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時間管理哲學——打造自己的分時管理系統


開篇

  說實在話,我接觸的很多人,都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

  這篇文章就是想說說我的時間管理方法;

  但話又說回來,想管好自己的時間,還是得靠自己有強烈的意願才行,

  沒有意願,光有方法也是白搭!

  這篇文章不談怎么鼓動你樹立意願,只談方法!

CPU的運作機制

  我們搞程序的,都知道操作系統的運作機制:

  單個CPU是不能處理多任務的,

  你讓他算1+1的那一刻,他只能算1+1,那一刻不能做任何其他的任務,

  然而一個現代操作系統是怎么實現並行任務的呢?

  它是通過划分時間片,來實現多任務的,

  划一小段時間,來處理任務A的事情,這段時間用完之后,把當前處理的狀態記下來,

  再划一小段時間處理任務B的事情......

  如此看來,划的時間片足夠小,成千上萬個任務,就得以“並行執行”了

  其實對於CPU來說,還是串行執行的,

  只不過對於使用他的人來說,看起來就是並行執行了;

人腦的運作機制

  人的大腦跟CPU很相似,

  人腦也是串行處理事情的,你讓一個人同時處理兩樣事情,是非常難的,

  就拿“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來說,只有練九陰真經潛質的人才能做到,

  有些人可能說,我可以一邊跑步,一邊聽英語,那么你仔細想想,你跑步用腦了嗎?

  把那些不需要用腦的事兒剔除掉,你的大腦是不可以並行處理事務的;

  或者換句話說,你如果想做好一樣事兒,你就不要三心二意,專心做這一件事就好;

  人腦跟CPU也有不同之處

  CPU長時間處理一項事務,不會感到厭煩;

  但人腦長時間處理一項事務,會感到厭煩,

  哪怕這是你非常喜歡的事也好,你如果長時間做這項事,就做不好了;

打造自己的分時管理系統

       現代社會的人,往往每天也有若干項事務要處理,

       尤其是管理角色,我們說,管理就是協調;

       你管理的資源或者事務越多,你需要協調的內容也越多;

  我沒辦法像CPU一樣,可以把時間片划分到足夠小,

  幾毫秒的時間都分的出來,去做一項事務的一部分,

  但我又不想讓自己的大腦長時間的泡再一個事情上,

  一方面是怕自己厭煩,

  另一方面是時間是有限的,這樣事情上投入的時間多了,那樣事情就會受影響;

  所以沒辦法,就要把自己的大腦切一塊出來,讓他來做操作系統做的事兒

  事情來了,先讓操作系統把這些事情編好號、排好隊;

  然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做拆分;每個事情按時間顆粒度拆好;

  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按這個顆粒度來處理,

  實際用的時間上可能沒計划的那么准確,沒關系,

  只要你做到了預期的程度,就停下手頭的工作,來處理另一個事情; 

  等另一個事情(或另幾個事情)處理好之后, 

  再回頭處理第一個事情的第二個任務, 

  因為你前面由“操作系統”做好了任務的拆分, 

  所以現在處理第一個事情的第二個任務,也不會有太多進程切換的成本; 

  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你會發現:你一天(一周或一個月)在同時處理好幾項事務; 

  而且處理的井井有條。 

  一開始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時間久了,你會覺得神清氣爽、精神舒暢!

有什么好處

       只要實施了這套方法,你就不會被人說:

  “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顧頭不顧腚”之類的話了;

  當然這最主要的還是看你怎么划分任務的優先級和重要程度;

  但光有這個,根本不夠用,只有實施我這套方法,

  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再多的事情來都不用發愁,

  所謂的“事繁不慌”的境界,也是因為有這套方法,才能做到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