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sockopt()和getsockopt()函數參數


setsockopt()函數功能介紹
功能描述:
獲取或者設置與某個套接字關聯的選項。選項可能存在於多層協議中,它們總會出現在最上面的套接字層。當操作套接字選項時,選項位於的層和選項的名稱必須給出。為了操作套接字層的選項,應該 將層的值指定為SOL_SOCKET。為了操作其它層的選項,控制選項的合適協議號必須給出。例如,為了表示一個選項由TCP協議解析,層應該設定為協議 號TCP。
 getsockopt()函數功能是獲取一個套接口選項。
 
原型:

int getsockopt(int sock, int level, int optname,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int setsockopt(int sock, int level, int optname, const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參數:
sock:將要被設置或者獲取選項的套接字。
level:選項所在的協議層。
optname:需要訪問的選項名。
optval:對於getsockopt(),指向返回選項值的緩沖。對於setsockopt(),指向包含新選項值的緩沖。
optlen:對於getsockopt(),作為入口參數時,選項值的最大長度。作為出口參數時,選項值的實際長度。對於setsockopt(),現選項的長度。
 
返回說明:
成功執行時,返回0。失敗返回-1,errno被設為以下的某個值
EBADF:sock不是有效的文件描述詞
EFAULT:optval指向的內存並非有效的進程空間
EINVAL:在調用setsockopt()時,optlen無效
ENOPROTOOPT:指定的協議層不能識別選項
ENOTSOCK:sock描述的不是套接字
 
參數詳細說明:
level指定控制套接字的層次.可以取三種值:
1)SOL_SOCKET:通用套接字選項.
2)IPPROTO_IP:IP選項.
3)IPPROTO_TCP:TCP選項. 
optname指定控制的方式(選項的名稱),我們下面詳細解釋 
 
optval獲得或者是設置套接字選項.根據選項名稱的數據類型進行轉換 
 
選項名稱        說明                  數據類型
========================================================================
            SOL_SOCKET
------------------------------------------------------------------------
SO_BROADCAST      允許發送廣播數據            int
SO_DEBUG        允許調試                int
SO_DONTROUTE      不查找路由               int
SO_ERROR        獲得套接字錯誤             int
SO_KEEPALIVE      保持連接                int
SO_LINGER        延遲關閉連接              struct linger
SO_OOBINLINE      帶外數據放入正常數據流         int
SO_RCVBUF        接收緩沖區大小             int
SO_SNDBUF        發送緩沖區大小             int
SO_RCVLOWAT       接收緩沖區下限             int
SO_SNDLOWAT       發送緩沖區下限             int
SO_RCVTIMEO       接收超時                struct timeval
SO_SNDTIMEO       發送超時                struct timeval
SO_REUSERADDR      允許重用本地地址和端口         int
SO_TYPE         獲得套接字類型             int
SO_BSDCOMPAT      與BSD系統兼容              int
========================================================================
            IPPROTO_IP
------------------------------------------------------------------------
IP_HDRINCL       在數據包中包含IP首部          int
IP_OPTINOS       IP首部選項               int
IP_TOS         服務類型
IP_TTL         生存時間                int
========================================================================
            IPPRO_TCP
------------------------------------------------------------------------
TCP_MAXSEG       TCP最大數據段的大小           int
TCP_NODELAY       不使用Nagle算法             int
========================================================================
返回說明:
成功執行時,返回0。失敗返回-1,errno被設為以下的某個值
EBADF:sock不是有效的文件描述詞
EFAULT:optval指向的內存並非有效的進程空間
EINVAL:在調用setsockopt()時,optlen無效
ENOPROTOOPT:指定的協議層不能識別選項
ENOTSOCK:sock描述的不是套接字
 
SO_RCVBUF和SO_SNDBUF每個套接口都有一個發送緩沖區和一個接收緩沖區,使用這兩個套接口選項可以改變缺省緩沖區大小。
// 接收緩沖區
int nRecvBuf=32*1024; //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RCVBUF,(const char*)&nRecvBuf,sizeof(int));
//發送緩沖區
int nSendBuf=32*1024;//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SNDBUF,(const char*)&nSendBuf,sizeof(int));
注意:
當設置TCP套接口接收緩沖區的大小時,函數調用順序是很重要的,因為TCP的窗口規模選項是在建立連接時用SYN與對方互換得到的。對於客戶,O_RCVBUF選項必須在connect之前設置;對於服務器,SO_RCVBUF選項必須在listen前設置。
 
結合原理說明:
1.每個套接口都有一個發送緩沖區和一個接收緩沖區。 接收緩沖區被TCP和UDP用來將接收到的數據一直保存到由應用進程來讀。
TCP:TCP通告另一端的窗口大小。 TCP套接口接收緩沖區不可能溢出,因為對方不允許發出超過所通告窗口大小的數據。 這就是TCP的流量控制,如果對方無視窗口大小而發出了超過窗口大小的數據,則接 收方TCP將丟棄它。
UDP:當接收到的數據報裝不進套接口接收緩沖區時,此數據報就被丟棄。UDP是沒有流量控制的;快的發送者可以很容易地就淹沒慢的接收者,導致接收方的UDP丟棄數據報。
2.我們經常聽說tcp協議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客戶端發送連接請求給服務器,服務器接收;
第二次:服務器返回給客戶端一個確認碼,附帶一個從服務器到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客戶機接收,確認客戶端到服務器的連接.
第三次:客戶機返回服務器上次發送請求的確認碼,服務器接收,確認服務器到客戶端的連接.
我們可以看到:
1. tcp的每個連接都需要確認.
2. 客戶端到服務器和服務器到客戶端的連接是獨立的.
我們再想想tcp協議的特點:連接的,可靠的,全雙工的,實際上tcp的三次握手正是為了保證這些特性的實現.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