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玻璃罐子,然后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里的鵝卵石。教授把石塊放完后問他的學生:“你們說這個罐子是不是滿的?”,“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教授笑着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它們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問:“現在罐子是不是滿了?”大家都有些不敢回答,一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也許沒滿。”教授不語,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倒進罐子里,然后又問學生:“現在呢?”“沒有滿!”全班學生很有信心地回答說。是的,教授又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緩緩倒進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的玻璃罐。
一個平常的玻璃罐就這樣裝下了這么多東西,但如果不先把最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也許以后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生活中那么多事情,其實都可以像往這個玻璃罐里放東西那樣,先進行時間級別分類,如根據大學生的日常安排,按照“事分輕重緩急”進行組合,確定先后順序,做到不遺不漏。如:
A級別:時間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非常重要的事情。如即將到來的考試必須多花時間進行准備。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懼怕A級別的事情,覺得太復雜,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同時因為怕困難完不成或者完成得不完美而采取逃避的態度。
B級別:很重要、但在時間上沒有特別要求。這一級別的事情當前不需要馬上交差,但又非做不可,容易在不急的心理中被人遺忘,在最后關鍵時刻演變成A級別事件,如兩周前老師布置的期中檢查作業。
C級別:時間上緊迫、但並不是很重要的、可以請別人代勞的事情,如取快件,可以請同學順便去取。
D級別:時間上不緊迫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些可以請別人做;有的可以降低標准;有的必須要做則放在零碎時間中進行完成;有的對生活沒有益處的事件則建議選擇放棄,如毫無意義的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