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思考
為什么會選擇計算機
可能是因為被看過的動漫里那些黑客的無所不能吸引住了;也可能是因為我一直作為榜樣的堂哥也學的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后來知道他其實學的是電子專業);也可能因為是我從小學就開始使用電腦的經歷;也可能是因為高中時參加學校組織的計算機興趣小組的培訓;也可能像B博客的作者所說的
“計算機這種奇妙的東西,相信沒有哪個學理工科的男孩子不熱愛吧”。
歸結為一個詞,可能就是興趣吧。
科目大致符合期待,興趣依舊
很慶幸,在選擇這個專業時有好好在網上查了這個專業教什么、開設什么課程,對於該專業有了個大概的了解,所以上大學后對於其開設的課程沒啥意外的。要說什么有較大出入的事情,可能是上大學前覺得計算機就是半個數學專業吧。由於本身是因為興趣而選擇了這個專業,要說論是否喜歡的話,那肯定是喜歡。
然而至於說擅不擅長,只能說已經學了兩年了,多少也學會了點皮毛,可是對比哪些牛人來說,也只是覺得要學的還有很多。大一大二這兩年可以說是荒廢了,如同B博客的作者所說的那樣
“但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犯迷糊、做作業和游戲上。 本科階段是我們精力最最充沛、時間最最富裕、最最容易跟其他人拉開距離的階段,如何處理這段生活,將會造成最后的千差萬別,遺憾的是,當時卻沒有人告訴我這一點。”
不足很多,還要努力
- 缺少耐心,基礎不扎實
雖然已經學習了離散數學,算法與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等等,也都考了還可以的成績,可是真正學到理解透徹的並不多。可能正如博客D的作者所說的
“大學考試不太正規,考試范圍都是平時作業,就連我那種平時幾乎不聽課考試前惡補一下作業習題的人都能考得差不多。”
可能是因為我是比較缺少耐心的吧,做事急功近利,比如算法與數據結構這門課,沒有仔細的一個結構,一個算法的去用代碼實現,只打了幾個會考的,其他記住概念以應付考試,導致現在還是對於這門課程理解比較淺。
“堅持在讀書的時候把代碼一行行親手敲出來並編譯通過。”
--引用自博客A
“加強實踐與執行力。不要欠生活,不要欠工作。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你不會的知識,你懶於想通的東西,總是會在一個必要的時候提醒你、懲罰你。”
--引用自博客C
- 英語能力有待提高
博客D的作者提到的英語的能力對於程序員的重要性,我是很贊同的。
“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都能在國外一些技術社區、博客網站中找到解決的方法。”
“很多高質量的技術書籍都是國外人寫的,雖然一般都有對應的翻譯版本,但是如果你英語能力足夠好的話,閱讀原汁原味的原版要好得多。”
然而英語卻是我的弱項。上大學后英語課卻相當於放掉了,只是求得每學期勉強及格,四級勉強過線。
未來的期望
為感興趣的事情付出
既然是一個我感興趣的、或得到實戰鍛煉的項目,那當然是願意去熬夜,如果需要的話(我平時不熬夜的)。在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做努力時,有自己隊友在,可以相互幫助,相互啟發,相互學習,那當然是個不錯的體驗,可以說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對於未來的選擇
應該是會選擇考研的,畢竟覺得讀完研后再去找工作可能會好找一點,而且家里人也是支持我去考研的。雖然可能因為去考研,而比其它同學晚幾年工作,少幾年的工作經驗,但我覺得這是必要的。從第一篇博客的作者的介紹中,我體會到了考研不易,需要提早准備。
對於未來的計划
在大三,我認真對待每一個科目,並且開始考研的准備。我會嘗試去閱讀英語書籍。對待每一個知識點,我會嘗試親手去實踐來加深理解,而不是像以前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對於這門課的期待
在這門課上,我期待可以通過這門課,不僅於軟件設計有實際的掌握,而且對於軟件開發的團隊協作方面能有實際的體驗。為此,我會認真的對待這門課程,需要花多少時間就會花多少時間在上面。