以使應用程序變得更加容易

1.2:設計數據庫的步驟

  需求分析階段

  概要設計階段

  詳細設計階段

1.2.1:收集信息

創建數據庫之前,必須充分的理解數據庫的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功能

1.2.2:標識實體

在收集信息后,必須標識數據庫要管理的關鍵對象或實體

1.2.3:標識每個實體需要存儲的信息

標識實體的信息,該實體的屬性,這些屬性將組成表中的列

1.2.4:標識實體之間的關系

關系型數據庫有一項很強大的功能,即他可以關聯數據庫中各項的相關信息

1.3:概要設計--------繪制E—R圖

E-R圖(entity-Relationship):實體關系圖

1.3.1:實體-關系模型

1:實體:現實世界中客觀存在的事物,具有行為特征和屬性。

2:屬性:屬性就是實體的特征

3:聯系:聯系就是兩個或連個以上的實體之間的關系

4:映射關系:表示通過聯系與該實體關聯的其他實體的個數。

  一對一:X中的一個實體與Y中的一個實體關聯。Y中的一個實體最多與X中的一個實體關聯

  一對多: X中的一個實體與Y中的任意多實體關聯。Y中的一個實體最多與X中的一個實體關聯

  多對一:X中的實體與Y中的一個實體關聯。Y中的一個實體最多與X中的任意多實體關聯

  多對多:X中的一個實體可以與Y中的任意多實體關聯,,反正成立

5:實體關系圖

  矩形表示實體集

  橢圓表示屬性

  菱形表示關系集

1.3.2:關系數據庫模式

用二維表的形式表示實體和實體之間的數據模型稱為關系模型

R(u) 或者R(A,B)     R:表示關系名U:表示屬性集合A,B表示U中的屬性

1.4:邏輯設計--------繪制數據庫模型圖

1.4.1:繪制數據庫模型圖的步驟

  新建數據庫模型圖

  添加實體

  添加數據列即相應的屬性

  添加實體之間的映射關系

 

1.5:數據規范化

1.5.1:設計問題

  信息重復

比小心輸入代表的意思一樣,但是用的詞卻不一樣。

  更新異常

更新時造成的異常。

  插入異常(無法表示某些信息)

本來是一樣的實體,最后插入的一個或對個信息不一樣

  刪除異常(丟失有用的東西)

在一些情況下,可能刪除莫一行數據,會丟失一些數據

1.5.2:范式設計

  確保每列的原子性。表示不可再分的最小數據單元

  第一范式的基礎上,每列都與主鍵有直接的關系。其他列都要依賴於主鍵。(即一個表描述意見事情)

  第二范式的基礎上,沒列都和主鍵有直接的關系,但每列之間不存在依賴關系。

1.5.3:規范化和性能的關系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既要考慮三大范式,避免數據的永裕和各種數據操作異常,又要考慮數據訪問的性能,有時,為了減少表之間的連接,提高訪問新能,允許適當的永裕,這是最合適的設計方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